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谁
从何而来,将往何去
对血脉、根基的求索与追问
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人们的终极思考
百年考古硕果
溯源华夏文明
三十一位中国一流考古学家
倾情推荐
大型考古纪录片《何以中国》
正在东方卫视热播中!
该片已入选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
“记录中国”传播工程支持项目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
纪录片得到了
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
高度认可
你知道吗?该片最重要的主创人员之一、联合总撰稿人,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副主任、考古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周繁文副教授。今天,让我们走近周老师与《何以中国》的故事,感受考古学的独特魅力。
周繁文在东汉疏勒城遗址
溯源叩问 何以中国
“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是怎么发展过来的?中国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绵延不断的特征是怎么形成的?中国文明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的特征是什么?这就是《何以中国》纪录片要讲的内容。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1985级校友方向明
《何以中国》是一部聚焦于考古实证、历史演进、文明溯源的大型考古纪录片。它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以纵向时间为线索、以中国考古人为师、以百年中国考古的丰硕成果为依托,追溯中国的根基与发源,追寻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
“《何以中国》尝试用丰富的当代视听语言,建立一位真正的主人翁——中国,从中华文明探源中挖掘考古遗址和文物遗存蕴含的中国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探索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和内生动力,用心去回答我们是谁,从何而来,将往何处去的终极问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说。
纪录片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任学术总顾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担任学术总制片人,邀请诸多优秀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重要遗址考古队队长加盟组成专家团队,实现了秦汉考古、夏商周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最强专家集结。严文明高度赞扬了这部纪录片,认为它“符合普及与提高的精神”,既有电视节目的普及性,也有较高的专业文化水平。
“从四万年前的田园洞人,从生活在史前时代的人类,他们如何去与天、与地作斗争存活下来,经历了星斗满天的新石器时代,到古国时代,再历夏商周三代而进入大一统的秦汉。”在周繁文看来,《何以中国》纪录片基于百年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讲述了中国如何成为大一统中国的整个历史过程。“我们挖掘和阐释考古学的最新成果,并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来还原历史,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跨界尝试像孕育孩子一样付出
这其实是周繁文第一次担任纪录片的撰稿人,“算是一种跨界尝试吧”。2021年10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何以中国》学术总制片人秦岭找到周繁文老师,邀请其参与纪录片的文案创作工作。“她看过我写的《长安与罗马》,觉得我文笔比较合适”。
周繁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时期亚欧大陆的城市考古研究,曾出版《长安与罗马:公元前后三世纪欧亚大陆东西帝国的双城记》一书,从考古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东西方两大文明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开始她仅负责“秦汉”和“天下”这两集的文案撰写,“可能导演觉得我的文笔比较对他的味,专门飞过来见了我一面,就让我把八集都写了”,对口的学术研究方向加上周繁文独到的文笔,让她成为了《何以中国》纪录片最终的总撰稿人。
尽管平常科研教学任务繁重,但是周繁文还是乐在其中。“一方面主要考虑到他们非常专业,另一方面,这对我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她表示,考古学泰斗严文明老师、社科院和北大的老师全程做顾问,在与各位考古学专家交流的同时接触到了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周繁文给本科生开设《中国古代史(上)》的课程,讲述的内容包括从旧石器时代到秦汉,而《何以中国》涉及的大部分时间段恰好与课程相契合,作为撰稿人,需要对这段时间的考古成果进行系统梳理,这对她的教学本身也起促进作用。
“从21年10月至今,整整两年多,前后改了无数个版本,可能总共都有几十万字了。”周繁文回忆。不停的磨合、随时的沟通、无数的修改,八集纪录片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着周老师极大的心血。
“我发现这是一个极具匠心的团队!”周繁文说。节目组在创作过程中“非常尊重考古人的学术成果”,在场景布置时,大到屋子内的物件摆放,小到人物的服饰打扮,全都根据考古的学术成果进行严谨的设计。“他们工作十分精细,每一个字词,每一件器具,都极具打磨。”对于不确定的每一处细节,他们都向周繁文进行详细的询问,问答对话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发生过无数次。
从秦汉倒叙 “何以中国”
《何以中国》的故事从四万年前中国旧新石器之交讲到秦汉大一统帝国时期。在秦汉之前,是一个一个发达的区域文明,秦汉之后,整合了各区域文明,形成了现在文化认同感上的中国。201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与团队通过古DNA捕获技术成功获取四万年前北京田园洞人的古基因组,这是中国第一例人类古基因组,也是目前为止东亚最古老的早期现代人基因组。“付巧妹的研究明确追溯到了我们东亚人祖先的基因,就是四万年前的田园洞人,我们的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一直说到秦汉大一统”,周繁文说。
不同于往常的正叙历史,《何以中国》纪录片采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这个中国诞生的故事:从迈向一体化秦汉帝国,到封邦建国的周王朝,由“月明星稀”的王国时代,上溯到邦国林立的古国时代,再溯源至东亚大陆各地异彩纷呈的新石器时代定居农耕文化。为什么用倒叙讲述“何以中国”的故事呢?周繁文解释说,四万年前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而秦汉离现在最近,汉武帝、霍去病、解忧公主、卫青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人都生活在这一时期,纪录片从秦汉开始讲起,“能给大家一种熟悉和亲切的感觉”。
在周繁文看来,沉浸式历史复原是《何以中国》的一大特色和创新。节目组根据大量考古资料搭建场景,邀请演员参演,致力于还原先民最真实的生活面貌。纪录片正片舍弃传统的专家解说,而用电影的形式呈现,配以旁白娓娓道来,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一个画面我觉得做得特别漂亮,是对严文明先生提出的‘重瓣花朵’理论的视觉复原。”周繁文说。“重瓣花朵”是严文明先生对史前文化结构之美的理解:中心位置在中原,好比花心;围绕中心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体的文化区,就好比内圈的花瓣;在这一圈花瓣的外面还有很多文化区,这些文化区好比是外圈的花瓣。花心与内圈花瓣、外圈花瓣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的整体,既是统一的,又是多元的。“节目组花了很大心思去呈现这个既浪漫又理性的表达,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
从1921年到今,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何以中国》除了回答“中国何以成为今天文化认同上的中国”这个问题,另一个旨趣是向公众展示发展了百年的中国考古学对于历史的建构程度,“我们对没有文献的历史复原到了什么程度,我们的学术研究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准。”周繁文说。
打开历史新视野 “看不见”的普通人
考古学让我们的历史更加丰富。通过考古发现,我们构建了另一个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中山大学1981级校友陈星灿
考古学让我们发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祖的足迹,使我们能够触摸到那段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周繁文看来,学会利用火对人类来说具有极大的意义。史前旧石器时期,原始的人类畏惧火,也害怕黑夜。然而,与其他生物不同的是,人懂得协作。为此周繁文专门设置了一个动人的场景:大人举着火把,孩子跟着大人,他们一同在黑暗中行走。因为克服了对火的恐惧,他们就可以开始仰望夜晚的星空。
而对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考古学的意义不仅局限于“证经补史”,还发挥着重建历史的作用。历史文献的书写者大多处于社会上层,关注的更多是王侯贵族,“这显然不够,中国是我们所有人的中国”,周繁文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平民百姓,才是促成中国的最大基石。
考古材料正在重新叙述历史,它也让历史文献中“看不见”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被看见。在《何以中国》中,周繁文有意识地在每一集加入不同的人物,“尽力覆盖到不同性别、年龄和社会身份的人群”,去还原考古材料中接触到的被文献隐去的信息。以秦汉时期教育为例,“我们曾经在深圳的汉墓中发现今天背的‘九九乘法口诀’,还在新疆地区发现学习汉字的启蒙书籍”,通过散落在各地的汉简,能够看到无论是在西北边陲,还是偏僻的湘西,或是南海边陲的深圳,各地的民众都有接受教育的过程。“在接受汉时教育福利的同时,百姓也慢慢认同帝国统一带来的与之前历史阶段完全不同的体会和变化”,也即真正做到“化育天下”。
对教育的关注也许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本能,“我喜欢当老师,校园里的年轻人是社会最敏感的触角,他们的思想永远是新的。”当年周繁文源于对考古学的热爱,放弃了去北大求学的机会,于2000年进入中大学考古,从北大硕博毕业后回到了母校任教,现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考古学教研室主任,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22年夏,周繁文与她的老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金志伟一起前往英德岩山寨遗址进行田野实习,学生们蹲在探方中刮面、画线,金老师和周老师穿梭在不同的探方之间,为学生示范和纠错。
烈日如焚,终又西落
唯有脚下层迭的土地
出土的每件器具
见证着中大考古人的成长
述说着考古精神的代代相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