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习题训练单项选择: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上,中共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而提出的相关口号是()A、经济发展B、民主健全C、科教进步D、社会和谐2、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是在()A、2002年十六大B、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C、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D、2005年2月胡锦涛重要讲话3、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B、自由人联合体C、重建个人所有制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4、相对于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而言,小康社会主要是指()A、经济上的目标B、生活上的目标C、整体性目标D、政治上的目标5、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大战略举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A、1000美元B、2000美元C、3000美元D、1000-3000美元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A、经济基础B政治基础C、阶级基础D、社会基础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A、民主法治B、自由民主C、公平正义D、社会稳定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A、安定有序B、社会安定C、发展有序D、秩序良好9、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A、具体内容B、方针政策C、指导思想D、行动纲领10、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本质都是()A、公平和正义B、以人为本C、协调发展D、和谐二、多项选择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的内涵特征或基本思路中,社会公平正义极为重要,它是()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B、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义D、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2、根据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我国经济社会在现代化起飞的新阶段也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这两种可能性是()A、继续持续稳定发展B、经济徘徊不前甚至倒退和社会动荡不安C、比较稳定、一帆风顺地前进D、进一步发展比较困难并且陷入社会动荡3、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A、社会各阶级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从而凸显不公B、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得到的补偿不对等C、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D、经济社会体制整体转型与经济社会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三个重叠”4、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实现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飞跃。这“四位一体”是指()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文化建设C、和谐社会建设D、国防建设、党的建设5、根据2002年2月胡锦涛重要讲话的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C、自由幸福、互助合作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主要是指()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B、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发展C、在新世纪新阶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D、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重要保证7、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就是()A、社会主义民主等到充分发扬B、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C、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D、政治参与得到进一步扩大8、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A、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B、人民内部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C、弱势群众的基本利益得到切实保障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9、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诚信友爱就是()A、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B、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C、全社会形成普遍的团结认同D、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10、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充满活力就是()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C、创造成果得到肯定D、创造才能得到发挥11、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安定有序就是()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B、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C、人民群众安居乐业D、社会保持安定团结12、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命健康D、生态良好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其中主要是指()A、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法律保障C、发展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D、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为以上“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14、胡锦涛指出:和谐社会建设关键在于提高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主要是指提高我们党()A、激发社会创造活力而又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B、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C、开展群众工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D、处理突发事件进行危机管理的本领15、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历史上对我国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出的重要思想,提出要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格局是()A、党委领导B、政府负责C、社会协同D、公众参与16、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关键是()A、健全社会组织机制B、完善社会管理体制C、加强社会基层单位D、健全社区组织生活三、辨析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一个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四、论述分析:材料分析1:考试不诚信,高考难录取。教育部前不久宣布,以参加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为主要内容的 “ 考试诚信档案 ” ,从今年起将记入高考考生电子档案并提供给有关高校,作为高校是否录取考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考生进行必要、善意的诚信考核,这种做法值得称道。 教育产品最终要输向社会,高考作为精英人才选拔,如果这些未来公民屡屡在最起码的诚信道德方面都不及格,这不但是教育的失败,更会增加诸多社会灾难和不安定因素,因此,注重诚信等品德考核应是一种教育必然。道德考核是自古以来的教育追求。高考将诚信记录作为是否录取的重要依据,让学生在不同的 “ 诚信分值 ” 面前得到不同的评判结果,这种权威性、关键性评价能督促学生提高道德意识,向上向善,慎独养德。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共识,而要想具有良性精神生态和愉悦指数,就要注重 “ 精神美容整容 ” 、 “ 精神桑拿浴 ” ,摒弃污浊、低劣、低级趣味,崇尚高尚、诚信、温文尔雅。在干部考考评、公民个人年终考评,乃至各种就业机会的考评中,人们都很讲究德能绩勤,注重诚信做人,所以,教育部强调诚信,也是与社会规则的认同、接轨,优化德育教育,优化德育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相吻合的。
注重诚信等道德考核还是一种世界教育趋势。道德考核已成为很多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生录取的共同要求,比如在美国,虽然其主流社会道德观与我们有差异,但他们的 “ 实践成绩 ” 、 “ 社区服务成绩 ” 等都有个人道德素质和人格评介成绩,促进学生道德自律。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措施有涉嫌侵犯学生人权的嫌疑。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学生是应有自己的权益,但这种权益是建立在社会道德规则基础上的,个性的下位规则应该服从社会道德的上位规则,过分强调个性权益,那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和私欲膨胀,甚至会导致礼乐崩坏,人性恶化,行之不远,社会上,有些人将诚信视为笑谈就是证明。 一个良性和谐的社会应该使道德高尚者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较高回报率,因此,基于这种社会基础,弘扬善良美德,不仅仅是对传统美德的呼唤,更是社会大教育的终极目的:注重每位公民心理的健康与心态的和谐,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摘自《光明网》) 案例讨论 ( 1 )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有: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 最近目的和利益 ” ,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 未来 ” 利益。 ( 2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