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在教师心中普遍认为,“课程即教材(教学内容)”,习惯于把教材作为静态的知识来传授,不注重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知识,这种课程观左右着教学的价值取向,束缚着师生“教”与“学”的创造性。
应当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要的贡献在于对课程概念有了重新定位。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传统的课程为基础知识与技能所主宰、为升学考试所左右的价值取向已有所改变,逐渐澄清了根深蒂固的“教材即课程”的课程认识,新的课程观在逐步确立,选择和整合课程资源的意识也在逐步增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当广大一线教师在做课程资源的选择和整合时,还明显存在着目的性不强、针对性不够、选择不精道、整合不合理的现象,也有不少的老师对如何合理恰当地选取、丰富课程资源,如何合理地整合课程内容存在诸多困惑。
新课程告诉我们,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诸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师生在相互对话、交流过程中探索未知,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课程,教师是课程,学生与教师的经验也是课程;生活是课程,自然是课程,网络也是课程。新课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整合,既包括了学科课程的整合,也包括了课程内容的整合。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在处理学科课程时,如何才能恰当地选择和合理地整合课程资源呢?
我以为,要恰当选择和合理整合课程资源,应做到以下几点:
要有助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和课程目标的达成。
《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集中反映了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为教师的教学指引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是“教师实施课程的指南”【1】。因而,自然也应是我们在教学中恰当选择和合理整合课程资源的重要依据。
我们选取的资源是否合适,整合得是否合理,要看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程目标的达成,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否能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要看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而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在有意引领学生参与、探究,有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看是否关注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2】。
如高中《历史Ⅱ》(岳麓版)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三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按照“认识市场—开辟市场—扩大市场”的线索来整合三课的内容。在整合的过程中,对于“概述、列举、了解”等要求的,在选择资源的时候就可从简从略,而对于“说明、理解、认识、评价、探讨”等要求的,则是选择资源的重点和着眼点。
要有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智慧的生成。
新课程是围绕学生“学”的课程。因而,所有要选择的课程资源,都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必须将各类课程变为“学程”。
在课程资源的选择和整合上,要更加强调学生、教师、教材、环境等因素的整合,要更加关注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资源的整合;在选择和整合的基点上,要突出学生“学”的需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使所学得以拓展和延伸,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不少老师在教授高一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时,引入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品味中,引发对“两者同为怀古佳作,同为借眼前景,想前朝事,但蕴含的情感和人生体验却不同”的深层思考,进而深化了对文本所寄寓的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命运的情感的理解。
这样的课程资源的选择和整合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
要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深化文本。
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当进行学科课程中的内容整合,学会“用教材教”,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这也是我们选择和整合课程资源的基点。
有的高一语文教师在教授《套中人》时,围绕着“把握人物,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典型性”的目标要求,围绕“了解典型人物的典型意义”这一重点,精心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你好,别里科夫”,用场景再现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人物的特点,由学生自主完成对人物的整体把握;二是“归去,别里科夫”,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大胆想象,探究如何拯救别里科夫;三是“朋友,别里科夫”,对生活中的类型化人物进行资料链接,让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典型人物形象,完成了由远及近、由作品到现实的认识过程。
要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当我们在选择和整合课程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后继学习的需要,既要以教材为基点加以延伸和扩展,为学生提供宽阔的思维空间,又要借助恰当的课程资源,注重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方法,是学生学得有趣、有味、有法。
有的老师在讲高中历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时,突破了传统的处理模式,独辟蹊径,选取了与该课题紧密相关的“柏林墙”这一小视角,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整合,按照“建墙—翻墙—拆墙—推墙”的线索重新组织了内容,在“建墙、翻墙、拆墙、推墙”等每一部分,都恰当地选取了简短而典型的历史史料,教给了学生小中见大、窥斑知豹的历史思维方法,加深了对两极格局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和所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的认识。
要有助于对所学内容化繁为简、减小学习障碍。
化繁为简,是我们恰当选择和合理整合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在选择和整合课程资源时,往往注意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忽略了资源的简约,如有的老师给学生提供的作者简介数百字,补充的史料数篇,有的给学生印制了数页阅读文章,增加了阅读量,增多了学习内容,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有的为了显示对教材的整合,人为地平添了一些环节,反倒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臃肿”了许多,结果是弄巧成拙。
恰当选取和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是突出主题、丰富内容、服务“学习”的有效办法。但要获得最大效益,必须做到“四忌”:
追逐名头。课程资源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拓展思维,开阔视野的,不能为资源而资源,为整合而整合,要选择得有效,整合得有益;
追逐浮华。有不少老师特别是在各类教学评比中,走入了一个误区,不管有益无益,总要选取一些教材之外的资料,似乎没有这种资源的引入就不算新课改;
追逐数量。所选材料杂乱、冗长,是在人文性的学科更为常见的现象。这里一段,那里一则,仿佛是显示自己所占有资料之丰富。实际上,这类资源一定要简练,能说明问题即可;
追逐花哨。很多老师注重资源的多元、多视角、多角度,文字、图表、漫画、照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等,“锣鼓家伙”一应俱全,无所不用,令人眼花缭乱,非但不能起到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提供有效的帮助的作用,反而冲淡了主题,产生了喧宾夺主的反作用。
课程资源的选择和整合是需要,更是一项内功,不可率性而为!
参考文献:
【1】徐岩,等。《建立学业评价标准,促进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9.12)
【2】王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序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