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篇行距1.1倍(研究简报除页眉、首页脚注、作者单位名称、图表标题及其内容外,其余字号均小半号)论文题名(居中、小二、黑体)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有关原则,有助于选择关键词。题名中应包括较多的关键词。第一作者1,通信作者1※,其他作者2(居中、四号、仿宋)(1.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城市邮编;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城市邮编)(居中、小五、宋体)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作者的工作单位,均应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多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相同的数字序号,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隔。要(小五、黑体):中文摘要的编写执行GB6447-86规定,篇幅为200~300字。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不应出现图、表、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缩略语。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综述性、评论性文章可写指示性摘要。(小五、宋体)关键词(小五、黑体):农业;工程;编辑;科技;论文(小五、楷体)一般选3~8个关键词。
按GB/T3860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以作为关键词标出。词间用分号“;”分隔。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小五、黑体)在中文关键词的下方,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第4版)给出本篇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在“中图分类号:”后空两格,填写本文的“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共设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等.中文标题[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小五、黑体)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etal.英文标题[J].TransactionsCSAE,2008,24():-.(inChineseEnglishabstract)(小五、TimeNewsRoman)言(11、黑体)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
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摘要,或成为摘要的注释。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试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除非是学位论文,为了反映著者的学业等等,允许有较详尽的文献综述段落。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最好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10号,宋体,下同)一级标题(11,黑体、段前段后各空0.6镑或0.5行,下同)相邻两级标题字面上尽量不重复。(\\\\Dell\\文章稿件\\文章稿件\\赵\\科技论文新规范.doc""1,1123,1138,0,,相邻两级标题字面上尽量不重复。)正文是论文的主体,系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应按GB7713--87的规定格式编写。这一部分的形式主要是根据作者意图和文章内容而定。写该部分时要注意:首先是选取数据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其次是描述现象要分清主次,抓住本质,图表设计要精心,使其一目了然;最后是分析问题必须以理论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撰写理论或解析文章,应注意以下内容:1)解析方法。包括前提条件、提出的假设、解析的现象、适用的理论和计算的程序;2)解析的结果。可用图表、公式进行整理。3)分析讨论。对结果的可信度、误差的评价。
正文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入,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10号,宋体,下同)1.1二级标题(10号、黑体)1.1.1三级标题(10号、楷体)1.1.2三级标题1.2二级标题由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对读者的启示以及其他。补充: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1)图表处理本刊规定一般每篇文章图表总数不超过6幅/个,均应编排序号。图表题名应简短确切,中英文对照。图包括曲线图、柱状直方图、构造图、示意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等。坐标图用直角坐标图,应标明坐标名及其国际单位。图表中变量名与单位之间用“/”分隔,复合单位采用指数积形式。计算机绘图应选取合适比例,图中字母变量均用斜体、字号用“六宋”,以便直接使用;手工描图须用绘图纸清绘。所有图均需提供两套,其中一套为不标任何字母、符号的空白图,以便扫描植字。主要线条均用细实线(不小于0.6mm)、粗细均匀,多条图线之间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清晰可辨,曲线过度圆滑。
图、表均应具有自明性,即图、图题、图注(例)清楚明了。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重复列表。表格采用国际通用的三线表。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表中的缩略词和量的符号必须与正文中的一致。2.升降架3.一级输送器4..升降轨道5..二级输送器6.前传动装置7..动力分配器8.液压操纵9.粮仓底架10.秸秆粉碎还田机11.粮仓12.锁架13..油缸14.拉丝15.拉板一16.拉板二17.油缸18.传动轴(图中字体均为六宋)4YW-2型玉米收获机结构简图(居中、小五、楷体)Fig.1Sketchmap4YW-2harvestercorn(居中、小五、TimesNewRoman)表一般随文排,先见文字后见表,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表序(如仅有1个表,表序可定名为“表1”)和简明的表题。表序和表题间空1个字距,居中放在表的上方。模拟月壤地面力学参数(居中、小五、黑体)Table1Averageparameterssimulantlunarsoil(居中、小五、TimesNewRoman)含水率/%γs/(kgm-3)K/(kNmn+2)K/cm1.90.91.4710561.3179032.75o1.2(表内均为六号宋体,采用国际通用的三线表,行距12磅)2)数学式、反应式及数字、字母文章提及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占一行,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
序号加圆括号,顶格排。一行表达一完需用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涉及的各符号要紧靠,最好用一些比较关键的符号断开。各类式子应遵守有关规定,并注意应严格区别容易混淆的各种字母、符号。凡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请参照GB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世纪、年代、日期和时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8年不能写成98年。日期和时刻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2003年3月8日写成2003-03-08或20030308;时刻如16时15分30秒写成16:15:30.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采用阿拉伯数字。多位阿拉伯数不能拆开换行。百分数范围如20%~30%不能写成20~30%,(852)%不能成852%;偏差范围如(251)不能写成251;220V10%应改写为220(10.10)V、(22022)V;有特定起点和终点时间段表示,连接符号用“/”或“—”,不用“~”;1百分点=1%,不必加“个”;第8天不能写成第8 d或d8;4位以上数字采用3位分节法;带单位的量值相乘100200300mm(或mm3)应改为100mm200mm300mm。 应特别注意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标的表示,注意手稿中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直接用电脑写作时应注意字符的全角半角之分。
数字、字母、符号后面句号用圆点“.”代替。圆周率π用正体。 英文标点 斜体同时首字母大写中文标点 正文中外文词的大小写问题,如:常规问题(routineproblem,缩写为RP)。 极限值表示: 至少A不足B:A~<B、Ax<B超过A不足B:>A~<B、A<x<B 万分之一以上:既可以是10-4,也可以是>10-4 连续性数字分组:年龄/岁:0~10、>10~20、>20~30,…,>50~60,>60 近、约、左右、上下不能并用;最大、最小不能用于概数,超过300多V,近500多hPa是不正确的。 “式中…”后文中内容为单项要接排,后文内容为多项式应用“:”。 公里、世纪、年代、日期、时间起止用“—”,数值范围用“~”。 “—”用于时间、日期、时刻起止;地点起止;表示方位(走向东南—东北);表示递进发展;表示工艺流程。 不允许用“单位+数”表示做量的单位:米数应改为长度(或宽度);毫克数应改为质量;安培数应改为电流。 4—7月表示4月到7月;4~7月表示4到7个月时间。 3)量和单位 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上附加角标。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
单位符号与数值间要留适当间隙,不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93 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变量使用斜体,常量和单位使用正体。 酶活性单位U:1 μmol/min=16.67ukat 质量和重量是两个不同量,单位分别为kg和N。 慎用“含量”,其本身并不是物理量,含义不确切。“含量”可用于定性描述混合物中的质量,根据具体所指,将其改为标准化的名称及表达方式。如:O2含量20%应改为O2的体积分数为20%,或Φ(O2)=20%,不能将2个量纲不同的量的比值改为“%”,必要时可用2个单位之比表示含量。 量符号不规范的情况: 1)干质量DWmd;鲜质量FWmf;氧气分压PO2p(O2) 2)把化学元素符号作为量符号使用 量符号的下标: 斜体:下标为量符号;表示变动性数字的字母,坐标轴;符号和表示几何图形中心点、线、面、体的字母。其他情况用正体。 大写:量符号、单位符号等同源符号、来源于人名的符号。其他一般用小写。 读写量时不应在单位名称前加“个”,“6各月”一类除外。 (居中、小五、黑体)1)参考文献数量:一般研究论文约20篇参考文献,综述论文不少于30篇参考文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