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文书籍被翻译并出版,得以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人民的理解。《九世班禅传》作为一本历史人物传记,记载了藏传佛教领袖九世班禅充满波折的一生,也折射出近代中国的种种风云变幻。全书大量引用文献资料,并对正文某些地方进行了注解。这些史料引证和注解,构成脚注部分,占据了全书相当篇幅。本文细致分析了《九世班禅传》原脚注在翻译处理过程中的难点,这些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脚注风格多样,类别混杂,难以简单套用国外常用的英文著录规范;2)脚注内容复杂,多专名、信息模糊和信息错漏现象,译者稍稍大意就容易导致译文不合理;3)脚注篇幅大且相似度高,不利于图书最终排版且影响简明性。针对以上难点,笔者总结出以下对策:1)结合平行文本和脚注特殊性拟定风格指南;2)通过信息查证与解读,提升译文准确度和合理性;3)考虑简明性和出版操作性,调整脚注的最终排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是对原脚注的翻译,并非是将脚注作为一种翻译补偿手段,且探讨内容不仅限于翻译,还涉及到以出版为目的的译后编辑、排版等。笔者希望借助本文为今后遇到类似问题的译者提供一定借鉴与帮助,同时展现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彰显自身的责任感。
历史传记类图书中脚注的翻译及处理难点和对策初探
历史传记类图书中脚注的翻译及处理难点和对策初探历史传记类图书中脚注的翻译及处理难点和对策初探,历史人物传记,英译,脚注翻译,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文书籍被翻译并出版,得以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人民的理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