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之后,“乡村振兴”成为热词,各地已经出台或正在制定地方乡村振兴规划,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关注乡村发展。然而,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对乡村有正确客观的认识,才能对症下药。不了解乡村的基本情况妄谈振兴,是盲人摸象,是脱离实际的幻想。
现在网上有很多反映乡村凋敝的文章,比如空心村、老龄化、留守儿童等问题。陈丹青曾说:“现在的乡村就是一大堆没有尊严、没有土地的人,完全被抛弃的人,贱民,然后变成流民。实在压榨得太厉害了,就免税,稍微喘口气。当然,现在很多农村富了,但这个富背后的代价是乡村的沦亡。”
虽然这些文章和观点反映了一些真实的情况,但一个个具体的故事具有特殊性,不一定有普遍性。我国有3万多个乡镇、60万个村民委员会、317万个自然村,每个村情况各不相同,凋敝破败的有,繁荣整洁的肯定也有,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要对乡村的基本现状有一个客观冷静的认识。
比如留守儿童问题,很多文章援引妇联的数据,是5800多万,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数据。但去年调整了统计口径,这个数据变成了902万。妇联统计是按照“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父母有一方外出”的标准,去年的重新统计是按照“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父母均外出”的标准,这样就出现了数字上的巨大差别。按道理讲,后者的标准更合理科学一些,但读者更倾向于相信骇人听闻的数字。
再比如空心村问题,最近国家电网做了一个统计,从每户电表数据来看,一年一户用电量不超过20度认为是“空置房”。算下来,2017年,大中城市房屋空置率是11.9%,小城市房屋空置率13.9%,农村房屋空置率14%。除去城市中炒房的因素,农村房屋的空置率比城市也没有多太多,可为什么这个问题被暴露得这么突出?这很可能是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既有荒无人烟的乡村,也有阡陌交错、鸡犬相闻的乡村,这样就是空心村个例很突出,可平均下来数据又还好。
根据上述两个例子,我们就发现认识乡村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有一个全局意识,既看到突出的个例,也不能以偏概全,客观冷静地分析和解决乡村问题。
01
“乡村病”的病因是什么?
笔者个人认为是因为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解体了,而新型的乡村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古代,乡村治理叫“吏治不下乡”,官吏不管农村的社会治理,而是依赖宗法制的宗族治理,由当地的乡绅大族来管理乡村,舆论、道德的制约甚至严于法律,这种治理方式一直延续到土地改革。
土改打倒原本是“宗法领袖”的地主富农后,农村治理方式改成了政社合一的行政化管理,改革开放后又变成村民自治,在这过程中,如果集体观念淡漠、公民观念淡漠、村民又不太懂法,就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
乡村很多地方偏远,处在管理的最末端,而且很多人有复杂的亲属血缘关系,所以社会问题更严重,更容易被掩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骇人听闻的村民多人性侵留守儿童的新闻,还有贫困农妇喝农药自杀等人间惨剧。
在过去,乡村有乡党,有乡绅,有乡民自己的组织。在现在,人丁兴旺的村,也有强有力的村集体,有和谐团结的村民关系。在乡村社会结构没有解体的村子里,奸淫偷盗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无论村内村外人,谁都不会愚蠢到在遍地都是认识人的眼光下作案,去侵犯妇女儿童,作奸犯科是对整个村权威的挑衅,罪犯肯定会被迅速绳之以法并被众人唾弃。
相应的,这样有完整的社会结构的乡村,在乡村固有的熟人亲情网络下,教育和医疗也不会成为问题。十里八村总会有熟识信得过的医生,也没有现在所谓的医患矛盾。教育方面,纵观整个中国两千年的文化,一直到民国,甚至到五六十年代,最好的苗子是从乡村出来的。
胡适、鲁迅、陈寅恪……这些民国大家都是读乡塾出来的,五四运动的很多精英也是从乡村走出来的。我们并不是缅怀土豪乡绅主持下的乡村治理,而是我们的确需要反思,为什么当时乡塾的教育,比现在的贵族学校还厉害?为什么现在每年的高考状元,绝大部分都是城市里的,从乡村出来的已经微乎其微了?
其根本原因是过去乡村社会结构是完满自足的,医生不用跑去大城市从业,守着自己的桑梓家园,也可以过得好日子,所以村民们自然有医生可看。私塾先生也一样,无论举人还是读书人,他们可以悠闲地过着耕读生活,用自己的学识泽披一代又一代家乡的幼童。有首流行歌曲的叫《从前慢》,那时交通不发达,所以每个穷乡僻壤都是一个自治的小社会,除了进京赶考,其他事情这个小社会都包了。
而现在多数的乡村社会结构解体了,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被压榨剥削了,变得贫困落后没有尊严感,所有生活乐趣和活着的价值在乡村都没有了,但凡有些能力和本事的人,全部选择从乡村逃离。乡村里没有了医生、老师和就业机会,所有乡下人要治病、要求学、要有出息,只能背井离乡,跋山涉水到外面去。
02
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的社会结构正处于深刻的转型中,治理好乡村不能单靠个人的才华和英雄主义,还是要靠制度、靠组织、靠党的领导。要发展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把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乡村的精神面貌。
十九大报告针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清晰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团审议,对“乡村振兴”战略讲了五个振兴,这是很明晰的方法论:产业要振兴、人才要振兴,文化要振兴、生态环境要振兴、组织要振兴。
产业振兴首先就要有人才。要寻找培育一批真正把农村农民农业当作自己事业干又热爱家乡的致富带头人,给他们优厚的扶持政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就是能不能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如果把农业产业做好,收入比进城务工还要高,农村是有吸引力的。
人才振兴,才能发展产业,产业振兴也要可持续发展,不能污染生态环境,所以生态环境也要振兴。在有资源条件的乡村,旅游产业就是最优选,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既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同时还能在开发中保护环境,保持住绿色乡村的底色。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的振兴,这是一个前提。乡村的凋敝很多时候并不是砖瓦破败,而是精神境界上垮掉了。曾几何时,我们看到救灾的队伍到乡村,物资堆积成山,却有人私屯开小卖铺,有人因为一包方便面大打出手……我们也看到建设美丽新农村,房子是翻修新了,可是邻里间相互帮忙的场景不见了,用工盖房全要出钱雇人。
为什么物资丰富了,各种援助输送进乡村了,精神面貌反而坏掉了。民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大量资源涌入乡村的同时,最最需要注意的是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前有宗族大家长主持,现在则需要我们强有力的村集体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健康向上的道德新风尚迎接新农村的建设,千万不能让钱和资源把乡村污染成为修罗场,这又急迫地需要乡村的组织振兴去治理和主持乡村的建设。
组织振兴,不能讲空话大话,要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核心是构建新型健康的乡村社会结构。现在很多村庄自治,老百姓没有热情,不想参与。什么原因?村委会只管将上级派发的工作任务落实下去,而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事情又不考虑。
给村民开会商量的都是国家大事、填各种各样的检查表格和宣读红头文件,村里的路坏了修不修、河水污染了治不治,到处是垃圾怎么办,却不研究,那村民自然没有热情。要引导村民多研究自己的事,尤其是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事,民主建言献策,大家就会有参与的热情。
03
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
乡村振兴和发展城镇化并不矛盾,乡村发展和城市发展不能对立起来,城市和乡村必然是命运共同体。城市集聚人口、财富、技术,带动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发展;农村是生态屏障,为居民提供农产品,传承国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城乡两种功能缺一不可。
以往有观念认为,推进城镇化就可以解决三农问题,农民都进城了,就不存在三农问题了。这个想法是片面的。欧洲很多经历过工业革命、较早实现代化的国家,也一度出现农村衰败现象,后来意识到城市和乡村间的功能是互补而不是替代,又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和发展。中国作为有6亿农村人口的大国,也必须基于这样的现实和规律来考虑。
像日本、意大利、法国、瑞士的小镇和乡村,田园牧歌的生活都还存在,小镇上的文化生活非常丰富,钟声一直在响,圣歌一直在唱。很多人在城里工作,周末回到乡村,这种流动是双向的。二战和工业化也曾经一度摧毁污染过这些村庄,可战争和工业革命只摧毁了乡村的建筑和环境,没有摧毁乡村的社会结构,通过有效治理,乡村就依然能繁荣。
反观中国,我们也亟待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社会结构,用社会主义价值观代替封建旧道德,用党组织为核心的村集体代替宗族治理乡村,全面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
王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