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会议纪要 |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汉语语法史研讨会暨第七届汉语语法史青年论坛

会议纪要 |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汉语语法史研讨会暨第七届汉语语法史青年论坛

会议纪要 |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汉语语法史研讨会暨第七届汉语语法史青年论坛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汉语语法史研讨会暨第七届汉语语法史青年论坛纪要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汉语语法史研讨会暨第七届汉语语法史青年论坛于2022年12月3日至4日在上海市复宣酒店四楼第七会

举例说明汉语词汇的演变_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_汉语词汇演变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汉语语法史研讨会

暨第七届汉语语法史青年论坛纪要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汉语语法史研讨会暨第七届汉语语法史青年论坛于2022年12月3日至4日在上海市复宣酒店四楼第七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与《语言研究集刊》编辑部联合主办。四十三位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的专家学者做了大会发言。两百多位师生在线上旁听了本次会议。

12月3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梁银峰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中文系副主任陶寰教授致欢迎辞。陶寰介绍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学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指出汉语语法史研究对于揭示汉语整体面貌具有重要作用,希望与会专家推荐青年才俊加强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联系,推动复旦汉语史学科的新一轮发展。

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_汉语词汇演变_举例说明汉语词汇的演变

与会专家学者线上合影

汉语词汇演变_举例说明汉语词汇的演变_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

与会专家学者线下合影

随后开始的大会报告第一场由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张丽丽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中文系蒋绍愚教授做题为“《左传》《庄子》的无标记被动”的报告,对《左传》《庄子》两书中的无标记被动进行了详细描写和分析,以翔实的语料展现出无标记被动的句法语义特征,探讨了无标记被动句与介词“于”、动词、受事话题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当代语言学理论与古汉语事实紧密结合,具有启发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龙国富教授做题为“汉语伴随到被动的语义演变模式”的报告,从汉语伴随到被动的语义演变模式、其他语言伴随到被动的语义演变模式、伴随到被动语义演变模式的形成三个方面对汉语伴随到被动的语义演变模式作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伴随义和被动义的使用广泛存在于汉语和世界多种语言之中,具有重要的类型学意义。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黄晓雪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给予-被动’的演变——兼论汉语被动标记的来源及其演变的区域类型”,黄晓雪注意到由给予动词演变来的使役动词在不少方言中只能用于否定受事使役句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指出汉语南北方言被动标记的来源类型与SOV语序倾向性强弱有关,与受事话题化程度有关。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张文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古代法律文本中‘行’的语法化”,从性质、功能、语法化路径、语法化动因四个方面对古代法律文本中“行”的语法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行”在韵律、句法、语义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其语法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符合认知上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路径。

3日上午第二场报告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洪波教授主持。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张丽丽教授做题为“论有标让转构式的形成的三种模式”的报告,根据汉语让转标记的演变过程,提出了三种有标让转构式形成的模式:强化无标让转构式而成、从其他构式经历关系重组而成、从其他构式经历结构与关系重组而成。这三种模式的词语各有不同特性:能巩固让步关系或带领转折关系之副词、能表达让步概念之实词或能与转折汇通之他类关联词、含指示代词之小句。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徐杰教授做“再论‘上古汉语宾语前置表焦点说’”的报告,分析了上古汉语中的宾语前置现象,认为上古汉语在焦点类型方面使用的是前置焦点成分;针对“上古汉语宾语前置表焦点说”这一观点,重新考察了相关语言事实并审视了相关理论解释,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宾语前置表焦点说加以完善后基本可以成立。

北京大学中文系董秀芳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与程度表达相关的一类语序演变”,以“非常”为例,分析了汉语中表示程度的副词最初由短语做谓语,经历词汇化演变为程度副词的过程,并进一步指出这种语序演变与平比句的语序演变、“形+数+量”与“数+量+形”等语序演变一样都是在谓语部分由主谓结构变为状中结构。这种语序演变的目标可能是让谓词性成分作话题的结构类型减少,让谓词性成分更多地去做核心动词。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叶建军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最A不过’的生成机制与动因及相关问题”,对“最A不过”的生成机制与动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最A不过”应是由极性程度句式“最A”与“A不过”糅合而成的,遵循了句式糅合的三个基本原则,即语义相近原则、时代先后原则和成分蕴含原则。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华丽讲师的报告题目为“‘给予’义使役句的句法与语义演变”,在厘清连动句与使役句关系基础上,讨论了“给予”义的“与/给”字句历时句法演变过程和语义演变路径。结论是:“与/给”字句句法上经历从目的连动结构向控制结构和ECM结构的演变,语义上经历从“给予”向致使性转移到使让、有意致使的演变;汉语的句法和语义演变具有类型学上的价值。

3日下午第一场报告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学院彭睿副教授主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洪波教授做题为“上古汉语*-s后缀名物化功能的早期特征”的报告,指出上古汉语*-s后缀(去声)的一种形态功能是名物化功能,并进一步讨论了上古汉语*-s后缀名物化功能的范畴特征,将上古早期至中期的去声转喻归纳为“行为-工具”式名物化。在这种“行为-工具”式框架里,动词的去声形式转指完成该行为的“必须支持品”,形式替换上大致可以归纳为:N去=所以V非去。

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刘雅芬副教授做题为“‘A然’与‘AA’重迭式的词义与语法功能析论——以《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台湾学术网络第六版高频词为例”的报告,从词义与语法功能两层原则,检视《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台湾学术网络第六版中“A然”与“AA”重迭式的高频词共11组——赫然、悄然、突然、忽然、惶然、森然、悠然、了然、汪然、默然、扑然——对照其产生的重叠式词形与词义,对比语料,以讨论其语类。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刘红妮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难以’的词汇化及其‘难以VP’的构式化——兼谈‘难以’的词性问题”,具体探讨了“难以”的历时词汇化演变,同时兼谈“难以”的词性问题,认为它是副词,接着探讨了与“难以”相关的“难以VP”构式的形成。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贺讲师的报告题目为“词义词法共变作用下的汉语派生构词——以‘老’族派生词为例”,认为“老”族派生构词总体上经历了“老X”语法化、词汇化和词法化,派生词的形成是词义、词法因素历时交互作用的产物,该研究加深了对“老”族派生构词的理据性认识,有助于汉语历时词法研究和辞书编纂。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吴春相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国际军事医学交流中心张菲菲讲师的报告题目为“‘但凡’的跨层词汇化与语义再演变”,在梳理古汉语“但”“凡”主要用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但凡”跨层词汇化的条件、机制及其从总括义到假设义的语义再演变。

3日下午第二场报告由湖北大学文学院石锓教授主持。

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学院彭睿副教授做题为“图式性构式的历时产生方式——基于汉语个案的观察”的报告,指出图式性构式的演变特别是复合型图式性构式的演变,在诸多方面不同于实体性构式演变,前者不能简单看作后者的一种图式化的体现。图式性构式的历时产生主要有无源构式类推、重新组构、变异性扩展三种方式,彭睿副教授结合汉语个案对这三种产生方式进行了分析。

台湾地区科学及技术委员会补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林怡岑博士的做题为“从累加到情态:副词‘又’的演变”的报告,在吕叔湘先生对副词“又”的分类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副词“又”的用法演变。特别关注了副词“又”如何从累加用法发展出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的情态用法这一问题。这一研究进一步理清了学界对于副词“又”演变过程的争论点,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中山大学中文系林华勇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三水话、广州话的言说性疑问语气词”,主要聚焦于广州话、三水话中的言说性语气助词“喎”,认为其内部可分为转述和直述两大次类。此外,三水话中还有一个高平调的“喎”,用于反(言者)预期而质问,相关研究进一步填补了粤语语气词研究的空白。

南开大学文学院谷峰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上古汉语否定词‘莫’研究的几个问题”,指出学界对于“莫”的词性、语义作用、来源、与相关词语关系等问题一直没有较为确定、一致的答案。谷教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出土语料、旧注的分析,并试图从语义学、分析“莫”性质的指标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这一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训诂学、语义学意义。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贾燕子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汉语‘坐’‘站’‘躺’类姿势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主要从句法-语义映射视角考察汉语“坐”“站”“躺”类姿势动词历史演变情况,关注“立”“坐”“站”“躺”的句法语义差异;通过与其他语言的比较,总结汉语姿势动词句法语义表现的共性和个性,十分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蒋勇教授题目为“‘端的’的强调功能的空间映射研究”,对“端的”在各类语气中的强调功能做出了统一解释,重点解答为何“端的”在陈述句、条件句、感叹中表示“的确、果然”而在问句里表示“究竟”。从空间映射的角度切入展开研究,十分具有创新性。

4日上午第一场报告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董秀芳教授主持。

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高婉瑜教授做题为“检验书《洗冤集录》语篇初探”的报告,试图探讨宋代检验书《洗冤集录》语篇的传信问题。《洗冤集录》多为说明或描写语篇,而非对话、故事性语篇。不过,行文时著者常流露主观的认识态度,这些都可以通过文本中不同词语进行表达。高教授所使用的语料较为新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张美兰教授做题为“清末民初粤语口语文献中的几个完成体助词”的报告,全面利用清末民初粤语方言材料,针对完成体标记助词系统成员核心地位与非核心成员使用情况的差异,试图说明这一时期粵語完成体标记助词的分布特点。张美兰教授的报告所使用的语料比较新颖、全面,非常具有启发性。

湖北大学文学院石锓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明代汉语人称代词研究”,从类型学视角出发,在考察了考察明代汉语代词共性的同时,也注重考察明代汉语代词在数表达、性表达等方面的特殊编码策略,分析人称代词的称代扩展情况。此外还关注了人称代词南北使用的差异,以及部分代词在明代早、中、晚三个时期使用的差异。石锓教授的报告非常细致、全面,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考方向。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魏兆惠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从几组异文副词看《红楼梦》诸版本北京话色彩的差异”,通过考察不同版本《红楼梦》中副词的不同,发现不同的抄者由于对《红楼梦》中方言构成、演变不甚熟悉,以及《红楼梦》不同版本中的南方方言色彩等问题,由此推动《红楼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的进一步发展。

台北教育大学语创系周美慧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语法层次搭建与应用于教学现场的课程设计”,从单一且系列国小语法点教材及习作中关于应用造句的造句练习入手。从固定语法点的整理分析,由此协助国小学童理解并掌握句型、语义,进而推动教学发展。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陈荣杰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走马楼吴简疾病词语概貌及其特征”,主要梳理了走马楼吴简疾病词语的类型,并进一步分析了词语的词义、构成以及使用情况。由此推断当时的疾病情况以及对于疾病词语的使用偏好等信息。

4日上午第二场报告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外训系李宗江教授主持。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郭维茹教授做题为“从主题句到条件复句:再谈‘则’的功能演化”的报告,提出语音及句法形式的证据支持“则”来自指示代词的主张,并由此推论西周所见“则”充任主题敏感算子及关连副词的用法分别来自“则”名词性和谓词性的两种指代特性。郭教授运用的语料较为新颖、全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人事处王彤伟教授做题为“汉语常用量词演变研究的价值”的报告,挑选了一批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详细考察其历时演变情况,由此发现、解决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文献问题、训诂问题,并补正了前贤的一些研究结论。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姜黎黎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中古汉语情绪类心理动词语法研究”,将中古时期语料分为中土文献以及汉译佛经两大部分进行研究,并从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跟其他词结合的功能、情绪类心理动词的量级性问题三方面展开研究。

台中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学系周碧香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外来词汉语化的再思考”,以外来词“骆驼”“懡㦬”为例说明音译词汉语化后的发展。对照佛典与中土文献,梳理藏经“懡㦬”“骆驼”两类词,指出汉语化的外来词,向着意义相通的联绵词族靠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于方圆助理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中古佛经中的‘诸有’探析”,考察了“诸有”的意义及其形成,指出“诸有NP”中,“诸”是表示复数,“有”是表示不定指,“诸有NP”本来就是“有些NP”。但是在翻译梵语关系小句的过程中,“诸有NP”吸收了语境义,从不定指的复数表达,发展为表示全称量化。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文学与新闻学院李果副教授报告题目为“上古汉语代词‘之’作宾语的韵律制约”,以韵素音步理论指出上古汉语代词“之”是单韵素标准形式,是单韵素弱化代词(如“吾”“胡”)、双韵素标准代词(如“我”“何”)和单韵素标准实词(如“鱼”)之外的新形式,该研究强调在考察古汉语句法分布时应将韵律等层面的信息纳入考察视野。

4日下午第一场报告由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郭维茹教授主持。

西北大学文学院刘永华教授做题为“‘V得一V’结构探析”的报告,认为“V得一V”结构是“V一V”结构的扩展式之一,萌芽于南宋,活跃于元明清,现代汉语中有少量残存。该结构与“V上一V”“V了一V”有平行关系和竞争关系,具有四种语法意义,其中的“得”是表达“V一V”能动性或客观条件许可的显性语法手段。

清华大学中文系邓盾副教授做题为“‘V(了)(一)V’的来源与句法”的报告。认为现代汉语“V(了)(一)V”的来源格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动词+数词+借用动量词”。他提出两个句法结构用来刻画现代汉语“V(了)(一)V”的来源格式及其自身的生成与解释中古、近代与现代的相关语序。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游帅讲师的报告题目为“关于‘了不起’中‘了’的意义辨析”,以同义成分替换法,考察“了不起”的构词理据,认为其中心词素“了”为“胜任,能应付”之义。而与其结构语义高度类似的“了不得”词义演变路径应为“不能承受/胜任→情势严重→程度深→不平凡,非常突出”。基于“V不起”与“V不得”结构的相似性,“了不起”乃是受到“了不得”的影响而产生“不平凡,突出”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任荷助理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情态助动词‘必’探源”,考察了情态助动词“必”的来源,指出先秦时期情态助动词“必”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表必要(道义必要或条件必要),二是表认识必然。而真正的形容词“必”出现于战国晚期,它是由“确保、确定”义动词“必”通过反宾为主的途径发展而来的。

复旦大学中文系董建交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情态动词‘肯’的主观化”,考察了情态动词“肯”的演变过程,指出先秦时期表“愿意”义的情态动词“肯”表达的是施事主语的意愿,不体现说话人的主观性;从中古至近代,“肯”在语言使用中呈现出主语意愿性和目的性降低、说话人的主观性增强的趋势,逐渐发展出了“能够”“易于”“常常”等义,指出这是一种主观化。

4日下午第二场的报告由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张美兰教授主持。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外训系李宗江教授做题为“也说‘除’类介词的来源和演变”的报告,分析了“除”类介词的来源和演变,该研究从排他标记“除”的语义来源、追加标记的来源、“除”类介词的演变性质等四部分展开讨论。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小军教授做题为“从历时演变再看‘却’的句法语义功能”的报告,考察了“却”的句法语义功能,指出“后退”义动词“却”先是发展出时间上的“然后”义,而后语义演变有两种发展。其一是从“然后”到过渡性的承接用法;其二是从“然后”到重复,进一步衍生出状态延续、强调(递进、增补)及辩驳用法。此两种发展都是基于“却”具有的[+逆向]语义特征。

浙江大学文学院史文磊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现代汉语‘怀疑’意义引申的历史考察”,指出现代汉语“怀疑”具有倾向否定的“不很相信”与倾向肯定的“猜测”两义,其意义引申是从不相信义到猜测义。汉语的“疑”与英语的“suspect”也经历了相同的语义演变。

南京大学文学院张福通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平行演变还是聚合类推?——近义或类义双音词语相似演变问题探析”,以具有同类型组合关系的双音词语为考察对象进行分析,认为相较于平行演变,双音词语的语义演变更易于受到聚合类推的影响。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杜轶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从事件类型特征看时间副词‘正在’的形成与演变”,以《敦煌变文集》《祖堂集》《元刊杂剧三十种》《元曲选》等唐五代至元明时期的代表性语料,尝试从事件类型的角度探讨副词“正在”的形成条件与演变过程。

复旦大学中文系梁银峰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汉语史上谓语性指示词的演变”,分析了谓语性指示词的演变,该研究分为三部分,分别就体词性指示词和谓词性指示词的划分、汉语史上谓词性指示词的常见语法化方向、上古和中古汉语谓词性指示词“然”“尔”“许”的语法化过程进行讨论。

随后召开的闭幕式由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徐杰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文学院史文磊教授做总结发言,总结了本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对会议报告的论文进行了概括,高度赞扬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全面、分析扎实深入、举办形式新颖,是“一场美味而有益的学术大餐”。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周广干副教授代表第八届汉语语法史青年论坛议承办单位致辞,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相关情况,诚挚邀请青年学者会聚古都,畅谈学术。复旦大学中文系梁银峰教授、台中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学系周碧香副教授做了自由发言。梁银峰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介绍了海峡两岸汉语语法史研讨会的历届举办情况,认为这是一场学术盛会,能够加深两岸学术交流,促进汉语语法史的学科发展,应该坚持办下去。台中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学系周碧香副教授谈了自己的参会感受,表示这次会议极具学术价值,对语文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_举例说明汉语词汇的演变_汉语词汇演变

闭幕式线上合影

来源 | 系科研管理办公室

撰稿 | 梁银峰、杨建伟、桑柔、宫雪娇、杨珂

摄影 | 盛雨婷

编辑与排版 | 朱玉伟、李金哲

审核 | 梁银峰、王烨、陶寰

举例说明汉语词汇的演变_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_汉语词汇演变

上一篇: 宇宙探索编辑部,书写一首浪漫长诗
下一篇: realme真我GT Neo2T曝光“小探索版”挑战最难纯白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