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89年《人民日报》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解析D092;K271005-4952(2017)02-0004-12虚无主义作为外来词汇,传入中国已久。在如何对待历史问题上,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进行了讨论,一种对历史采取虚无态度的思想随之出现。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对其采取批判的态度,但因虚无主义概念存在模糊性、复杂性,不同历史阶段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界定并不一致,因此论争重点也随着历史条件改变而不断演化。《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阐释、讨论和批驳,基本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实质上也体现出党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的思想脉络。本文拟以1949~1989年《人民日报》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来梳理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后是如何在革命与传统、继承与发展中实现辩证的扬弃,巩固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并力图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当前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历史借鉴。一、虚无主义的原意、类型与表现要了解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先厘清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一个舶来品,概念模糊且衍生出各种不同类型。在《人民日报》刊发的文章中,有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法律虚无主义等种种用法,概括起来,其主要含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否定一切、消极颓废的虚无主义虚无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屠格涅夫的小说《父与子》里,小说的主人公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社会上出现的新人物——革命的平民知识分子的某些典型特征:正直、热情、鄙视反动统治阶级、否定一切旧事物,巴扎罗夫因而被称为“虚无主义者”。后来,虚无主义被引申为否定一切、消极颓废的态度。[1]这一原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被使用过。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怀疑一切、不满一切、否定一切和消极颓废的虚无主义思想成为冯雪峰、丁玲等人的主要“罪状”之一。[2]有人认为:“在鲁迅那些杂文和小说里面也还保留有进化论的残余,甚至虚无主义的色彩”[3]。1961年《人民日报》批评日本的《谢天谢地》小调,“包含着一种虚无主义、自暴自弃的情在哲学问题上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也往往被冠以虚无主义的称号。在关锋、冯友兰等论及庄老之学时都用了虚无主义一词。关锋认为庄子的相对主义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看成绝对的无条件的,“这样就走到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5]杨岭认为如果不承认“动中有静”,“那就会陷入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的泥坑”。[6]冯友兰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有”和“无”的统一,可是庄子所说的“全”不包括“有”,甚至也不包括“无”,“由这个‘全’庄子达到了彻底的虚无主义”。
[7]无视法律,否定法律的重要性,则被称之为“法律虚无主义”。1955人在介绍维辛斯基的法律思想时指出,维辛斯基针对法律虚无主义的谬论,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关于国家消亡问题的理论。[8]1957年,在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召开的座谈会上,有人对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提出批评,认为他们“忽视宪法,认为以党代政是当然的,党的命令高于法令,党员个人的言语自认是‘金科玉律’。这都是违反法制的”[9]。后来,直至“文化大革命”,鲜有人再对法律虚无主义进行批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制度和法制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1978~198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大量批驳法律虚无主义的文章。(二)以世界主义面目出现的民族虚无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在确立社会主义的国际和民族关系理念时,对民族虚无主义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主要反映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意识形态的斗争:一方面将资本主义的世界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则将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相结合。当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首先是“破”资本主义的世界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这种情况在《人民日报》上有充分体现。
1949日苏联《真理报》批判世界主义的文章,文中提出:“在这个斗争里,马列主义理论是强大的精神武器,它经常揭穿民族主义沙文主义,以及民族的虚无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10]9月,《人民日报》发文指出:“在对被压迫民族进行最残酷剥削的政策中,在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扩张主义的侵略当中,隐藏着宣扬民族虚无主义的资产阶级世界主义的泉源”。[11]1950年,《人民日报》继续批判资本主义的世界主义,指出:“世界主义的思想认为民族主义的观念是陈腐的,它提倡人们对祖国漠不关心,提倡民族虚无主义,并认为民族与国家独立的观念本身就是虚构”;[12]“民族虚无主义和世界主义是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的观念,它跟那领导着劳动大众,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和民族独立的忠实保卫者的无产阶级,是完全无关的,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13]。(三)否定民族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人民日报》对虚无主义的批驳,大部分是针对不重视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实质上批判的是民族虚无主义,涉及面很广,包括传统文学、国画、戏曲、书法、文物、中医等方面。在如何认识民族文化问题上,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强调民族文化自信、自尊。1954年,有人在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时指出:“对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持虚无主义的否定态度,这正是‘五四’以后洋场绅士的本色。
从这种反动的虚无主义的否定论出发,必然会引导到丧失民族自信心。”[14]虽然这种批判超出了学术范畴,但揭示出新中国成立后与“五四”时期对待传统的不同态度,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关系到民族自信心的实质。在对胡适、胡风等人的批判中,有人指出:“胡适是帝国主义奴化思想的传播者。他在许多文章里散布民族自卑感,散布亲美崇美思想……对于自己祖国的文化遗产,他却抱着虚无主义的否定态度”;[15]“在文艺问题上,胡适与胡风之间,有一点是完全共鸣的,这就是对于民族文艺遗产的虚无主义的态度。”[16]“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思想的批判更为猛烈。在批判“全盘西化的洋奴哲学”时,认为对“洋奴思想”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使人盲目崇拜外国资产阶级文化,对民族文化则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只有批判民族虚无主义,才能提高民族自尊心。[17]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问题上,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两种极端倾向,强调批判地继承。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成为学术界讨论的重要内容。在中共八大上,林枫强调必须利用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对民族文化遗产采取轻视甚至一概抹煞的态度是错误的。
这种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是今天在对待民族文化遗产问题上的主要偏向”。[18]还有人明确提出:“一方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一方面,也要反对封建复古主义。”[19]1956年底,《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致文化工作者》,倡导中国文化艺术工作者全力以赴,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发展民族的文化艺术,指出:“现在轻视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丰富的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倾向仍然很严重,而这种倾向是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的大敌”,并提出了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处理好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一根本问题。[20]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如何对待民族文 化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就面临的问题,对民族虚无主义的批驳也是贯穿始终的一 个议题。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热情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需要弘扬革 命的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人民的磅礴之力迅速恢复和发 展生产,巩固新生政权,实现民族振兴。虚无主义原意中的消极、颓废思想, 与新政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新家园的精神状态格格不入, 因此需要对虚无主义进行批判。 二、历史虚无主义概念的提出与演化 在学界的叙述中,往往将历史虚无主义当作新近诞生的名词。
笔者曾以中 国知网数据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提出与演化做了初步梳理,将 学术界对历史虚无主义论争分为1956~1988 年、1989~1999 年、2000 今三个阶段,并认为新世纪出现了2000 年、2005 年、2013 年至今三次高潮。 [21]但是,因关于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的很多重要文章都是在《人民日报》刊发 的,并未被中国知网收录,不利于对历史虚无主义问题进行溯源。通过对《人 民日报》的系统梳理可以发现,在对形形色色的虚无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历 史虚无主义的概念逐渐出笼,其内涵逐步接近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特定概念。 (一)历史虚无主义概念的完整提出 1958 年,关锋在讨论过去与将来的关系时指出:“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主 义者,是坚决反对工作中和科学研究中的割断历史的非历史主义和虚无主义的”。 [22]1964 年,柯庆施在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戏剧的讲话中,认为对中外文学艺术 的优秀遗产都要继承,对继承应该持有正确的态度,“我们既不是历史的虚无主 义者,也不膜拜于遗产,而是对遗产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23]。1974 批林批孔运动中历史虚无主义被完整地提出来。有人指出:“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武器,对整个民族文化遗产作历史的、阶级的分析,剔除其封建性 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既要反对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 无批判的兼收并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研究历史,要透过历史现象,总结阶级 斗争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特别要总结历史上复辟与反复辟的经验教训,帮助 我们提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自觉性”。[24]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料,这 是最早提出的完整的历史虚无主义概念。这里的“历史的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 主义”都是指对民族文化遗产否定的态度。但是历史虚无主义概念提出后,当时 并未引起重视,其他文章也未再继续使用这一词语,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在揭批和清算“四人帮”的错误时,历史虚无主义才再一次被提出,并被广泛使 (二)对否认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在批判“四人帮”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彻底扫荡论”时,有人将其定性为“形而 上学和历史虚无主义”。文章认为,“四人帮”把文化遗产一概说成是“剥削阶级政 治愿望和思想感情的反映”,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不仅一笔抹煞了优秀的人 民文化的历史进步作用,而且把剥削阶级上升时期和没落时期混淆起来,从根 本上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形 而上学和历史虚无主义”,并且指出:“这种虚无主义并不是什么新鲜玩艺儿, 外国有过,中国也有过”,“四人帮”不过拾人牙慧,用马克思主义词句略加粉饰 而已。
[25] 有人则将“四人帮”在文化领域的倒行逆施批判为“一套不折不扣的文化专制 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指出“四人帮”在“大破封资修的旧文化”、 “创造新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文化”的幌子下,割断历史,打倒一切,否定一切, 这些做法是“虚无主义态度,与马克思主义毫无共同之处”。[26] 后来,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如何认识文艺的传统、如何看待文化遗 产也成为重要的内容。茅盾指出:“文艺作品在其公之于世的历史阶段,既然发 生过巨大的教育作用,那么,作为这一历史阶段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就 有其历史价值,就会被人所欣赏喜爱,不承认这一点,那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而 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了。”[27]改革开放初期,虽然依旧带有“文化大革命”时期语 言的印迹,但是理论界已将历史虚无主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面进行学术 上的批判。 1979 月,停刊十多年的《曲艺》复刊,在第一期开设了“陈云同志谈评弹工作”栏目,刊发了《陈云同志对当前评弹工作的几点意见》、《陈云同志 给吴宗锡同志的信》等。在给吴宗锡的信中,陈云着重阐述了说新书和说传统 书的辩证关系,指出“闭目不理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书,是一种历史虚无主 义”[28]。就目前材料所见,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提到完整的历史虚无主 义概念。不过,这时候的历史虚无主义依然是针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态度而言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