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探索近代史学的变迁

探索近代史学的变迁

探索近代史学的变迁探索近代史学的变迁

毛主席说过: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存在一个特殊的政治背景时期,这个时期横跨两个世纪,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110年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随外来文化的涌入,不断交融、碰撞,摩擦出新的火花。

鸟瞰中国近代史学的画卷,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42年,魏源著成《海国图志》,标志着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过度。魏源年轻时广泛涉猎藏书典籍,他熟知清朝前中期的历史、掌故,为著史埋下伏笔。鸦片战争的爆发刺激了他发愤著述,短短几年间,他先后撰写了《圣武记》《海国图志》《道光洋艘征抚记》三部爱国主义史著,这三部书联系紧密,《圣武记》是第一部探索清代盛衰的史书;《道光洋艘征抚记》及时对鸦片战争的经过做了详实完整的记载;《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当时国人迫切需要知道的外国史地知识,魏源还在书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成为近代先贤学习西方先进真理的起点。

第二阶段是1902年梁启超撰写《新史学》,标志着新史学时代的来临。旧史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新史学”对旧史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其理论基础使国民意识得以进化。《新史学》提倡民族主义,虽然书中所作的设想在当时的大环境里显得还尚简单,但这部著作的影响却不可撼动——具有开辟近代史学发展新阶段的意义。

第三阶段是1929年,郭沫若著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28至1929年,大革命失败,国内进步势力遭受摧残,郭沫若流亡日本,在日本特务的监视下,他毅然完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部著作以唯物史观为武器,系统研究了中国历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文字中跳动着的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激发着那个时代的先进人士不畏革命斗争的艰辛,勇敢同唯心主义作斗争!

以上是对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趋势的简单概括,而更多丰富的史学详情,全部记录在陈其泰所著的《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一书中。

《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是一本凝聚了史学专家陈其泰先生十余年心血的著作,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论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趋势,第二部分着重阐述19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第三部分详写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最后一部分为增订篇目。陈其泰先生用严谨的科学态度,为读者呈现了近代史学发展的变迁,以史为鉴,发掘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对民族的未来抱有深情地期待!

-THE END-

上一篇: 历史思维的方法论意义
下一篇: 高三历史专题课例研究.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