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这门手艺从我这里消失,更不能让‘盘中戏’成为绝唱。”
——白大成
老北京的民间艺术蕴含着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代代生活在北京 城的普通民众运用自己的智慧在不断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的艺术创造。虽然 许多老北京民间艺术都形成于清代中晚期,但其悠久的民间艺术文脉却是代代 相传、绵延不绝的,经过百余年的沉淀直到今天,老北京民间艺术还是熠熠生辉,散发着夺目的光彩与手工艺人智慧的光芒。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间艺术虽已逐渐失去了原生的土壤,很多也已经成为永远的历史记忆,但还有一些珍贵的手工技艺在手工艺人的手中默默传承,其中就有白大成先生制作的北京鬃人。
“鬃人”是老北京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它不仅是围绕京剧艺术衍生的一 种形象系统,也是根据京剧舞台人物的表演程式、技术特长、外部造型等进行的形象塑造,还是契合戏曲表演艺术对象的性格内涵、文化特征等进行的艺术刻画。近代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对鬃人这一老北京独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过关注,如孙殿起、翁偶虹、冰心等。表面上直观去看,鬃人是一个可静可动的民间玩具,头和底座用胶泥制成,底座上粘一圈二三厘米长的猪鬃,身架用秫秸秆做成,外绷彩纸或绸衣,脸谱和服饰均依据戏曲脸谱勾画和设计。静赏时展现京剧舞台人物风采,动玩时数个鬃人组成一出戏剧,敲打铜盘鬃人转动,配上京剧唱腔,如同真人在舞台上演出一般。透过表面深入品味,鬃人又具有高度的文化美感,它所基于的京剧艺术文化内涵已经在观者的欣赏情趣和艺术把玩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能在懂得它的观者心中唤起共鸣与联想,它脱离了京剧舞台却传递着戏曲艺术与文化信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制作北京鬃人的白大成先生如今已经传承这项技艺六十余载,他的一生从 学艺、从艺到曲折传承和创新发展,早已与鬃人的命运融为一体。
2020年,中共北京市委发布的《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指出,北京市文化建设将以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四大方面推动繁荣兴盛首都文化建设。并强调可通过口述史整理出版的方式,丰富城市记忆表达。
鬃人作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大成先生作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是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的代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着老北京特有的创造力、想象力、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具有珍贵独特的文化价值。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各项非遗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北京知识文化和技艺智慧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也是与作为活态文化的北京非遗不可分离的核心内容,是北京文化资源的核心资源。
在从宏观叙事逐渐转向微观叙事的今天,口述史的方法早已不再是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的专利,而成为人们研究某一领域、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的学界研究者开始采用口述史的方式,留下关于人、事、物的生动而鲜活的历史记录。
因而,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记录书写既是对北京非遗传承人个体生命史的记录和梳理,也是对北京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生动的微观表述,更是对北京历史传统在当代语境下的鲜活阐释。从传承人的视角,以真实生动的口头叙述,汇融到文字当中,这无疑是保存过去声音、留存历史温度、传承文化记忆的最佳方式。
采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关注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探索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能从传承人的角度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这本《鬃人人生——白大成口述史》正是以口述史的形式,记录书写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活态化的形式生动展现编辑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书主要按时间顺序展开,以白大成小时候记忆中的老北京庙会上的鬃人为切入点,同时回顾冰心散文《我到了北京》中对传统鬃人的描述,再现当年北京护国寺、隆福寺、白塔寺等庙会经常上演的鬃人表演情况,还原清末民初诞生的北京鬃人早期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然后,结合百余幅各不同历史时期鬃人的珍贵历史照片,介绍白大成从小到大在不同人生阶段中与鬃人的不解之缘,从他的学艺、从艺之路开始,展现其对鬃人制作技艺、制作工具和制作材料等不断探索改良、精益求精的历程,并以白大成的主要鬃人作品《大闹天宫》《三岔口》《八大锤》《挑滑车》《奥运福娃》等为例,阐述他坎坷曲折的鬃人人生历程,如他从地坛庙会到新东安市场、从王府井到南锣鼓巷,在不同时空背景中介绍他对北京鬃人的文化继承与发扬创新的思考和实践,并梳理他对北京鬃人传承发展的一些感悟和展望,全方位展现一位普通的老北京传统民间艺人身上体现出的宝贵的工匠精神。白大成先生的口述史反映和体现着时代的特色以及历史亲历者的认知与视角,具有许许多多极有价值的内容。(曹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