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推动当代中国史研究创新发展

推动当代中国史研究创新发展

推动当代中国史研究创新发展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中国史研究、黄河治理、新发展理念、思政课教师培育、生态保护补偿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中国史研究、黄河治理、新发展理念、思政课教师培育、生态保护补偿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宋月红:推动当代中国史研究创新发展】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宋月红指出,新的征程上,加快推动当代中国史研究创新发展,为国家写史、为人民立传,对于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开展当代中国史研究,必须坚持科学方法论。首先,要以正确党史观为引领,从各个领域和角度深入总结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探索把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发展规律。其次,要树立大历史观,把当代中国史置于整个中国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中来研究,善于在对古代、近代中国历史的深入思考中鉴古知今,在对当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中总结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完善学科体系对推进当代中国史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中国史研究要在总结已有丰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优势与特点,巩固基础学科、发展重点学科、扶持交叉学科、培育新兴学科,不断完善学科体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

【陈静:新时代继续推进黄河治理工作的宝贵经验】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陈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黄河流域治理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程,也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黄河治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具体而言,首先是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新中国治黄事业的辉煌成绩,既是中国共产党统筹推进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注重保护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成果,也是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果。其次是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导向。在历次战胜黄河大洪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依靠人民,不断汇集广大人民群众无穷智慧,凝聚起了撼天动地的磅礴力量。再者是以系统治理为基本方略。新中国的治黄实践主要包括黄河治理、开发和保护等方面。它们互相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相互交叉、相互重叠,贯穿于治黄事业始终。

摘编自《光明日报》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新发展理念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指出,以新发展理念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既能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也会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其一,注重创新发展,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先进性。通过加快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成果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其二,注重协调发展,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系统性。要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全面性,推动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包容。其三,注重绿色发展,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持续性。要正确把握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四,注重开放发展,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包容性。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其五,注重共享发展,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优越性。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方面的共赢。

摘编自《经济日报》

【张小锋、李欢欢:筑牢思政课教师的信仰之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小锋、李欢欢认为,不断筑牢思政课教师的信仰之基,是办好思政课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首要任务。对思政课教师而言,要加强理论学习,筑牢理论根基。只有不断学习,从理论的根本和源头入手,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只有带着问题,深入思考、学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学深悟透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精髓所在,把科学理论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切实提高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开展社会实践,丰富体验认知。教师在经过实践考察后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全面而深刻体悟的基础上,再向学生们讲述,才能把理论讲得有温度有深度,把问题讲明白讲清楚,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感悟现实问题,增强对理论的感性认知。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傅志华、樊轶侠:推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傅志华、樊轶侠指出,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推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已初步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体系。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市场化、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必将发挥深层次的作用。为此,需要重视并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切实推进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市场交易机制,通过培育市场、明晰产权,实现生态产品外部性的内部化;尽快推动建立碳排放权抵消机制,明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相关交易细则。二是逐步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鼓励试点地区大胆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路径;深入挖掘绿色产品生态价值,盘活生态资产;探索碳减排融资机制创新,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创新项目;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市场加快低碳技术突破。三是纵深推进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路径,进一步将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多元化生态补偿方式做实;统筹政策,上下游协同打造绿色产业链,着力强化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支撑保障;拓展模式,加快推进上游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 徐倩阳整理)

上一篇: lightGCN路过的飞碟关注赞赏支持lightGCN
下一篇: “摸索”和“探索”有何区别呢?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