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9日,由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市历史学会、重庆史研究会、重庆市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会协办的“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王建朗、吴景平、朱英、陈谦平、徐勇、高士华、张生、江沛、唐凌、罗群、尚季芳、汪洪亮等专家学者、中心师生以及线上听众,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此次线上线下研讨会。
在开幕式上,潘洵教授、周勇教授先后致辞。潘洵教授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研究中心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绩,指出未来更要努力迈上新的台阶;周勇教授指出中心通过奠基、起步与成长的十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使中心在现有的良好发展态势下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开幕式由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邹芙都教授主持。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心主任周勇教授系统总结了研究中心十年来在五个方面的重大进展,即完成了一批国家社科项目,夯实拓展了学术研究基础;涌现出一批代表性学术成果,改变了大后方薄弱的学术生态;构建了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对外交流效果显著;成立了一级学科博士点,成长起一批优秀学术人才;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周勇教授最后提出,中心目前的成绩既是精彩的开局,也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未来要聚焦主流,强化协同创新模式,不仅要“干在脚下”,更要“协同天下,促进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良性发展,行稳致远。
在学术讨论环节,各专家依次发言。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吴景平教授指出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关注到大西南、大西北,涉及金融、教育等各领域,取得了许多整体性、全局性的显著成果,但在如何看待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间的关系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深化;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朱英教授从自身的学术研究专长切入,以抗战时期商人与商人团体为例,提出学术研究需要关注商人在抗战期间的多样化表现和复杂影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陈谦平教授强调抗战大后方经济及战时中外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徐勇教授指出了开放精神与大后方研究的密切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高士华研究员对抗战大后方研究中的时空问题进行了阐释,提出未来应该“走出大后方而做大后方研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将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大后方研究,阐释了中国抗战研究与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区别;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尚季芳教授提出要重视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抗战;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罗群教授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四方面阐释了边疆与内地互动视野下的西南抗战大后方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唐凌肯定了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学术力量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汪洪亮教授提出开展大后方研究时需注重重构边疆学术,提出从微观、中观、宏观视角开展研究的观点。着眼中国抗战大后方未来发展的大局,专家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富有针对性、建设性意见建议。
在会议总结阶段,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王建朗研究员向中心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认为中心取得的成果不仅推进了大后方研究,也推进了整个抗战史的研究。但同时,他也强调开展研究时在时间上要兼顾抗战时期与后抗战时代,地域上要统筹区域与整体,既聚焦国民政治又关注国共外交,全面把握变化中的有形与无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江沛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揭示了大后方研究的数据性意义,并强调要重新思考战争的双重意义,主张将大后方抗战研究与之后西南、西北地区的发展联系思考,进而深入理解大后方时期作为西部经济现代化的奠基期以及战争遗产对于西南、西北的价值等问题;研究中心刘志英教授回顾了十年来整个平台取得的良好成绩,认为前十年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各单位的协同,未来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更大的协同方能行稳致远。
本次研讨会回顾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过往成就与经验,探讨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未来方向与道路,会议的成功举办对推动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