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何谓社会机制.docx

何谓社会机制.docx

何谓社会机制.docx科学技术哲学研究V01.29No.12012TechnologyFeb.,2012何谓社会机制?(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V01.29No.12012TechnologyFeb.,2012何谓社会机制?(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美国纽约10027)摘要:对社会机制的研究是社会科学哲学近十年来最为显著的成果之一,但究竟何谓社会机制,学术界对此远未达成一致,相互冲突的观点甚至屡有出现。通过对多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机帝的五项基本特征:社会机制是一种解释手段;社会机制是一种因果机制;社会机制与因果律相对立;社会机制具有不同的层次;社会机制具有时序性。关键词:社会机制;社会科学;哲学;解释;因果关系中图分类号:N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062(2012)0l一0014—07在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中,社会科学哲学可靠的知识来源。本体论的考察对象是实在(real—已成为一个重要分支,并达成一项共识:作为一种元ity)的性质与本体的基本范畴。在社会科学中,本理论探究,社会科学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体论主要体现为研究单位的选择,我们可以区分为哲学思考。当然,这种思考与反省在实际研究中表个人、整体、形势与关系。以个人为研究对象的本体现形式不一,但占据核心地位的议题是:某种理论或选择常被称为方法论个体主义,主张最终作出选择方法能否较好地解释社会现象?这种判断的逻辑基并采取行动的是个人,而社会现象以及一切所谓础是什么?近十年来,社会机制(socialmechanisms)“整体”或“结构”都只不过是个体的累加,从而正确理路异军突起,并对这两个问题作出了系统的回答。

的研究方法是将研究单位层层化约至个人,以个体本文旨在通过对多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的梳理,归纳来解释整体现象。新古典经济学以及社会科学中的出社会机制的基本特征。理性选择理论多持这种取向。以整体为对象的本体选择认为不同层次的社会结构或现象有其自身的行社会机制是一种解释手段动逻辑,而这种逻辑往往能够自我维系、自我解释。尽管不乏其他任务,如观察、描述、理解、阐释、政治学中对政治文化的研究悼。以及亨廷顿(Samuel建言等,社会科学的首要任务是解释社会现象。Huntington)的“文明冲突论”川代表了这种取向。解释由认识论(epistemology)和本体论(ontology)构以形势为对象的本体选择认为,只有事件或互动所成。认识论主要关注知识的来源与形构。在社会科发生的形势、情形或个人意识才是真正稳定的研究学中,认识论的重要性在于客观事实与研究者主观单位。主流心理学、社会学中的象征互动论(sym—感受之间的平衡。我们不难发现两种极端倾向:归bolicinteraetionalism)以及受现象学(phenomenolo纳主义(inductivism)与主观主义(subfeefivism)科)与实用主义(pragmatism)哲学影响的社会科学者否认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的可能,主张唯一可靠研究持这种观点。

H1以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本体选择的知识来源是可观察的事实;后者颇为类似王守仁把目光转向个人与群体所占据的社会位置以及不同的“心即理也”或贝克莱(GeorgeBerkeley)的“存在位置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可以看做这种取向即为被感知”,认为个人感受和意识是一个人唯一的典型代表。【收稿日期】201l—03—22【作者简介】李钧鹏(1978一),男,安徽合肥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14万方数据作为一种解释手段,社会机制试图综摄上述认成为例,不同的研究单位可以提供不同的创见。方识论与本体论的优势,而避免滑向任何一个极端。法论个人主义考察个人意识的形成如何受到对个人在认识论上,社会机制发掘社会现象背后可以验证效用最大化追求的驱动和制约,并将这一形成过程的事实,并构建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认识到一个事视为策略性选择。整体主义挖掘一个社会独特的历实或结构并不足以引致相应的社会现象,主体施为史、文化背景对知识分子个人意识的影响。以形势(agency)背后的认知与动机必须得到分析。以抗争为研究单位,我们可以分析知识分子的自我概念如政治(contentiouspolitics)研究为例,1970年代以降,何受到不同事件的驱动,以及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过政治过程理论一直占据主流地位。

在这种理论看程对个人观点的塑造。对关系的考察可以帮助我们来,对自身状况的不满与悲愤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理解阶级关系或社会网络在知识分子意识形成过程象、结构或个人的憎恶感普遍存在,但人们并不频频中的角色。社会机制视角认识到,上述视角都具有诉诸抗争行动,从而,集体政治行动的最重要诱因是其独有的解释力,但其本身都无法提供全面的图景,政治机会。具体而言,抗争政治的动员或升级取决而在解释社会现象时,我们必须对假定的研究对象于以下先决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第一,抗争群体具有与研究单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如梯利(Charles一定的渠道以接近政治权威;第二,抗争群体受到某Tilly)所说:“社会分析者经常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原些政治权威的同情,甚至支持;第三,政治权威对抗因在于:他们往往对社会系统这样的基本实体作出争群体的镇压倾向或行动正在减弱;第四,政治权威假定,而没有对这些实体本身进行探究。”【7J5。6处于分裂状态;第五,国际或国内的政治气候足够成展示了社会机制视角对知识分子意识形成的解释。熟。政治过程理论引领了诸多社会科学家寻找抗争从社会机制的角度出发,我们就能对知识分子的意政治产生、成功或失败背后的结构性因素。

【51然而,识形成作从宏观结构到微观互动的多层次系统90年代以来,这种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解释。知识轨迹其一,对政治机会的列举只是一种事后的倒推,其隐含逻辑是,抗争政治之所以爆发或成功,原因在于适自我概念宜的政治机会,而其原因与后果实际上是同一回事,从而具有循环论证或套套逻辑的嫌疑;其二,对政治机会的定义集中于客观结构,但抗争政治的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未必能意识到这些机会的存在,或者,参与者意识到机会的存在,但这可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错误意识,从而,真正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抗争政治参与者的主观意识与觉察,而不是客观的结构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成因素。例如,科兹曼(CharlesKurzman)对1979二社会机制是一种因果机制朗革命的研究阐明,伊朗革命之前的客观政治机会并不成熟,但参与者的主观认识有异,坚持发动革命尽管存在不同意见,大部分社会科学哲学家都且最终取得了成功。【6社会机制视角力图调和客观赞同,作为解释手段,社会机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与主观因素之间的关系,拒绝只有政治机会才是可立因果联系。当然,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靠的知识来源以及抗争政治的动员完全取决于参与果联系的建立并不如表面上那么容易。

例者主观感受这两种极端观点,而试图理解(1)政治计分析中,社会科学家常常避免因果性语言,而停留机会在什么状况下会转化为主观认知;(2)这种主在对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度的分析。另观认知反过来对政治机会有什么作用;(3)在什么会现象的解释并不只是寻求它所发 生的原因。一个 状况下主观认知会转化为抗争政治行动;以及(4) 男孩在母亲面前打碎了一个茶 杯,他急忙“解释” 政治机会在什么情况下导致抗争政治的成功,什么 道:“我不是故意的!”这显然不是社会科学的理路。 时候又引向失败。 梯利将解释分为四种:惯例、故事、准则与技术性解 在本体论上,社会机制主张,个人、整体、形势与 释。【81 准则是普遍接受的,基于妥切性而非因果充 系各有其优势,不将任何单元置于优先地位,而是分性的解释。对打碎茶杯的上述解释就是一种惯 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进行综合。以知识分子意识形 例。而当一个人上班迟到时,他可能会说:“今天地 15 万方数据 号线不知为什么不在我家那一站停。我只有先的下降”。这种问题实际上假定了一个比较对象 反方向坐3站,再折回来。地铁开了一半,我忽然发 (“科学和工业革命在近代西方发生”或“西欧的信 现文件忘带了 这样来回路上多折腾了一个多小 教者比率有显著的下降”)或正向的决策制定(“大 时。

”这种理由是通过故事来建立因果联系。准则 部分美国人仍然每周固定去教堂礼拜”或“大部分 通过程序上的律法或准则来解释某种行为或现象。 美国人仍然自我认同为信教者”),从而可以相应地 例如,一个公司对开除某女性员工的解释是其穿超 归于上述类别之中。 短裙上班,而这违反了公司 章程第5 会科学诉求的则是技术性解释,它要求特定的知识三社会机制对应于涵盖律 与权威。 亨普尔(carl Hempel)与奥本海姆(Paul Oppen 表1四种解释形式 heim)提出,解释的目的在于提供涵盖律(covering 通用专业 law)。【91 这种涵盖律模式主张,社会科学中的解释是 惯用语惯例 准则 一种包含前提和结论的演绎形式: 因果解释故事 技术性解释 Cl'C2, Ck Ll,L2, 释、语义解释与因果解释。实用解释是使得研究者作为“解释项”,c.,C:, 或他人能够介入某一现象的解释。例如,在公共卫事实的前提性陈述,又称“初始状况”。L。,L2, 生研究中,研究者试图解释白闭症,而一旦找到了这是涵盖律,这里涵盖律可以只有一项,也可能是一个 种解释,就意味着研究者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系列。

E 是被解释的结论性事件或事实,或称“被 这种解释在自然科学中颇为常见,但在社会科学中释项”,它是前提项的逻辑后果。涵盖律的最简单 属于少数。语义解释意味着研究者对社会现象的归 的例子是以下三段论: 纳与推理已经达到了其解释 力的边界,即这种解释 如果 涵盖律)已经处于不 言自明的状态,无须再对解释本身加以 a(解释项) 解释。例如,大多数经济学家假定入追求自利的天 b(被解释项) 性,从而,“为什 么某个人遗落在大街上的一百元钱 一个更为复杂的涵盖律模式是概率解释 (prob. 在十分钟内不翼而飞”这个问题就可以以人的自利 abilistic explanation)。在这种解释模式中,涵盖 性加以解释,而无须进一步阐明。因果解释试图发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普遍性,其强度决定了解释力 掘某个社会现象背后的逻辑结构,从而具有知识累 的强度。我们同样可以用三段论加以表述: 如果a,b的概率很高(涵盖律) 除了极少数例外,大部分因果解释以一个(或 a(解释项) 一串)先发生的事

上一篇: 总结10个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和文化特征
下一篇: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易错易混点辨析及深化拓展和整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