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题解及范文
■ 张国安·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中
【文题呈现】
以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的文化底蕴,以 “XX身边的文学踪迹”为题,XX可以是探寻、小议,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南京自然环境优越,文化积淀深厚,历代名人辈出,是世界文学之都。无论是六朝古都,还是当代风流,南京都是一片深耕厚植的文学沃土。亭台楼阁、碑刻游记处处彰显六朝遗韵。秦淮河、台城柳、白鹭洲、夫子庙、乌衣巷……早已成为南京城的文学地标;《桃花诗》《桃花扇》《儒林外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已成为南京城的文学名片;王献之、李白、孔尚任、吴敬梓、曹雪芹、朱自清、余光中……也成为南京城的文学名人。
以“XX身边的文学踪迹”为题,XX可以是探寻、小议,写一篇文章,旨在引领考生关注时代生活,关注自己身边的文学沃土。全面审题,扣住“身边”“文学踪迹”,注意区别“文学”和“文化”: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属于语言艺术。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
切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可以“探寻”写一篇记叙文,展示“探寻”的过程;也可以“小议”写一篇议论文。写记叙文注意从身边发掘文学因子,可以参观南京某处人文景观,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可以从历史遗迹中探寻文学人物的故事和精神;也可以从身边的文学踪迹中感悟成长历程。写议论文注意提炼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列举六朝古都相关的文学典故、文人轶事和风骨,充分证明“身边的文学踪迹无处不在”“身边的文学踪迹伴我成长”“身边的文学踪迹彰显六朝风流”等观点。
【教师下水示范】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
张国安
身边的文学踪迹何处寻?
身边的文学踪迹,可以在石头城墙上探寻。“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那一年,我还在省城师范学校读书。周末,我和小荷文学社的几个好友同去南京水西门外的“鬼脸城”采风。那里是一处古城墙,遭岁月烽火洗礼,饱经沧桑、千疮百孔、龇牙咧嘴,一如鬼脸,故称鬼脸城。我立在破残不堪的城墙前,夕阳将城墙的倒影拉得很长很长,一直拉到远处的水池里,犹如鬼脸照镜一般。这一切触动了我的心弦,于是我写下了诗歌《鬼脸城怀古》:
左氏春秋那只狼毫笔/化作一只秃尾巴狼/在蒿草更深处/舔着血淋淋的伤//面盆里的水/清了百年/浊了百年/投映你夕阳影里的青冢/青面獠牙/风化的垛口/龇牙咧嘴/你苦涩的笑容/一支滴血的铁镞/洞穿你的面庞//你矗立不动/似不朽的丰碑/恍惚中/你又走进战鼓声声/旌旗猎猎的烽烟/ 每一块砖石都激动得发抖/在秋天的风里/站成一座东方的造型……
就在这里,埋下了诗歌的种子,我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身边的文学踪迹,可以在秦淮河里探寻。“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秦淮河水光潋滟,默默流淌千年,早已成为一条文学的河流,道不完江南的文采风流,《桃叶歌》《桃花扇》更是唱不尽才子佳人的爱情传说。从东晋的王献之和桃叶,到南明的侯方域和李香君……多少温婉和风骨都在默默流淌,令人感叹。正如南京诗人红烛在《桃花扇》中写的:
这把祖传的扇子/注定属于秦淮河的/秦淮河的桃花/开得比别处要鲜艳一些/你咳在扇面上的血迹/是额外的一朵/风是没有骨头的/而你摇动 的扇子/使风有了骨头……
在这里,朱自清和俞平伯相邀泛舟河上,留下的同题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成为文坛佳话;在这里,诸荣会先生写下《秦淮河从我窗前流过》成为我心中的文学之源;在这里,文学的母亲河灌溉我的文学土地,形成我的文学支流。
身边的文学踪迹,可以在六朝烟水气中探寻。我曾在网红打卡地—— 天空之镜偶遇几位老人。攀谈中,我得知他们年轻时同在夫子庙做过三轮车夫。他们自那时开始,无论为生活奔波多么辛苦,都要抽出时间结伴而游,感受六朝烟水气。他们经常在老城南喝啤酒,吃地道南京菜,喝茶、吃瓜子。岁月悠悠,一晃就是一辈子。这一次,他们几位老兄弟说说笑笑,相约来到这里喝茶聊天,看看落日。不经意间,我听见其中一位老人说道:“家常茶中话家常,夕阳影里看夕阳。”这一幕不禁让我想起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的一段描述。
萧金铉道:“慎卿兄,我们还到雨花台岗儿上走走。”杜慎卿道:“这最有趣。”于是大家藉草而坐。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的,挑着两个空桶,停歇在山上。其中一个拍着另一个的肩头说:“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是呀,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纵使跨越千年风雨,也仍然走不出风雅的氛围,就连寻常百姓的言谈举止,不经意间也会流露出六朝人文气息。
原来,文学的踪迹就藏在我们身边,需要一颗敏感的心灵和一双发现的眼睛。
写作启示
对于人生而言,你看过的每一处风景、读过的每一本书、写过的每一段话、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有用。对于写作来说,亦是如此。第一眼看到这道中考作文题,我的眼前一亮,心中一动。身为早年在文学之都——南京求学的人,那沧桑的古城墙、悠悠的秦淮河和浸染六朝人文气息的南京人纷纷从旧时光中向我走来。我的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曾经读过的书、遇见的人和写下的文字。胸中一股身为“文都人”的自豪之情奔涌而出,更是令我不能自已。
【学生同题作文】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
■ 张又尹
南京这一六朝古都曾在历史的洪流中吐出沉重的叹息,但曾几何时,这座城市多了几分灯红酒绿的浮华,少了几分文学的淳朴;多了几多城市的凝滞,少了几分文学的灵动。身边的文字踪迹何以探寻?它们或在博物馆里“束之高阁”,或在游人如织的旅游景点中,身边似乎无法触及。
“身边怎么没有文学踪迹?你看咱家就有!”爷爷说罢,一杆湖笔,一方砚台便上了桌。只见爷爷大笔一挥,笔尖在白色的纸上游动蹁跹,似一挂黑色的流瀑。我凑近一看,好一个“千古龙盘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墨色在宣纸上扩展地盘,墨迹未干,白纸黑字间,六朝的画卷,似乎在眼前徐徐展开:“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是南京文学的灵秀,“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是南京文学的深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南京文学的厚重。原来,在一笔一画中,你我已是文学的展卷人。
“笔墨毕竟是文人之事,自然之间亦见文字,我带你去山间走走!”爷爷提议道。山中绿树环绕,头顶是一片绿叶的海洋,半明半暗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仿佛深海中水母的触角,往深处走,道路愈来愈清晰,一座古寺赫然浮现。
眼前,褐墙黛瓦,飞檐翘角,寺门长柱上书有“万法本空有,世事终无想”,传闻有文人在此隐居。鸟儿时时掠过,恍如深海里游弋的鱼群。我闭上眼,思绪似乎也化作一缕清风飘然而去。霎时,不知是寺因山而得名,还是山因寺而得名。古庙中深藏着的禅意,不正是生活的本真吗?归隐山林,虽有“草盛豆苗稀”的失落,不亦得清欢自在吗?文人不是卖弄笔墨的工具,这是他们向往的生活,也是文学行至的踪迹。
此次探寻,我对文学的认识已从博物馆、旅游胜景中解放出来,投向周遭万物。其实,文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在一笔一画中,在浓浓酽酽的自然中,在生活细微处,待我们发掘。它并非我们想象得那样触不可及,而是早已“飞 入寻常百姓家”。而等待我们的便是由吾辈青年在这片文学的沃土上深耕细作。
(指导老师:张国安)
/简评/
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篇认为身边的文学踪迹或在博物馆里“束之高阁”,或在游人如织的旅游景点中,身边似乎无法触及。接着笔锋一转,用爷爷的话分别引出家中和山间的文学踪迹,重点突出,结尾高扬笔锋,揭示此次探寻的意义,并且深化主题,“等待我们的,便是由吾辈青年在这片文学的沃土上深耕细作”。此外,旁征博引,与南京相关的诗词和楹联,在作者笔下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丰富了身边的文学踪迹。
南京夫子庙
小议身边的文学踪迹
■ 俞皓天
何谓文学?用语言文字咏美景、叹人生、赞思想即为文学。文学是自由的倾吐。何谓文学踪迹?便是那文学留下的串串脚印,便是那些文学所藏的处所,便是那些关联着文学的事物。文都南京,六朝烟水茫茫,千年的文化底蕴积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文学遍地皆是。街巷之中,亭台之上,也就隐藏着无数的文学踪迹。
文学踪迹,即是美的印记。有美的地方,向来就少不了文学的踪迹。当你登阁远望,看江天一色,孤鸟远飞,情不自禁地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文学的踪迹便已悄然浮现在你眼前。是的,文学来过这片美的地方,你口中吟诵的诗句,便是它的踪迹。南京美景繁多,山水楼阁之间,便浮现出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自然美景,亦浮现出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历史积淀。这本也自然,文学源起于对美的赞颂,于是有美的地方,必有文学踪迹相随。
文学踪迹,便是人生的行迹。文学因人而生,于是剖析人亦成了它的使命之一。入世走一遭,遍历人间百态,文学自生。譬如曹雪芹,历经前半生荣华富贵、后半生穷困潦倒的人生后,追忆往昔,一部《红楼梦》泻出纸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是唯有经历大起大落的人才可发出的呐喊。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巨著,期间的一切经历,万般精彩,本身就是极佳的文学。所以,认真地过一辈子,感动所有让你感动的小事,俯瞰一切经历的故事,你会发现,文学的踪迹便隐匿在你一路走来的脚印中。
文学踪迹,亦是心灵的航迹。当人类的心灵脱离了世俗的束缚,让它自由驰骋时,它在理想世界划过的航迹,便生出了文学的踪迹。艾青生活在一个黑暗的年代,但他渴望着光明,于是,他便去歌咏太阳,创造出了光亮的诗;海子的人生遭际是不幸的,但他心中有着对美好的希冀,所以他喊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以不管物质世界有多么黑暗,心灵永远是不受拘束的,而文学踪迹也就在它的航迹之中。
南京之所以是文都,不仅是因为其拥有傲人的美景、丰富的名篇与无数高洁的心灵,更是因为长久地生活在这里的南京人们,心中已早早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眼中的一切都带有文学的踪迹。故文学并非完全来自外界,亦来自一个个善于发现它的心灵。所以吾辈学子当心怀文学,善见文学,于人生之中发现文学、传承文学,让中华的文化发扬光大。
(指导老师:张国安)
/简评/
作者胸中有丘壑,笔下出华章,见解独到,睿智昂扬,紧扣文题,以“何谓文学”开篇,继而以“文学踪迹,即是美的印记”“文学踪迹,便是人生的行迹”“文学踪迹,亦是心灵的航迹”三个分论点层层递进,形成合力阐明观点——“因为长久地生活在这里的南京的人们,心中已早早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眼中的一切都带有文学的踪迹。故文学并非完全来自外界,亦来自一个个善于发现它的心灵”。最后发出号召,收束有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