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浅析BAIDU_CLB_singleFillSlot("10979"); 【摘要】《 中国 近 现代 史纲要》课程导论课必须阐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史?它的起止时间、基本线索是什么?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存在不同观点和理论,而不同的理论直接影响对基本事件、基本人物的评判。本文梳理、比较了其中具代表性的十余种观点,意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该问题并引起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 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导论课 中国论文联盟 编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 2007 年春季以来,开始在全国近 1000所高校的 270 余万名 2006 级本 科学 生中普遍开设,并深受广大师生好评,正在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 教育 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如何上好这门课,怎样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成为诸多任课老师讨论思考的重点。这门课是否上好,要看学生是否有兴趣,要看学生是否真正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走过的 历史 中找到了中国崛起的精神动力和现实路径。而要让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其初中教材分上、下两册,合计近 17 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合计近 45 万字),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大学生对一门似乎重复的课程提起兴趣,除了课程本身的特色之外,就要看教师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改变学生对这一课程“单调的重复”和“令人厌倦的说教”的认识,特别是第一堂课——导论课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的动力,因此导论课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导论课,就是要在正式上课前把整个课程的基本面貌呈现给学生,除了要向学生介绍课程开设的目的、概况、学习方法、 参考 书目等一些基本问题外,对于《纲要》课程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说明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史”,也就是近现代中国 发展 的基本线索,包括它的起止时间、时代主题和历史发展的主线等,这就使本已稍有沉寂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问题再次掀起讨论高潮。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本课程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2 月出版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篇点明:“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 1840 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也就是说,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囯自 1840 年以来直至现在的 160 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定论,是上个世纪末以来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中最为普遍接受的一个论断,许多观点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对该问题的不同阐述,以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自 1954 年胡绳第一次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后,中国近代史学界展开了持久的学术大讨论,先后提出了 10 余种学术观点。在起止时间问题上,把 1840 年作为近代史的上限是建国以前即采用的说法,国内史学界基本没有异议。因为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 自然 经济 为基础的封建主义的独立国家。战后,中国成为几个资本—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的又保持了形式上的独立的,国民经济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也有少数史学家把明清两代交替时期(1600 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一方面可与近代欧洲的开端一致,另一方面,是把 1840 年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作为前两个半世纪业已启动的进程的延伸和强化,而 1840 年之后中国之所以会走上这样的道路正是 17 世纪以来中国内部封闭衰落的结果。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普遍采用 1840~1919 年为近代、1919~1949 年为现代、1949 以来为当代的分期法,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把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近代史下限和现代史上限的呼声越来越高,日益为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所接受,但一直到 2007 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海鹏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才第一次在严肃的史学著作中采用这一时限,因此这部十卷本著作被称为“第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通史”。
台湾 的学者则认为 1912 年中华民国建立便是中国现代史阶段。 在时代主题和发展动力问题上,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把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当作历史发展的动力,并据此提出了上个世纪 50 年代的“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反帝反封建说”(黄一良)、20 世纪 80 年代的“四个阶梯说”(李时岳)、“三个阶梯说”(戚其章)等,张海鹏教授继承了胡绳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认为从政治史或者从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是对历史实际的真实反映,提出了“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说”,认为胡绳认识的对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从近代史全局考虑,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7 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 20 世纪 50 年代,范文澜从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得到启示,提出了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的“两个过程说”,即主张中国近代的变化是外来侵略和内部斗争共同作用的结果。
20 世纪 90 年代的彭明则在侵略与斗争之外再加了“探索”,认为从 1940~1949 年这 110 年的历史,是由“屈辱、抗争、探索”这三部历史所贯穿。外来的侵略与内部的斗争与探索确实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且是一浪推进一浪式的变化,所以理解中国近代史,要从政治史、革命史之外审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人的变化,陈旭麓先生即提出了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改革开放后,史学界突破了“五朵金花”和阶级斗争范式的限制,对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经济、思想文化的研究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呈现出多领域、多样化、精细化的发展。 “探索”是对外部世界和中国未来的探索,在探索中中国逐渐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才是历史发展的主线,徐泰来在 20 世纪 80 年代即提出了“近代化说”。20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史学研究的多样化,这一提法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现代化,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才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丁日初),即使“资本主义现代化说”有失偏颇,而“独立和近代化”才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的跌荡起伏的态势以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
胡绳先生也在上世纪末认同以现代化作为考察近代史的主线之一。但有学者据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歌功颂德,认为帝国主义轰开了中国大门,才使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否认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怀疑“侵略”行为是否真实存在。通行全国并评价甚高的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即有此倾向。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来说,近代史确实就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这也是历史学关于近代史的一般概念,中国的近代化或早期现代化、现代化即指中国的资本主义化,也是史学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起步的,因此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动力和核心内容。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BAIDU_CLB_singleFillSlot("10979"); 从 现代 化的角度考察近代史,远比以阶级斗争为纲来解释 历史 要复杂得多。如果说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 工业 社会转型的最深刻的历史巨变, 中国 到现在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走出唐德刚所谓“历史三峡”。唐先生认为一部中国近代史,“实在是一部从中古东方式的社会形态,转向现代西方式的社会形态”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史。
这次转型发轫于 1840 年鸦片战争,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被迫转型。他估算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极其痛苦的惊涛骇浪的三峡,大致要历时两三百年。类似的“大历史观”、“社会转型论”在海外史学界较为普遍,也引起了大陆史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中国论文联盟 编辑。近现代中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历史时期。辉煌的古代,屈辱的近代,迫使中国人民从沉睡中奋起,为救亡图存,求富自强,前赴后继,成就了数千年未有之历史巨变。从 160 多年的历程,充满了反复和阵痛,失望和希望,机遇和挫折,最终探索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迎来了国民 经济 建设的新高潮。正如徐中约所说:“近代中国展示了一幅如此光怪陆离的纷繁景象,以致我觉得:诸如外来帝国主义、西方影响或资本主义及封建剥削等局限性的理论,都无法对之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变化的动态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 让学生了解这些学术史、学术争论是必要的,因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很难以一种理论、从一个角度作单线式的思索,不同的理论将导致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如义和团在反帝斗争中英勇无畏,令人赞叹,然而他们挖电线杆、扒铁路,甚至要烧京师大学堂,使他们不自觉地成为抵制社会进步的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正说明阶级斗争和现代化并非一致,甚至是相悖的。要让学生从这些悖论、争论中寻找历史的真相,并从中体验本课程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昨天,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 文献 :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 教育 出版社,. [2]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出版社 . [3]徐中约著.计秋枫,朱庆葆译.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 6 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