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现场是最好的课堂。
5月15日至24日,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结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百名教研骨干下南昌、上井冈、走古田、过遵义、赴延安,进行2021年教研骨干专项集训。一处革命遗址,一个教育课堂;一场战例教学,一次思想升华。从“打响第一枪”的南昌城到茅坪河畔的八角楼,从“炮声隆隆”的黄洋界到“用兵如神”赤水河,教员们从“为什么来寻根”“来圣地学什么”“回去怎么办”中找寻答案,探寻联合制胜密码,提升教战研战能力。在瞻仰与寻访中,锤炼了党性,净化了心灵,提升了能力,心中的问号也一个个被拉直。
信仰之问:
“我们从哪里来,要向何处去?”
闽赣山水,刻下前辈铿锵的足迹;黔陕硝烟,铸起先烈英勇的雕像。
英雄城南昌,专项集训第一站。教员们来到八一起义纪念馆,追寻人民军队的红色起点,思考着联合作战的基础和源头。站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银灰色建筑前,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迎面铺展开来。
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巨石中伸出,紧扣汉阳造步枪的扳机。枪的上方,是一片象征中国革命新天地的蓝天白云……序厅的雕塑让人犹闻当年第一枪的悲壮。教员们举起右拳,重温军人誓词,铿锵有力的声音久久回荡。
▲ 重温军人誓词
随着讲解员的深情解说,他们时而驻足,时而凝思。在陈列馆的一面名录墙前,他们陷入深深的哀思——
墙上,镌刻着858个名字。当年上万名起义官兵,只有858人留下了姓名。在这些有名和无名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那么年轻的生命。
“八一军旗血染成。中华民族从救亡图存到强军实践的伟大征程上,历经苦难辉煌。”
黄洋界,井冈山根据地的五大哨口之一。现场教学《依靠群众求胜利》在氤氲雾气的英雄山麓进行。授课人介绍说,当年毛泽东在这里问红军战士,站在黄洋界上看多远,红军战士说,能看到江西和湖南。毛泽东挥手指向远方,在这里能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 黄洋界哨口现场教学
触景生情,抚今追昔。为什么革命斗争时期,我们的党和军队能够迅速发展壮大?为什么面对世界纷繁的局势,我们能够团结稳定,阔步前进?教员们在现地教学中深深明白一个理——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政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屏声聆听,细细品味。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小井红军烈士墓、古田主席纪念园、青杠坡红军战斗遗址前,教员们鞠躬默哀,深切缅怀红军将士。
▲ 瞻仰小井红军烈士墓
沿着先辈战斗的足迹,教员们祭英烈、温历史,循着光荣的过往,对应真实的当下,不停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
一座座无言的纪念碑,一件件醒目的实物,一茬茬尘封的往事,打开了教员们心里的一个个疑团。
“让历史走出教材,把现实请进课堂,我在这里感受到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新调整组建以来,学院每年组织教员赴革命圣地、重大战例发生地进行专项集训。该院领导多次强调:作为联合作战学院的教员,一定要走出书本,走近红色课堂、原发战场,让红色资源成为教书育人的“必修课”“阵地课”和“实践课”,打开通向历史与现实的精神通道,真正找到联合作战教学科研的源头活水。
寻根之问:
红大抗大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习主席视察国防大学时指出,国防大学是我国最高军事学府,植根于红色井冈,传承着红大抗大血脉,为党、国家、军队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统帅的嘱托,时刻在耳畔回响。5月17日,教员们来到井冈山,探寻一个军队院校成长壮大的精神宝藏和成功密码。
背依五虎岭,面临龙江河,一块高悬的黑漆描金木匾上,“龙江书院”四个大字,在青山绿水掩映下弥漫着文化气息。
▲ 参观龙江书院
龙江书院是井冈山根据地红军教导队旧址。教员们一来到这里便产生浓厚的兴趣,90多年前,毛主席在井冈山创建红军教导队,植下了国防大学的根。
飞檐翘脚的明道堂里,教员们在当年学员蔡德华的笔记本前久久驻足,仿佛看到那砖块架起的桌子,竹片、笋壳充当的纸笔,听到那湖南乡音讲述的经典战例。
多年从事政治工作教学、现地教学组组长王顺风副教授说,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创办红军学校,意义非常重大而深远。
看着陈列的文物,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教员们对“治军先治校,强军必强校”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初夏阵雨中的延安,庄严而神圣。蜿蜒百转的延河,绕着薄雾缭绕的凤凰山,潺潺流淌……
抗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明珠。5月22日,一跨入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大厅,教员们的目光停留在侧墙巨幅抗大校歌词谱上。“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抗战时期曾让无数热血青年向往追寻。今天,作为抗大传人又集合在宝塔山下,重温我党我军革命传统,使命与责任在心中涌流,大家不由地吼出一曲雄浑低沉的抗大校歌,从心底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追思之情。
65年前,毛泽东为抗大亲笔写下 “三句话”、“八个字”教育方针和校训,至今掷地有声、广为引用。
今天,走进国防大学的大门,“三句话”“八个字”两排大字映入眼帘,那虬劲有力的字体,饱经沧桑中凝聚着一股令人折服的精神和光芒。
▲ 毛泽东亲笔撰写的抗大教育方针和抗大校训
“这既是对抗大历史传统的高度概括,更凝练着这所军校的办学治校、哺将育英标准。”
在抗大纪念馆,有这样一组数据令教员们印象深刻:
在9年多时间里,抗大举办8期,培养了10万余名军政干部,谱写了中国近现代军事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当年,为什么成千上万热血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延安,聚集在党的旗帜下?为什么国统区“官二代”“富二代”,放弃大后方大城市优越环境,汇聚到条件十分简陋的“窑洞大学”?抗大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带着这些问题,教员们找到了答案——抗大精神是国防大学的根基魂魄和精神血脉!
追昔历史,鉴往知来。许多教员说,毛泽东创办红军教导队,提出把军队办成一所大学校;习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上提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尽管时代不同,但整体上是一根红线贯穿今昔。为打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的优良传统,也是须臾不可偏离的办学主线。继承红大、抗大光荣传统,就是要在备战打仗上聚焦用力,努力培养出强军兴军所需要的联合作战人才。
胜战之问:
如何实现课堂与战场的无缝对接?
初夏时节,当年土城战斗的遗址在群山环抱中显得十分静谧。在青杠坡的制高点——银盘顶,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高耸入云,分外夺目。
青山无语,历史作证。走进这段历史,抚慰英灵,恍若听见了当年长征路上的马嘶和枪鸣。
范承斌教授现场支起土城战役作战要图,在山麓间摆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战例教学《青杠坡战斗》。教员们详细了解战争全貌、重温战斗历程,聆听了这一现代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课,一股激情与豪迈在胸膛不时涌动。
长征中的干部团是一所培训红军干部的流动的军校。1935年1月下旬,干部团在这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葫芦形隘口中同国民党军鏖战,血染习水河……
“联合作战学院的前身,在战火中诞生和发展,从来都是锻造打仗人才的大熔炉,我们要像先辈一样,从这里走向战场。”
面对一次次“近剿”“会剿”“围剿”,弱小的红军不仅逆势壮大,屡破重围,还创立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红军制胜的密码到底是什么,这是最高军事学府教员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及其启示》《四渡赤水战役》《蒋介石的战略企图和毛泽东的战略决策》《五次反围剿》《顺详敌意,巧布口袋——首战青化砭》……为让教员的课堂与战场实现无缝对接,此次专项集训精心安排了5堂理论授课和战例教学,让教员们直呼过瘾。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激情教学……专家教授们倾情讲授,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情感贯通,为课堂连着战场作了最好注脚。
▲ “青杠坡战斗”战例教学
习主席视察国防大学时强调:“要坚持把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突出出来。”统帅的嘱托,折射出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队伍建设的严峻现实:各级指挥员大多没经历过真实战场的历练,真正懂打仗、会指挥,特别是精通联合作战指挥的人才还比较匮乏。
“习主席把培养联合作战人才确定为国防大学核心职能,我们要以昂扬的战斗姿态,在新时代练兵备战的伟大实践中大展身手。”
此次专项集训,让教员们从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从学院参加我军火热的联演联训实践中,感到心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仅去年以来,全军重大联演的联合指挥席位上,98%以上的指挥和参谋人员在该院培训过;学院100多名中青年教员,以联合指挥员或联合参谋的身份嵌入全军和战区组织的重大演训活动,发挥了骨干和智囊作用。
带着问题上路,满怀收获而归。专项集训归来后,教员们即刻投入到联合作战指挥培训班的毕业演习中去。透过这次专项集训,他们仿佛看到这批指挥员,正率领雄师劲旅鏖战沙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