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从《哥达纲领批判》看马克思分配公正思想

从《哥达纲领批判》看马克思分配公正思想

从《哥达纲领批判》看马克思分配公正思想万远英:马克思分配公正思想的现实意义

原始平等社会_社会平等_平等社会的好处

马克思分配公正思想的现实意义

万远英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晚年思想成熟时期的重要着作。在这部光辉文献里,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抽象的分配思想,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分配原则,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重温《哥达纲领批判》这部经典着作,对于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方式是社会分配公正的逻辑前提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哥达纲领批判》开篇,马克思就针对“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论断进行了严厉批判。马克思认为,“劳动必须同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价值,劳动力同自然力一样都通过改变一定的物质形态使其具有使用价值,从而转化为财富。”而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将生产资料和人整合起来,才能够生产出使用价值,这才是财富以及文化的真正来源。只有这时,“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社会财富的创造是有条件的,盲目评价“劳动”和“社会”是不正确的。而针对这一问题,在《德国工人党纲领》中却直接回避了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实质上,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正是由于工人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产生了异化劳动,“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

同时,马克思尖锐地指出,所谓“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公平分配”,完全是脱离社会现实和生产方式的臆想。“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公平分配”不是抽象的平等权利概念,而是建立在一定生产方式基础上,是由生产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无论在什么社会,社会分配总是“有折有扣”,只有在扣除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补偿经济消耗的储备基金以及国家管理、社会福利事业、社会保险等费用后,才能按照劳动量进行分配。“在所谓分配问题上大做文章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错误的。”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工人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被束缚在雇佣劳动关系下,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个人消费资料。要改变这种不平等分配制度,必然从改变不平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变生产方式入手。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必然选择按劳分配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理论,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分配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按照马克思设想,这一阶段,“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它以劳动为尺度公正地评判劳动价值,根据对社会的贡献、凭劳动量获取相应的报酬,而不是政治权力或社会资格。“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这消除了阶级差别和阶级剥削,否定了不平等的特权导致的不劳而获和劳而不获。

“按劳分配”相比以往社会形态是一大历史进步。但是,这个阶段的“按劳分配”存在“弊病”,这种分配默认了个人在天赋、能力等方面的“天然特权”,忽视了人们在负担系数、消费指数等方面的差别,由此造成实际享用消费资料的现实差异。但是“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按劳分配方式所体现的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弊病”,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否则,就会导致脱离生产的物质条件而陷入盲目追求理想化的绝对公平的误区。

按需分配是分配公正的真正实现

实现真正公平的分配不仅取决于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还取决于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极大增长。恩格斯曾指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社会财富匮乏的情况下,“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是围绕着分配兜圈子”,一味追求分配的绝对公平,这是庸俗的社会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做法,是有害而无益的,这只能导致“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

马克思指出,要避免“按劳分配”的弊病,让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发展,而这一切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实行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达到。“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每个人都获得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不再是异己的、同人对立的活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每个人都“各尽所能”。“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最终,需要成为分配的最终尺度,实现了生产的最终确证,实现了每个人的真正的社会平等,实现了消费资料分配的结果公正。

(作者系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上一篇: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推进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鲁应急发〔2021
下一篇: 《环境保护法》修订的几点建议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