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明确学术目标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越来越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重要发现转为主动发掘项目也有相当数量。这体现了国家文物局对田野考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考古学科发展的需要。2023年虽然历史时期的考古发掘工作很多,但入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历史时期考古项目仅有6项,另外还有一项为东北抗日联军根据地遗址。其中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最终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王朝。秦始皇帝陵开启了中国古代陵墓制度中“独立陵园制”的先河。秦始皇陵园及其东侧的袱葬墓,以往都有重要的考古成果和学术进展。西安秦始皇陵C区陪葬墓的发现,是秦始皇陵考古一次新的重要发现。这批陪葬墓位于陵园西侧,规划有序。其中一号墓位于秦始皇陵园西侧440米处,呈中字形,坐南朝北,由南、北墓道和近方形墓室组成。墓道两侧有3座陪葬坑。一号墓似乎有自己独立的墓园。墓圹呈斗形,底径东西9.6、南北12米。内有两椁两棺,人骨直肢葬,东朝南。墓内出土陶器、铜器、玉器、铁器,金银明器等。这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秦代大型墓,也是秦始皇陵首次发现规模宏大的高等级陪葬墓,填补秦始皇陵研究的学术空白。
入选项目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形制独特,由中心台基和四周附属建筑组成。中心夯土台基平面呈方形,边长27.8米。台基四面各有对称的2个踏道,为空心砖平铺踏步,两侧包砖。台基四周边壁共发现34个小柱洞,下有础石。台基外约2米的四面有宽约1米的鹅卵石散水。台面中央筑有一个方形凹坑,呈面阔和进深均2间。坑壁每面3个柱洞,下有础石,凹坑内地面铺砖。建筑台基的台面上疑似有柱网,发掘者没有交待,增加了对建筑性质的认识难度。中心台基四周对有长方形建筑基址,四周有鹅卵石散水。我们推测可能是门阙类建筑,由两侧方向墩台和窄墙体,以及中间门道组成。方形墩台四周有柱础;门道内两侧各3个柱础。根据出土瓦当推测,其建筑废弃年代可能为西汉。这座建筑形制独特,规模宏大,具有较强的礼制性,是秦汉考古的重要发现。但其始建年代是否可以到秦朝,还有待解剖发掘来验证。发掘者认为这处建筑址很可能与秦始皇西巡的祭祀场所有关,证据略显不足。但推测这是一处秦汉时期的大型礼制建筑还是合适的。
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推测地表设施被破坏。椁室分头厢、边厢和棺室,各部分之间有门、窗相通。棺室内局部有彩绘云气纹。内置长方形木棺。棺内尸骨保存较差。经鉴定墓主为40-60岁男子。随葬品达680余件,有漆、木、竹、角、丝麻、铜、陶、玉器等,以漆器和木器为多,达500余件。其中木牍分干支木牌和遣策两类。遣策包含“告地书”“随从车马牍”“随葬器物牍”等,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另外还出土植物种子果实和中药等。根据告地书等推定,墓主名昌,曾任御史,葬于公元前186年。关口一号墓以汉文化特征为主,也有一定的地方因素,反映西汉早期汉文化对巴蜀地区的重要影响力和文化融合的特征。这是较为罕见的、有明确纪年的西汉墓,是汉代考古的重要资料。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应是古疏勒国的重要佛寺。经过5年的考古工作,发掘者认为已清理出寺院的门址、不同类型的佛殿、僧房、禅室、讲堂、厨房等建筑基址,以及地表可见的圆形佛塔塔基、方形大佛塔塔基等。寺院以圆形塔为中心,东、南、北三面有各类建筑址。发掘者推测寺院从公元三世纪中叶至十世纪初,曾有多次改建、重建和新建的情况,分为三大期。若断代属实的话,莫尔寺遗址是目前所知我国最西部的、始建年代最早、延续到唐末的十分重要的地面佛寺遗址。莫尔寺遗址包含印度中亚佛教传统,有喀什地区特色,也有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因素,是认识中华文化与西域交往交流交融情况、认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考古实证。但需要指出的是,莫尔寺遗址始建年代的证据还有待明确;不同时代的寺院布局还有待厘清。
入选项目霍州窑是金元时期北方地区的标志性窑场之一,但以往学界知之甚少。山西临汾市白龙镇陈村(属于金代霍州)是霍州窑的核心窑场之一。其瓷窑址的考古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对霍州窑的认知。根据考古调查勘探可知,陈村有窑业堆积28处,不同时期窑炉12处,瓷土埋藏区一处。目前已发掘金元明时期窑炉9座、作坊9座、灰坑40个、沟2条、井1个等,出土大量瓷片和窑具。现已初步确认霍州窑始烧于北宋后期,在金代基本成熟,形成以细白瓷碗盘为主要产品,有一定量化妆白瓷产品,以“擦涩圈”叠烧为主要装烧技术,以细凸线印花为装饰特征的文化面貌。元代以细白瓷为大宗,以“五粒泥浆粘钉间隔”为支烧技术,以浅浮雕印花装饰为特征,以折沿小盘和高足杯为典型器的文化面貌。元代霍州窑成为全国生产精细白瓷的重要窑场,产品流布广泛。明代以化妆白瓷日用器物为为主,流行白地褐花和黑花装饰,沿用元代支烧技术,生产“文庙祭盘”等祭器和矾红彩五爪龙纹细白瓷器。霍州窑成为明代北方地区瓷业重镇之一。该项目填补了北方地区细白瓷发展史上的缺环,对于推进中国陶瓷发展史有重要学术贡献。
入选项目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环形散落区和条形散落区组成。核心区为船体和大量码放整齐的陶瓷器、铁器等堆积,长约37、宽约11米,高约3米。船体大部分被掩盖,结构不详。船上遗物月十万余件。目前提取543件(套),有瓷器、铜器和铜钱等。二号沉船遗址位于一号沉船遗址东北约12海里处,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二号沉船遗址没有发现船体,遗物以原木堆积为主,有少量陶瓷器、铅锡器、鹿角等。一号沉船遗址依据青花瓷器判断,其年代为明正德年间;二号沉船遗址为明弘治年间。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发现,丰富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是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考古学实证。此项目是我国首次在深海地区进行的水下考古工作,是世界深海考古的重要发现,填补了我国水下考古的学术空白,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吉林磐石红石砬子遗址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学者利用考古方法,在红石砬子遗址发现了3300余处二十世纪30年代的遗迹。通过对小姚家沟、二趟沟、石人沟三个地点的清理工作,共发现15座带火炕的房址、7个地窨子、3个战斗工事、1个台地,明确了居住址、岗哨、战斗工事、营训地四类遗存。房址面积不足30平方米。出土武器、农具、生活用具等900余件。发掘者根据有关材料推定,红石砬子是1932-1936年间,杨靖宇将军组织的抗日联军基地之一。这些资料展示了抗联战士居住环境的艰苦和武器用具的简陋。让人印象深刻,充满敬意。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需要有重要的新成果和新认知。2023年入围的后七项成果,其亮点并不在有多耀眼的遗物,而是这些成果都是有着较为明确的学术目标,几乎都是有课题意识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这些考古新发现反映了现阶段中国考古发掘课题意识的增强、工作理念的更新、考古发掘的进步、科技手段的提升、保护意识的强化。或许这才是我们更愿意看到的中国考古的精彩新发现,愿意看到的历史考古学科发展的新态势。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张涵清
复审 | 冯朝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