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历史思维的方法论意义

历史思维的方法论意义

历史思维的方法论意义历史思维即思维的历史方法,这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把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和总的视野,可以为总结历史规律、理性分析

思维方式是人类特有的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思考问题的维度、看问题的总的视角或者是视野。历史思维即思维的历史方法,这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把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和总的视野,可以为总结历史规律、理性分析现实、探寻未来发展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历史思维突出了历史的生成过程,以“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的动态思维去看待历史。

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的时候,只有真正贯彻历史思维的客观要求才能正确地分析社会问题,进而得出科学的认识,指导我们的实践

历史思维是对过去的反思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反思历史,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虽已成为过去,但是它的兴衰成败都是经验的沉淀和凝聚。我们要从透析历史、反思历史、总结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更能清醒头脑、明确方向。历史真实地记录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既是对过去各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是兴衰成败的真实足迹。通过回眸历史、反思历史,对于当前时代的发展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意义。通过反思历史,我们可以用厚重的历史警示现实,从对历史趋势的把握中明确方向、指引未来。

历史思维是对现实的辩护与批判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开展双重批判。哲学的辩护本质上是一种解释的功能,是指对“存在”的正当性作出的合理化说明,给出“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正当理由,这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哲学的批判是指辩证的扬弃,只有辩证的扬弃,才是真正贯彻了历史思维的要求。没有了批判,事物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理论的批判和实践的批判,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双重维度,推动着历史的不断进步。我们要积极运用哲学的批判功能,开展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批判,这是贯彻历史思维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贯彻历史思维的哲学诉求,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批判。理论的批判就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实现理论本身的不断超越。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正是不断地进行理论批判,我们才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而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这个理论批判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践的批判,也就是人类通过改造世界的现实活动,“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的事物”,“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实践的批判是现实“物质的力量”摧毁“物质的东西”的历史过程。贯彻历史思维的要求,勇于实践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精神实质。正是通过这种实践对现实的批判过程,人类社会实现了向未来的无限敞开和不断超越。

历史思维是面向未来的创新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以创新的姿态,自觉担负起续写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历史使命,开创历史的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完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以创新的姿态,迎接历史的挑战。随着实践的发展,历史向未来敞开。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懈奋斗和创新的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创新,就没有了活力,就失去了历史机遇,也就失去了未来。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我们必须以创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续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篇章。当今世界,变革与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在面向未来发展的过程中,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力的竞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拒绝创新,都将在历史的竞争中被淘汰。(李正义)

上一篇: 分享四个读历史的思维模型,找到规律直击本质
下一篇: 探索近代史学的变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