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们需要调节心态

“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们需要调节心态

“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们需要调节心态“双减”政策实施已有一个学期,如果说上学期间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假期,这个主阵地就自然地转移到家庭。作为改革后的第一个寒假,这个假期有着独特的意义。

“双减”政策实施已有一个学期,如果说上学期间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假期,这个主阵地就自然地转移到家庭。作为改革后的第一个寒假,这个假期有着独特的意义。家长如何在“双减”中重新认识自己的责任,陪伴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一起来看这些建议——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孩子们的校内作业和校外学科培训减少了,课外自主支配的时间多了。很多家长松了一口气,因为不需要被他人“内卷”了,从经济和精神上都可以解放一些。也有些家长反而更焦虑了,担心作业减少了孩子会不会懈怠,又担心管多了会引发更多的亲子矛盾。这些过于焦虑的家长,可能没有明白“双减”的实质,表面上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实质是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减的是压力而不是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不仅是教育者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家长要深思的问题。家庭教育的成功,真的不是孩子成绩有多好、地位有多高、家业有多大等外在因素,而是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我管理、适应环境、承担责任,当然,这更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这既是“双减”的目的,更是家长送给孩子受益一生的最有价值的礼物。

社会心态有几种_心态社会语录_社会心态

一、鼓励交往,

提高孩子归属

每个人都有归属的需要,孩子需要被人们所接纳,早年归属他所在的家庭。一个人童年早期能够形成安全的母婴依恋关系,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上学以后,孩子要归属班级和同伴群。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满足孩子的归属需求,还提升抗挫折的能力,使孩子更健康和积极,更敢于迎接挑战,也更加热爱生活。

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发布《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报告以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经济体和5个国际组织的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为分析对象。结果显示,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七大素养第一位就是:沟通与合作。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幸福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世界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证明,人生幸福的关键是爱、温暖和亲密关系。

一个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在面对挫折时,他可能会选择拿自己开个玩笑,和朋友一起运动流汗宣泄,接受家人的抚慰和鼓励,这些“应对方式”能帮一个人迅速进入健康振奋的良性循环。反之,一个没有社会支持的人,遇到挫折时往往得不到援手、需要独自疗伤。

家长在与孩子平等沟通的同时,更要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学会表达、倾听和共情。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价值感、效能感、意义感,提高自己的积极情绪。

二、理解信任,

培养孩子自我效能感

面对“双减”后的孩子,有些家长很焦虑,担心孩子不会自主管理时间、贪玩、学习不好影响将来、玩手机或看电视会上瘾等,这让父母忧心忡忡。于是,反复提醒、多次嘱咐、不停唠叨,恨不得能够像一台直升机一样,时刻盘旋在孩子上方,观察、监督、指导,对孩子全方位把控。家长身心疲惫,孩子满腹牢骚。家长诸多的担心背后,表面上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实则是家长对孩子的不放心、不信任。

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活动,使孩子充分感到自己是家庭、群体中的一分子,并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首先,可以在一些小事上给孩子作决定的自由,然后再将他可能决定的事情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增加,家长可以让他完成更难的任务,从而使孩子有完成任务的自我效能感。孩子一旦觉得自己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内化“我是一个有能力的、值得信任的人”的信念。这个信念会推动他努力成为这样的人,更加自信和自律。当然,给孩子空间,不等于当孩子面对挫折、冲突和痛苦时,父母不闻不问。这时父母要及时站在孩子身边,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帮孩子度过难关。

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才有直面挑战、管理自我、承担责任的勇气。无疑,这才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适当放手,

给孩子历练的成功感

“双减”以后,孩子有更多自主选择、自己支配的时间,这就更需要孩子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现代社会变化加快,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更需要孩子有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决策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不会凭空产生,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强化和培养的。因为只有尝试,才有可能成功。而尝试,就避免不了犯错。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好心做的事情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比如,孩子第一回做菜,可能不好吃,家长也要积极鼓励,肯定其努力,让他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下一次才会接着做。否则,一通打击,他可能就不会再走进厨房了。家长要鼓励积极方面,而不能求全责备,把积极的小火苗浇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父母要学会适度放手、优雅地退出,才能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灵活性,磨练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具有更多的应对不确定性和挑战的能力。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心理上盼望独立,但又很想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父母应看到孩子的成长,保持“时进时退”的关系,需要的时候我在,不需要的时候远远关注。那些以不放心为理由的过度干预和控制,实质上是家长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接受一个成长中孩子的不完美,剥夺孩子自主成长、锻炼提高、自我负责的机会,实质上就是在阻碍孩子的成长。让孩子逐步拥有独立面对挑战的能力,才是最真挚、温暖和智慧的爱。没有界限的爱本身就是套在孩子身上的枷锁,总有一天让孩子喘不过气来。

四、管理情绪,

给孩子足够安全感

父母情绪稳定,家庭和谐,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无论是否“双减”,都是孩子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的来源,更是他们人格健全、适应良好、生活幸福的基础。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还不成熟,父母就是他的世界,就是从父母的眼中看见自己的样子。如果父母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些过于极端的反应,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很可能会形成一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甚至会发展为人格障碍。即使不是巨大的创伤经历,父母经常因为工作压力、夫妻关系、家庭纠纷,或者因为觉得孩子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等原因,导致自己情绪失控。其实这都是父母把自己的压力、无助和愤怒转嫁给孩子,使其成为父母情绪的替罪羊和情绪垃圾收容站。这些创伤的经历会影响孩子心理功能的形成,缺少安全感和价值感,不敢有自己的主张,战战兢兢,总担心自己被别人抛弃,总担心自己犯错误,不敢建立亲密关系。

当然,控制情绪不代表没有情绪。当情绪发生的时候,父母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调节情绪,而不能成为情绪的奴隶。比如,自我提醒,借助内心语言提醒自己,如“冲动是魔鬼”“要冷静”“发火不解决问题”等。还有将激情爆发的时间延迟,如在想发火之前,先做腹式呼吸数次,激情就会平息很多。还可以通过倾诉、运动、认知调节、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让自己的情绪在可控的范围内,而不能够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家庭中最弱、最没有反抗力的孩子身上。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父母的必修课,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五、忠言顺耳,

减少教育的抵触感

常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做了多年的心理教师,接触了很多来咨询的学生,我对这句话有了不同的理解。家长望子成龙,但一片好意可能因为方式不当或说法欠佳,反倒给孩子造成了压力,伤害了自尊,进而影响亲子关系,产生抵触情绪,教育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得到鼓励赏识的愿望。那些表面不在乎的孩子,大多数是因为已经无法从与父母的互动中得到成就感,无法得到成功的体验,表面的不在乎掩盖的是对自尊无奈的维护,既然我“不在乎”,得不到认可也就不伤心了。

愉快的体验可以增加行为的频率,也是很多兴趣形成的原因。在家长对孩子批评不起作用的时候,可以采取正向强化,把原来关注负向行为的话转变为关注正向行为的话,把原来对问题的指责、抱怨变成对美好行为的一种肯定和期待,表扬那些我们希望他出现的行为。得到表扬,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孩子就愿意做这件事,随着孩子正向行为的不断增多,他的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就会不断提升。一旦个人内心向上、向善的力量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一定的蝴蝶效应,好的行为不断发生,不好的行为不断减少。

家长在对学生无私付出、高度负责的同时,还必须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逆耳的忠言转变成积极的期望和信任,不仅可以避免亲子冲突,还能营造温馨和谐的心理相容、心灵相通的亲子关系,这样的教育效果才积极有效。

六、合理期望,

避免产生过多挫败感

爱孩子需要恰如其分,期望也有尺度和分寸。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特别是“双减”以后,看见孩子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就着急,总感觉心里没底,看见孩子玩手机或看电视时,心里就压不住想发火,总希望孩子能够马上就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此,很少或几乎不表扬、肯定孩子,有时即使知道孩子确实做得很不错,他们也担心表扬会让孩子骄傲,因而会表现出对孩子的不满意,甚至是打击和贬低。父母希望通过自己严厉的教育能够激励孩子更好地发展,这是对孩子的高期待和低信任,是功利化和短视化的表现。

孩子一旦内化了父母对他的贬低和苛责,他就会认为自己就是父母评价那样的不好、不努力、不懂事、拖延,这样的孩子会谨小慎微,缺乏安全感、低自尊、低价值感。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也不太敢跟人交往,在人群中显得退缩、孤僻。更不敢和别人提出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因为觉得自己不值得、配不上。到青春期有些孩子可能还会习惯地认同父母对他贬低的评价,更加认为自己不够好,体验更多的挫败感、无助感和无望感。还有一些孩子自我有一定的发展,会有心理、语言和行为上的反抗,发生消极怠工、敷衍、吵架,甚至肢体冲撞。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反抗,就是自我攻击,孩子没有办法把对父母的不满、抱怨以及不被认可的委屈、痛苦表达出来,就只有向自己发泄,于是自残、抑郁、身体的各种不舒服就会表现出来,引发一些心理问题的隐患。

一个不想上学的学生来咨询,他说不论自己做什么事,也总是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干啥都不行,就是一个给父母增加烦恼和负担的人,简直就是家庭的累赘。一个缺乏价值感和安全感、内在荒芜的孩子,哪有力量发展更好的自己呢?

自尊心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支柱、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家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发现他们的优势并予以鼓励和肯定,提高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效能感,能够在不同环境里积极适应、心态平和地工作和生活,才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健康奠基。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大兴区兴华中学)

上一篇: 社会心态蓝皮书发布 信任缺失“情绪反向”值得警惕
下一篇: 中国经济如何迈向更高层次高质量发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