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中心成立四十周年了。邓广铭、周一良、王永兴、宿白、田余庆、张广达等老一辈学者筚路蓝缕所开创的事业,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春华秋实四十年。中心师生秉持学术至上、崇实创新,既充分发扬政治史、制度史、敦煌学、中西交通史等研究领域的传统,又在政治文化、民族史、经学史、知识史、金石简帛、数字人文等方面开辟出新的学术天地。
四十年来,中心学人勤勉治学,编撰专题论著、整理古籍资料、译介域外研究,著述丰富,凡350余种,嘉惠学林,以学会友,结交海内外同道。
四十年来,中心教学桃李芬芳,共培养研究生362人,博士后26人。他们中有的已是中国古代史研究各个领域的标志性人物,有的正当盛年,学术成果喷薄而出,滚滚后浪亦崭露头角,正成长为学界和各行各业的栋梁。
五番易址,终卜居于朗润;三代同堂,共斟酌乎古今。
纪念中心成立四十周年,传承风骨,追寻初心,商量学问,思索将来。无论团聚于燕园,抑或星散于天下,春雨秋阳,烈日寒霜,中心已播下火种——学术的火光熠熠辉曜,必将照亮时代与未来。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2022年8月
· 景行维贤 开创之功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中心,原名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于1981年发议筹建,1982年10月正式成立,至今恰逢不惑之年。
创建之初,邓广铭、周一良、王永兴、宿白、田余庆、张广达等先生共同为中心奠定根基、确立理念,营造出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凝聚起一支沉潜有为的研究队伍。前辈学人怀抱之阔、成就之高,是永远的楷模,时常引起我们深切的怀想。
邓广铭先生(1907-1998)
周一良先生(1913-2001)
王永兴先生(1914-2008)
田余庆先生(1924-2014)
宿白先生(1922年-2018年)
张广达先生(1931- )
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的公函
1984年北京大学任命邓广铭先生为中心主任、张广达先生为副主任的通知
邓广铭先生与张广达、吴泽、孙淼合影
祝总斌、周一良、田余庆先生合影
1990年代邓广铭先生(右)与周一良先生(左)参加学术活动
1990年代朗润园合影
邓广铭、周一良先生
1992年3月朗润园10公寓楼侧合影(从左至右:刘凤翥、邓小南、邓广铭、田余庆)
2000年7月8日周一良先生(右)与王永兴先生(左)在燕东园周宅
2012年4月15日《想念邓广铭》新书首发会
2014年5月18日田余庆先生(左二)与中心师生交流
邓广铭先生授课视频
周一良先生授课视频
田余庆先生授课视频
张广达先生授课视频
·园敷朗润 馆贮琅嬛·
中心的办公场所曾辗转文史楼、健斋、理科楼、静园六院等处,于2001年迁至现址朗润园西所。院落占地近2000平方米,由古建筑专家、考古文物学者参与调研和设计,恢复了旧有古建筑的布局。宁静清幽的庭院与宽松朴实的氛围,使学者更能专精励意,从容求索。中心多位同仁保持着每日在研究室工作的习惯,宵旰勤勉,寒暑不辍。
中心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400平方米,馆藏中文图书41977册,外文图书2835册,中外文报刊合订本5487册。精良丰富的藏书,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让一批批学子流连其间,深受滋养。
首都博物馆藏朗润园图西所(局部)
红旗托儿所 1994年六一节
1999年改建以前朗润园西所正堂前脸
1999年改建以前朗润园西所正堂后身
中心建设外景
改建中的西厢房
朗润园新址上梁月日
2001年6月2日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报告厅
2001年6月2日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图书馆
2001年6月2日即将完工中心前后院东穿堂
2001年6月2日即将完工的中心后院西厢房
2001年6月5日学术会议代表参观朗润园新址
理科楼旧址资料室
朗润园图书馆内一隅
玉兰盛开
春枝展绿
夏花宁静
秋煌鹅掌
冬景凝寒
《未名中国史丛刊》全目次
2011年,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创立《未名中国史丛刊》,作者以中心科研人员为主,收入位于前沿、专业质量一流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成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丛刊》已出版著作15种,广受读者好评。
第一种:辛德勇《纵心所欲:徘徊于稀见与常见书之间》(2011年)
本书所收文章都是作者收藏和阅读古代典籍的心得。一部分内容是谈论人所熟知的常见书,还有一部分是讲述作者独具特色的收藏品,但后者也是立足于常见基本典籍来阐释稀僻书籍的特色和价值。作者认为,只有尽可能熟知常见典籍,才能把握历史的背景和文献自身的源流,以此为基点,更好地认识乃至发掘利用稀僻书籍的特色和价值;反过来看,只有尽量拓展对文献史料的视野,充分了解各种类别和形式的典籍,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摆正常见史籍的基础地位。
自序/
与书相随念书非易/
行走在读书与藏书之间──回答《藏书报》记者采访的谈话/
翻自己的稀见书题孙人和旧藏初印本《禹贡本义》/
薛季宣的《未央宫记》与汉长安城未央宫/
述钱塘汪氏自存本振绮堂重刻《湖船录》/
从《西教纪略》到《教务纪略》/
题嘉庆初刻两卷本黄钺《壹斋集》/
读通行的常见书《周礼》地域职官训释──附论上古时期王官之学中的地理学体系/
《汉书》赵佗“处粤四十九年”说订讹/
释“白田” /
准望释义──兼谈裴秀制图诸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谓沈括制图六体问题/
隋大兴城坊考稿/
《冥报记》报应故事中的隋唐西京影像/
太原的异名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关于《水经注图》/
记百万塔陀罗尼清末传入中国的一条史料/
第二种:吴荣曾、汪桂海主编《简牍与古代史研究》(2012年)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战国秦汉简牍所见社会制度综合研究”的阶段成果,收录有关战国至魏晋简牍的研究论文十四篇。论文利用简牍资料与传世文献,在官制、法制和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展开研究,对于认识战国秦汉魏晋历史与社会的相关问题具有一定价值,适合简帛学、历史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及一般读者阅读、参考。
新蔡葛陵楚简所见的祖先系统/曹菁菁里耶秦简中的和酒有关的记录/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隶臣妾制度探讨/吴荣曾汉代的减罪与赎罪/
邬文玲略论秦汉时期的工匠/
于振波《奏谳书》与汉代奏谳制度/
蔡万进从出土简牍看秦汉时期的刍稿税/
杨振红汉简中所见“合檄”试探/邬文玲皂囊与汉简所见皂纬书/
马怡从出土资料谈汉代羌族史的两个问题
/汪桂海汉代的贡纳制度/
汪桂海睡虎地77号汉墓出土的伍子胥故事残简/
刘乐贤中国简牍的类别及使用年代──兼与韩国木简比较/
刘乐贤长沙走马楼竹简所见库资管理问题探讨/
附录
后记
第三种:邓小南、曹家齐、平田茂树主编《文书·政令·信息沟通:以唐宋时期为主》(上、下)(2012年)
在传统中国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中,信息传递与政令指挥系统的运行,既落实了官僚责任制度,亦反映出政治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而信息与政令之基本载体,是当时上下流通的文书。本论集集中了国内外精锐学者参与课题讨论,经过三年的努力,学者们从文书种类与相关行政运作、政治空间与信息沟通、官员选任中的文书制度与政令环节、军政信息的搜集与传递、文书体式与外交秩序等五个方面,对唐宋时期的文书、政令、信息沟通的相关运行路径与演进过程,做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序言 邓小南/
文书种类与行政运作
试论“状”在唐朝中央行政体系中的应用与传递/吴丽娱
唐代帖文的形态与运作/雷闻
唐代“批答”述论──以地方官所获“批答”为中心/叶炜
《天圣令》所见唐代过所的申请与勘验──以“副白”与“录白”为中心/李全德
唐代前半期的地方公文体制──以吐鲁番文书为中心/赤木崇敏
宋朝“敕命”的书行和书读/朱瑞熙
由书仪所见宋代的政治构造/平田茂树
宋代“备准”文书与信息传递──从分析朱熹《绍熙州县释奠仪图》中《文公潭州牒州学备准指挥》入手/小林隆道
政治空间与信息沟通
从朝堂至宫门──唐代直诉方式之变迁/松本保宣
宋代皇帝与宰辅的政务信息处理过程──以章奏为例/王化雨
掩映之间──宋代尚书内省管窥/邓小南
北宋末期“御笔”撰写之所──宣和殿及学士蔡攸/藤本猛
选官文书与政令环节
唐宋间选官文书及其裁决机制的变化/刘后滨
唐代“生祠立碑”──论地方信息法制化/刘馨珺
麻制草拟与宋代宰相任免──重在文书运行环节的探讨/张祎
军政信息与搜集传递
威权、速度与军政绩效──宋代金字牌递新探/曹家齐
关于宋朝地方赦书的传达──以出迎和宣读为中心/久保田和男
晚宋军情搜集与传递──以《可斋杂藁》所见宋、蒙广西战役为例/黄宽重
文书体式与外交秩序
古代东亚地域的外交秩序与书状 ──关于非君臣关系中的外交文书/广濑宪雄
“藩服自有格式”──外交文书所见宋朝与周边诸国的双向认识/黄纯艳
文书中所见宋朝对日本使客之接待──以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为题材/远藤隆俊
由书简所见的宋代明州对日外交/山崎觉士
编后记/平田茂树、曹家齐
第四种:陈苏镇《两汉魏晋南北朝史探幽》(2013年)
本书所收文章,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发表的主要作品,内容涉及两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制度史和思想史,讨论较为集中的是汉代《春秋》学、东汉政治、西汉王国和侯国制度、南北朝散官制度等问题。作者从政治文化角度切入政治史、制度史和思想史领域,既重史实层面的发掘考证,也努力探求各领域间的深层关联。故其文章不仅在观点和结论上有新意,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也有所创新。
自序
政治篇
“天下苦秦”辨
汉室复兴的历程及其政治文化背景
东汉的豪族与吏治
论东汉外戚政治
东汉世家大族的崛起及其本质特征
司马越与永嘉之乱
制度篇
汉初王国制度考述
汉初侯国隶属关系考
汉文帝“易侯邑”及“令列侯之国”考辨
西汉宗室绝国考
西省考
南朝散号将军制度考辨
北周隋唐的散官与勋官
思想篇
论陆贾
汉道、王道、天道──董仲舒《春秋》公羊说新探
《春秋》与“汉道”──董仲舒“以德化民”说再探
两汉之际的谶纬与《公羊》学
东汉的“义学”与“名教”
东汉今古文学的变化、兴衰与合流
郑玄的使命和贡献──以东汉魏晋政治文化演进为背景
附录
东晋政治史研究的新成就──读《东晋门阀政治》
读《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力作──读《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第五种:李孝聪《中国城市的历史空间》(2015年)
收入李孝聪教授撰写有关历史城市地理领域的学术研究论文14篇。内容涉及区域城市选址的规律、交通与城市的关系、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结构的形成和演化、中外城市形态的比较等方面。反映作者探索城市历史地理学的思考,从中可明晰作者治学注重文献与实地考察并重的风格,文字叙述和图像解读兼容的研究方法。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思考
公元十至十二世纪华北平原北部亚区交通与城市地理的研究
论唐代后期华北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
唐代城市的形态与地域结构──以坊市制的演变为线索
唐、宋运河城市城址选择和城市形态的研究
宋代开封的拐子城
明代卫所城选址与形制的历史考察
北京城市地域结构启示录
清代北京城王府建筑的选址与分布
北京城内的四合院民居与会馆建筑
应用彩红外航片研究城市历史地理──以九江、芜湖、安庆三座沿江城市的文化景观演化与河道变迁关系为例
中西封建社会城市形态的比较研究
沿海开埠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差异的凸显
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误区
第六种:孟彦弘《出土文献与汉唐典制研究》(2015年)
本书利用张家山汉简、长沙走马楼吴简、敦煌吐鲁番文书以及天圣令等材料,对汉唐间的法典编纂、土地制度、赋役制度、驿传运输及过所等进行了考订和疏证。同时,还讨论了历史文献的校勘、辑佚等相关问题。
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
从“具律”到“名例律”──秦汉法典体系演变之一例/
《吏民田家莂》所录田地与汉晋间的民屯形式/
《吴简所见”事“义臆说》──从“事”到“课”/
吴简所见的“子弟”与孙吴的吏户制──兼论魏晋的以户为役之制/
释“还民”/
释“财用钱”/
唐代的驿、传送与转运──以交通与运输之关系为中心/
唐代“副过所”及过所的“副白”“录白案记”辨释──兼论过所的意义/
唐前期的太子问题与及其政治后果──兼论安史叛乱的因果/
中国古代书写格式考/
今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原名”问题/
本校与他校释例──古籍校勘中的“史源”问题/
《博物志校正》校勘释例——兼谈“《四库全书》本”的版本价值/
明钞本《天圣令》的整理及唐令复原的得失──校录、复原的“清本”问题/
《太平御览》所引“唐书”的辑校与研究──评吴玉贵《唐书辑校》/
《全唐文补编》杂议──兼议断代诗文的分别总集/
代后论: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及相关诸问题研究的反思/
跋/
第七种:朱玉麒《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2015年)
本书从“徐松生平考论”“徐松著作叙录”“《西域水道记》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性的考据研究,认为徐松不仅是传统实学的继承者,也是经世学术的开拓者;其《西域水道记》是乾嘉时期质实求证的考史风气、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潮、西域开辟的政治环境、边危四伏的时代隐忧、西学知识的引进利用等多种因素因缘际会的时代产物,是西北史地学的开山之作。
序 言(荣新江)
绪 论
一 徐松及其西北史地研究的后世影响与学术定位
二 徐松研究所体现的学术史偏颇
三 以往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本书的重点和方法
四 嘉道之际西北史地学兴起的背景与思潮
第一章 徐松生平考论
一 缪荃孙与《徐星伯先生事辑》
二 早岁学行──师从与禀赋
三 通籍士林──编修与督学
四 遣戍新疆──幕府与考察
五 讲学宣南──著述与交游
六 暮年宦游──躁进与古风
第二章 徐松著作叙录
一 专著
二 编著
三 辑佚四 《星伯先生小集》及续补
第三章 《西域水道记》研究
一 版本之一:徐稿本与沈抄本
二 版本之二:木刻本与排印本
三 版本之三:《西域水道记校补》
四 文本之一:清代西域流人与早期敦煌研究
五 文本之二:清代西域地理文献中的吐鲁番
六 文本之三:西域梵经石在清代的发现与研究
结 语
一 嘉道学术的领军
二 经世意识与塞防危机
三 西学知识的引用
四 西北史地学的接力
附 录 徐松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 记
第八种:陈侃理《儒学、数术与政治:灾异的政治文化史》(2016年)
古代中国,“灾异”往往被认为是上天对人事的预兆或谴告,具有特殊的政治含义。本书追溯灾异理论的思想和技术渊源,探究儒学灾异论的内容、形成过程及其与数术和政治的关系,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学术“学理”和“实用”两种取向之间的矛盾。灾异论的“学理取向”导致丧失立场的技术化,消解“天”的权威,最终走向自我否定;而“实用取向”同样会偏离儒家之“道”,为权力所左右。灾异的政治文化史,折射出中国古代学术面对集权政治的尴尬处境。
序论/
第一章溯源/
第一节感应与天谴:灾异论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占验与救禳:灾异论数术传统的形成/
第二章汉儒的灾异论创说/
第一节范式的建立:董仲舒/
第二节体系的构建:《洪范五行传》 /
第三节规模的扩充:京房与《易》阴阳/
第三章灾异论传统的构建与延续/
第一节刘向、刘歆的灾异论集成/
第二节《五行志》《天文志》与灾异论的儒学传统/
第三节灾异的官方记录与数术传统/
附录谶纬与灾异论/
第四章灾异政治文化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预言与回溯:灾异论的模式/
第二节罪己与问责:灾异咎责与汉唐间的政治变革/
第三节天行有常与休咎之变:日食灾异中的学术和政治/
第五章灾异政治文化的转变/
第一节质疑灾异论/
第二节转变的条件/
第三节灾异论的否定之否定与新的政治文化/
第四节道统、治统与“神道设教”的主客转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九种:庆昭蓉《吐火罗语世俗文献与古代龟兹历史》(2017年)
本书介绍吐火罗语文书的研究现状,并以此探讨中古龟兹史。其焦点在于5世纪到9世纪初当地佛教与经济的结合,以及龟兹社会蕴含的文化与族群多样性。书中触及议题包括龟兹农牧业、纺织、货币、量衡、税收的基本特征,汉唐文化对龟兹制度的影响,“净人”在龟兹的实证以及佛教律藏财产法之相关议题,龟兹佛教徒的信仰生活,以及粟特人等胡、汉人氏在唐代安西(龟兹)的活跃表现,期能为这座丝路重镇提供丰富而深刻的历史解说。
序言(荣新江)
作者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吐火罗语世俗文献的发现与现状简介
第三章 吐火罗语世俗文献的分群与年代
第四章 从出土文献看龟兹本地务之生活的基本面向
第五章 从出土文书与戒律文献看龟兹人的信仰生活
第六章 从戒律与出土文献探讨龟兹佛寺经济的基本概念
第七章 从戒律与出土文献探讨龟兹佛寺的经营
第八章 结论
参考书目
第十种: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2015年)
本书是作者有关丝绸之路的研究论集,分为五编,探讨汉唐丝绸之路的走向,丝绸之路与某些区域或城镇的关系;研究通过丝绸之路的东西文化交流,包括中国与波斯、大食(阿拉伯)、印度、朝鲜半岛、日本的文化交往。作者利用对西域出土文书的谙熟,致力于探讨汉文典籍向西域地区的传播,这是前人比较忽略的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内涵。另外,作者还利用考古、美术、文献材料,研究了西方物质文明和宗教文化如何沿丝绸之路向东方传播,以及他们的传播者——粟特商人、于阗使者、景教徒,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讨论了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文化的并存现象。
前言──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第一编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古代新疆
唐代安西都护府与丝绸之路──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丝绸之路上的北庭(公元7—10世纪)
中古中西交通史上的统万城
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
第二编 文化交流与互动
波斯与中国: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融
唐朝与黑衣大食关系史新证──记贞元初年杨良瑶的聘使大食
敦煌文献所见晚唐五代宋初的中印文化交往
唐与新罗文化交往史证──以《海州大云寺禅院碑》为中心
八世纪的东亚外交形势和日中遣唐使交流
从《井真成墓志》看唐朝对日本遣唐使的礼遇
第三编 汉文化的西渐
唐代西域的汉化佛寺系统
唐代龟兹地区流传的汉文典籍──以德藏“吐鲁番收集品”为中心
唐代禅宗的西域流传
《兰亭序》在西域
王羲之《尚想黄绮帖》在西域的流传
接受与排斥──唐朝时期汉籍的西域流布
第四编 外来物质文明的贡献
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与粟特文化
丝路钱币与粟特商人
一位粟特首领的丝路生涯──史君石椁图像素描
于阗花毡与粟特银盘──九、十世纪敦煌寺院的外来供养
绵绫家家总满──谈十世纪敦煌于阗间的丝织品交流
第五编 三夷教的流传
吐鲁番出土《金光明经》写本题记与袄教初传高昌问题
佛像还是祆神?──从于阗看丝路宗教的混同形态
再谈丝绸之路上宗教的混同形态──于阗佛寺壁画的新探索
唐代佛道二教眼中的外道──景教徒
敦煌景教文献写本的真与伪
西域──摩尼教最终的乐园
索引
后记
第十一种:陆扬《清流文化与唐帝国》(2015年)
本书由一系列有密切关联而又独立成篇的论文组成。论文通过结合心态史、文化史和制度史等诸多取径来重新观察唐后期到五代的政治文化,以唐后期的皇权政治和清流文化为考察重点,试图为唐五代的转型提供一个新的认识框架。本书强调从唐代特殊的政治心态和文化想像的角度去理解清流文化及其代表性群体在晚唐五代社会中的垄断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去捕捉促成这些现象的种种无形的力量,并解释唐代新政治文化的两个层面如何互动并产生新的政治格局,同时也使得唐帝国的政治文化理念在影响日益显著的同时也讽刺性地削弱了唐帝国自身的存在能力。
序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