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总结10个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和文化特征

总结10个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和文化特征

总结10个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和文化特征总结10个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和文化特征

有人说中华民族有一些“劣根性”,比如愚昧,比如自私,比如中庸。这本书从中国乡村的文化和社会学的角度透彻且客观地分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从农耕文明的气候地理条件,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都对乡土社会的塑造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一. 乡土本色为什么说乡下人土气?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是乡下人的命根。乡土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人和空间的关系:不流动】究其地理根源,农耕文明,它与农业或工业不同,直接取资于土地,流动性低。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游牧的人可以逐水槽而居,飘忽无定;工业的人可以则地而居,迁移无碍。流动性低是相对性的。人口在增加,过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另辟新地,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孤立和隔膜。】其次,乡土社会有着地方性的特点。中国乡村社会的单位是村落,孤立隔膜是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所以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对比,“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个人不知道个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爬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吗?”二. 文字下乡城里人认为乡下人是“愚”的,或者说因为不识字被称之为“文盲”。为什么乡下人不识字,甚至说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

【空间上的阻隔】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任何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如果有人在你门上敲着门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这是说你得用声气辨人。"“在面对面的社群“里,没有空间的阻隔,你甚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对文字的需要自然更是降低了。“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传达情意的作用。"“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总结来说,沟通方式的排序:无言胜似有言 > 特殊语言 > 语言 > 文字所以,越是面对面的熟人社会,越倾向于使用排在前序的沟通工具,所以对文字的需求便降低了。

【时间上的阻隔】

个人的今昔之隔:

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人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习惯。记忆都是多余的。所以对文字的需求又降低了。

社会的世代之隔:

在同一个熟悉的地方长大,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只要通过不断口口相传即可。

三. 差序格局、道德、家族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时”私“,"各人自扫门前雪“,这是为什么呢?

1. 看中外社会组织结构的差别:

2. 看中外对待不同组织的态度差别:

3. 在两种格局中不同的社会道德:

4. 不同格局中的家庭/家族结构:

四. 男女有别西洋的两种文化模式:

阿波罗式的: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乡土社会】浮士德式的:把冲突堪称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现代社会】

浮士德式的两性关系中,感情的激动是生命的主脉。男女的共同生活,两者身上的不同成为了阻碍和冲突,克服冲突产生了创造力和生命力。而恋爱就是一场探险,恋爱需要男女不断地推陈出新,克服阻碍,要的就是这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在乡土社会,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男女之间必须有一种安排,让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阿波罗式的文化正是让乡土中国社会的人以克己来迁就外界,改变自己去适应外在的秩序。

五. 礼治秩序和无讼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不需要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人服礼是主动的。”“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力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在乡间推广司法制度时,不能单纯地只讲制度,更要从乡村人民地思想观念入手,否则破坏了原有的礼制秩序,又无法有效建立法制社会。

六. 无为政治【横暴权力】:压迫性质地,有上下之别的。在上的是握有权力的,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发号施令。【同意权力】:以社会分工合作为基础,分工提高了效率,利于自己也利于别人。这样发生了权利和义务,干涉别人是权利,接受别人干涉则是义务。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甲团体想要统治以团体,主要的目的就是谋得经济利益。这里有一个前提,乙团体的生产量必须超过它的消费量,否则是没资格做奴隶的。当土地过于贫乏时,农业民族在斗争中,常常选择把土著赶走而占据他们的土地来自己耕种,而不是选择奴役他人。这种选择更倾向于创造同意权力而非横暴权力。但并不是说乡土社会不会产生横暴权力。皇帝使用横暴权力开疆辟土、筑城修河,当农业经济承受不住皇权的压迫时,农民揭竿起义,创造新的横暴权力。此时人民死亡遍地,人口少了,开始休养生息。逐渐皇权积累了力量,刺激皇权的雄图大略,开始周而复始。而养民的这个过程,就是无为政治。其次,在皇城里是横暴权力,在乡间可以同时存在着同意权力。乡土社会是个小农经济,大体上每个农家是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总的来说,乡土社会里的权力结构,虽然名义上说是专制独裁,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无为的。

七. 长老统治除了【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以外,还有一种教化性的权力,【长老权力】,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这种权力既不是发生于社会冲突,也不是发生于社会合作。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可以用一套传统的规矩来教化,并不太需要法律。苛政猛于虎,是横暴政权为政以德,是教化性的,是爸爸式权力。"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最为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 所以会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八. 血缘和地缘在缺乏变动的乡土社会,社会权利由血缘来决定。血缘决定了长幼之间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有强制的权力。权利和义务是由学院的亲属关系来决定的。【血缘】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传统社会,地缘是血缘的投影,因为大家都生于斯长于斯。在血缘社会里,交往中是不需要算的太清楚的,这叫”人情“。但当社会生活越来越发达,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繁重,此时单靠人情就不能维系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了。这个时候多了一些需要”当场清算“的场景。这就是”经济“,或者是”商业“。【地缘】最早的商业通常是在生活在社群边缘的外人,不用讲太多人情。所以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这就是所谓地缘。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九. 名实的分离除了【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长老权力】以外,还有一种权利叫【时势权力】。时势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不是建立在剥削关系上,不是由社会授权的,也不是根据传统的,而是“时势造英雄”。通常发生在初民社会中。例如苏联,因为与沙皇的独裁不同,它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时势权力。这种权力最不发生于实在安定的社会中。乡土社会比较安定,是个缺少领袖和英雄的社会。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阶层如果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带来的混乱,从而避免新的流血革命或是横暴证券。英国是个很好的例子。在中国的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有一种“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而可以注入变动的内容。“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在缓慢变化的社会下,发生长老权力。而如果社会加速变动,这时就出现了注释歪曲原意、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都趋于分离了。

十. 从欲望到需要欲望:乡土社会,是自觉地,直接决定我们行为的,是生物基础的特性。例如为了种族延续,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有五味之好。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不必计划。需要:现代社会,可计划的。人根据需要去做计划。是理性地依据已经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行为,也可以说是科学的。“人类先有行为,后有思想”。这里的行为是欲望,思想则是需要。我的理解是,欲望是自然而然地由生物的本能驱动的,这种驱动人和动物无异。而需要是理性的,是根据科学做出的判断和计划,是人类独有的。

上一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策划方案
下一篇: 何谓社会机制.docx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