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理念传导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论文

理念传导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论文

理念传导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论文建构主义认为:当信息涌透于有意义的情境之中的时候当提供对知识的运用机会的时候,当创设隐喻和类比的时候当给学习者提供能够使其产生与其个人相关联的机会的时候,学习者就能进行理想的学习。

理念传导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论文

一、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的缘由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可以理解为:历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历史知识的协作学习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自主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被动的知识信息的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学习观、师生关系观等,促使教学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接受教育观、共性至上教育观逐渐向自主教育观、个性发展教育观转变;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的理念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更容易被实践。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的信息世界,这一点于网络资源极为相像。历史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的积累和沉淀。由于历史学科的过去性与不可重演性,学生无法直接的感知历史,无法对历史有个直观的了解。传统的历史教学只依靠一本精简的教科书,无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氛围,同时还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现代网络技术及资源的庞大信息、方便的检索功能可以使广大师生拥有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及快速查询资料成为可能。在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将可以使得学生更能够对历史事件有个直观和生动的了解。

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历史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为学生们设立一个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情景,并引发学生自觉的的思考出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当信息涌透于有意义的情境之中的时候当提供对知识的运用机会的时候,当创设隐喻和类比的时候当给学习者提供能够使其产生与其个人相关联的机会的时候,学习者就能进行理想的学习。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基于知识和经验的背景而整体的建构知识。教师提前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搜索并整理出如历史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各种影像和声音文件或者是相关的一些文章。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特定的情景,引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并确立出相应的问题。问题的确立对学习的整个过程起着导向作用,能使学生明确探索学习的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中用课件展现出一幅黔驴技穷的图画,在引导学生们思考图中驴与老虎分别在这场战争中代表哪一方?当学生们结合当时的情景就可以判断出当时的清朝政府就是画中的“驴”,“老虎代表”日本。然后在让学生们思考这老虎是怎样试探“驴”并得寸进尺,想进一步吞吃“驴”的?结合19世纪7O年代边疆危机中“日本侵略台湾,勒索白银50万两撤出台湾”的无理行径,认识到由于清政府妥协退让,致使日本得陇望蜀,一步步侵略中国的野心日益膨胀。l894年侵略朝鲜,“醉翁之意不在酒”,实际上想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这时有的学生也许还会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在甲午战争中的海战中清政府的在兴建北洋水师的时候是否真的花了那么多钱?北洋水师是否真的拥有与日本舰队相当的实力?在购进战舰的时候是否真的保证了战舰的质量?购进战舰时是否会因为经费的问题导致了战舰的质量不行?在海战的最后是否真的如电影中的那样大多数的水官和士兵都战亡或者是自杀殉国?战争中是否真的不能战胜当时的日本军队?战败后为什李鸿章会夸大失败的程度,难道真的是因为他是主和派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北洋水师是李鸿章一手建立起来的,难道他真的愿意看到自己的心血一下就消失?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任务作为驱动

学习初,学习者的动机、水平各异,网络教学必须能区别对待,“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学记》),这需要在教学中嵌入学生动机分析,对动机水平较高的,不需要太多的激发动机策略,否则反而会妨碍他们的学习,影响学习情绪。对于动机水平高的学生,则可直接引导到要学的知识内容上。对动机水平低的学生,需要采用激发兴趣、鼓励创造、设计“跳起来摘桃子”的问题等方法进行激发。例如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水平和层次将学生分为多个组,例如战争组、外务组、规划组、教育组,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除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在参加给他们分的组之后,在根据自的兴趣组建自己的小组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划定的四个组中,每个组有其自己相关的探索任务:战争组要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外务组要将自己作为李鸿章随行人员中的一员,分析《马关条约》签订的过程、内容及其带来的危害。规划组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分析各种当时清政府的资料,并根据当时清政府的情况为中国设计出一条出路。最后的教育组是通过各种方法对同学们进行爱国教育,教育同学们不能忘记历史上的耻辱。具体要求是,每个组的组员根据组长提出的问题与布置的任务,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自己进行整理保存。然后在提交给组长,由组长将同学们的作品加工整理,做成幻灯片,幻灯片的内容既要有图片,还要有文字简介。最后将做好的幻灯片等提交给老师保存,以便于后面的信息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本小组内部的分工协调,将上网获取的信息取我所用,其他赠人,有助于信息交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各组获得的相关的成果

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在课堂内完成。学生根据各自小组的情况陈述各自的观点,其余的小组根据情况准备好各自的问题,并对陈述的同学进行提问,提问要求能有针对性,要尽量的能找出其他组讨论成果中的漏洞。交流合作是网络环境下一种极其重要的合作方式,是终身学习和生活的基础。要鼓励学生既要尊重他人,乐于与人合作,又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学生自已搜集、处理信启,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开展课堂交流。先由小组长演示课件,分别介绍四个板块的情况,再由本组其他同学补充。由于每位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通过交流,可以让每个人的思维和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达到补充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实现学习目标的目的。例如“甲午中日战争”这个例子中。战争组的同学可以通过幻灯片向同学们介绍战争的起因,战争中清政府的表现,北洋水师覆灭的过程与原因。外务组的同学为其他同学展现签订《马关条约》时的“唇枪舌剑”,看到伊藤博文的“耀武扬威”,分析《马关条约》中各条内容对中国产生的危害。规划组的同学可向同学们提出他们根据当时清政府所处的历史环境所为中国设计出的各种处路,还可以联系到现在我国的实情谈谈对我国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的看法。教育组的同学则可以向同学们展现他们搜集到的各种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爱国教育资料,让同学们收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此后各个同学们在提出各自的疑问让相关组的同学进行解答。例如上面提出的各种问题。如兴建北洋水师的时候是否真的花了那么多钱,当时是否真的有这么多的钱?北洋水师是否真的拥有与日本舰队相当的实力?在购进战舰的时候是否真的保证了战舰的质量?购进战舰时是否会因为经费的问题导致了战舰的质量不行?在海战的最后是否真的如电影中的那样大多数的水官和士兵都战亡或者是自杀殉国?战争中是否真的不能战胜当时的日本军队?战败后为什李鸿章会夸大失败的程度,难道真的是因为他是主和派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北洋水师是李鸿章一手建立起来的,难道他真的愿意看到自己的心血一下就消失?规划组的同学设计的出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否真的有能够执行的条件?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是否真的就是表现的唯唯诺诺?等待问题。然后让学生们自行讨论,当遇到实在争执不下的问题时在有老师出面进行引导。当有的同学出现了偏激的想法时,老师不能一下否认掉他的想法,应该注意一步一步的引导。

三、网络环境下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互联网中的信息量十分的庞大,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好的信息,应该让各个小组注意对那些控制力不好的学生进行管理。每一个学生都会与其他人存在着一些差异,也许还会因此产生各种矛盾,要让这些同学学会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不能因为个人影响到整个小组。做事时应该既有效率又有质量,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任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

四、关于网络教育对于传统教学改变的思考

网络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不同,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们来说也许还不能立刻就能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极大的冲击。面对这种冲击,也许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开始的时候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去实行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但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逐步推广,最终教师们都应该能够利用好这种教学方法。但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难道它就真的那么一无是处吗?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有没有可以借用到网络教育中的东西存在呢?我个人觉得答案应该是“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应该被新的网络教育所替代,但是其中也会有好的东西给我借鉴。例如使用新的网络教育是根据每一个课的课题进行的设计,那这些课题之间又该怎样的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轴呢?我觉得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让他们对这些相关的历史时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使用网络教学的方法让他们去充实其中的历史事件。网络教育的方法大大的拓展了学生们的眼界,他们可以在网络中看到各种各样的对历史的描述。网络教育提供了一个网络教学的交互平台,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设了良好条件。其开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化学习打下基础。但是网络环境中的东西有的也许是好的,有的也许是不正确或者过于偏激的。这种时候作为他们的老师应该教会他们如何的去分辨这些东西。新的教学代替旧的教学方法,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是我们不能被新事物的表面迷住双眼。虽然处于高中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自制力,但不代表他们真的就能在进行网络搜集资料的时候能够克制好自己,利用好网络资源。而这将会是在网络教学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种情况将是施行网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上一篇: 汤因比: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来自人类自己
下一篇: 【读书】毛泽东与《二十四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