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云轲
(赵武灵王与吴娃)
吴娃,又称惠后,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第二位夫人。她最大的成就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生下三个儿子,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将大儿子扶上储君的位子,次子、三子后来也成为赵国独当一面的朝臣,为赵国兴盛局面的延续奠定了基础。
日本战国三夫人(战国三夫人宁宁)
一、因梦上位
吴娃,是赵武灵王对她的美称,意思是出自吴家的美女。吴娃的真名叫吴姚,因为在家里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大,是老大姐,所以又叫孟姚。她的父亲吴广与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重名,是赵武灵王时期的近臣。
孟姚能成为吴娃,主要得益于赵武灵王的一个梦。
话说赵王的这个梦,一说便长了,还得从赵武灵王赵雍少年时期说起。赵雍少年时便已经是赵国的太子了,他的父侯为了加强与邻邦韩国的友好关系,就让他到韩国做人质。韩国的君臣很赏识懂礼节、明大理且聪颖的赵雍,这一点儿赵雍应当也清楚。
父侯崩殂时,赵雍还在韩国做人质。要知道,赵国此前一连数代君侯在权力交接时都发生了变乱,为了不重蹈覆辙,能顺利回到赵国继承大位,赵雍便向韩侯求亲,表示愿意娶其女儿为夫人。
韩侯自然求之不得,只是赵雍才十五岁,韩侯的女儿年龄也小,遂与之约定五年以后再成亲。韩国为了未来的女婿能顺利继位,特意派出了一支军队,将赵雍一行平平安安地送回了邯郸城。有了韩国的大力支持,赵雍得以顺利回国继位,并遵守诺言,于五年后迎娶了韩国公主为夫人。
赵雍与夫人的关系应该还是不错的,只是这位韩国公主红颜薄命,为赵雍生下一个儿子赵章后便去世了。赵雍很伤心,为了告慰夫人的在天之灵,就立夫人所生的长子赵章为太子。
夫人死后,赵武灵王一直没有遇到可心的女子,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不免有些失落。
赵武灵王十六年(公元前310),赵雍与群臣游乐大陵,夜里梦见一个美貌少女弹琴而歌:“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歌声曼妙、美人如玉、顾盼生辉、明眸皓齿,怎不让人生怜?
这不正是赵王一直渴求的女子吗?
赵雍正要上前观看仔细,不料梦醒了,不免唏嘘一番。到了白天,与近臣们在一起吃饭喝酒时,赵雍无意间向大家讲了这个梦,将梦中女子的神貌形象特征也细致地说了出来,表示非常想见她。
君王有求,臣下必应。赵王近臣中的吴广闻听赵王如此这般一说,很是惊喜:以赵王所言,他梦见的女子不正是俺闺女吗?
于是,吴广回到家与妻子商量,决定将女儿献给赵王。赵王一见,也十分惊喜,果然就是他的梦中情人啊!
二、红颜薄命
赵王将梦中情人孟姚纳入后宫后,十分宠爱,宠爱到哪种程度呢?按照太史公的说法是:“爱之,为不出者数岁”(《史记·赵世家》)。爱到为了她,赵王可以几年不外出,或者说几年不舍得远离她。
不久,就册立吴娃为夫人,也就是正宫娘娘了。
而后,夫人吴娃一连生下了至少三个儿子:长子赵何,次子赵豹、三子赵胜。这仨儿子,也得益于父母的强大遗传基因,个个都十分的聪颖、能干。
吴娃虽然有几个儿子,但是此时的太子赵章还是她的前任所生,不是她的亲骨肉。也就是说,若干年后,赵武灵王崩殂,继承大位的不是她吴娃的儿子。这让吴娃很是不悦,这个事儿就像块石头悬在心中难以落地,堵得慌。
吴娃的脑子不是一般的好使,她进宫这几年好生伺候君王,从未张嘴求过赵王一件事,从未开过一次后门,让赵王很感动,感动到愧疚,觉得她太好了、太识大体了,真是一个挑着灯笼都难找的贤内助。
(赵惠文王)
因为赵王对她太好,加上自己的儿子年龄都太小,所以她并不急着改立太子的事儿。但是,可能是君王宠爱过度的原因,她一连生下几个孩子留下了后遗症,或者是得了月子病、产后风,身体渐渐吃不消了,改立太子的事儿,她不得不提上日程了。她害怕万一哪天自己撑不住,就像自己的前任那样,说走就走了,留下几个幼子怎么办?
吴娃的前任比她幸运的是,生下的儿子是长子,还是嫡长子,是自然的太子人选。所以,前任即使走得早、走得匆忙,至少不会担心有人抢自己儿子的太子位。可是,她不一样,尽管有几个亲生儿子,且也是嫡子,但却不是赵王的嫡长子,唯一的嫡长子已经是太子了。所以,于她来说,若是就这样走了,怕也是死不瞑目。
病越来越重了,吴娃终于张口了,一生只求了赵王一件事:请求赵王改立赵何为太子。
见第二个夫人也要先自己而去,赵武灵王伤痛不已,为了安慰她,没怎么考虑,便点点头答应了。
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前301),与赵武灵王在一起生活不到十年的吴娃病逝了,应该还不到三十岁,真是红颜薄命啊!
(赵惠文王)
三、出色之子
吴娃虽然红颜薄命,过早的去世了,但是她留下的三个儿子,却都是人中翘楚。这是吴娃最该含笑九泉的吧。
她生下的大儿子赵何,在她死后两年,即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继位做了赵王,赵武灵王禅位后做了主父。赵何就是历史上的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十岁即位,十四岁那年凭靠自己的政治谋虑和超人智慧,成功粉碎了废太子公子章发动的企图夺取王位的沙丘宫变,一举铲除了以公子章为首的反叛势力。
此外,赵国近臣在剿灭公子章一派时,还顺手牵羊、顺藤摸瓜般处理了主父,将其囚禁饿死,为赵何亲政掌权铺平了道路。无论将主父囚禁饿死,是不是赵何的主观意愿,不可否认的是,主父的死,确实为以后赵何完全执掌国家权力扫除了障碍。
(平原君赵胜)
经过多年的执政历练,赵何在大父公子成死后、专权的李兑失势后,果断的采取举措,让弟弟赵胜出任相国,赵豹在军中任职,一文一武,算是牢固的将国家大权攥在了手中。那一年,赵惠文王二十二岁,他的俩弟弟最大一二十岁。
赵惠文王在位三十三年间,国家兴盛、经济繁荣、军事发展、人才辈出,综合国力得到有效提升,赵国一跃成为山东六国中唯一可以与秦国匹敌的国家。
赵豹,是赵胜的哥哥,一说为赵胜之弟,被赵惠文王封为平阳君。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不多,只在赵孝成王四年(前262年),韩国上党地区郡守冯亭要献地予赵时露过一次面。虽然在史册中只有一次露面机会,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时,对于接受不接受韩国上党地区,赵国朝野出现了分歧。赵豹坚决认为不能接受,因为秦国出兵经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视上党如囊中之物,志在必得。秦国眼看着就要得手,赵国横插一杠子,给抢过来,这不是明摆着得罪人吗?你得罪谁不好,还偏偏去得罪当时的最强国秦国。把秦国惹恼了,会有好果子吃?再者说,冯亭来献地,动机纯吗?你敢说他不是想把赵国拉下水,将战火引到赵国地面,进而去替韩国受祸?
赵豹的睿智、雄辩,审视现实、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平原君赵胜,曾三任赵相,担任过哥哥赵惠文王、侄子赵孝成王时的相国,主政赵国达三十年之久,是战国四公子之一,著名的政治家、外交活动家。
他前后发动或参与组织了两次合纵攻秦运动,维护了赵国的国家利益,给秦国霸权以打击。特别是在邯郸保卫战时,他一方面在国内维稳,让邯郸城在秦军围困中保持大体稳定,一方面积极到魏国、楚国活动求援,发动合纵攻秦运动,最后击败秦军,挽大厦于将倾。战后,他又忙于重建工作。为国操劳几十年的平原君赵胜,最后在五十七岁那年去世。
可以说,吴娃的三个儿子都很出色,这既得益于她和赵武灵王的基因遗传,也得益于她早年的悉心教导,让孩子们在幼年时就养成了好的习惯、树立了远大志向,为将来治理国家、纵横捭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赵武灵王与吴娃)
赵威后,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女政治家,虽然执政时间只有短短两年,却因其执政理念的开明和自身的独特魅力而青史留名。那么,历史上的赵威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一、谁家女儿?
赵威后,是赵惠文王的嫡妻,赵孝成王的母亲。那么,她姓甚名谁?母家又是谁呢?
综合后世的史料,梳理总结一下,赵威后的母家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是魏襄王之女。
东汉儒学大师、大学问家郑玄在为《仪礼》做注时,提及“赵孝威太后,乃梁国公主,或曰昭王女弟也”。
这里的“赵孝威太后”即赵威后,“梁国公主”指的就是魏国的公主,因为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到大梁以后,时人便称魏国为梁国了。
既然是魏国的公主,那又是谁的女儿呢?“或曰昭王女弟也”,有人说是魏昭王的妹妹。魏昭王是魏襄王的儿子,他的妹妹自然也是魏襄王的女儿了。
不过,一个“或曰”又给人以歧义,她到底是不是魏襄王之女?郑玄也不敢肯定。毕竟赵威后生活的战国时代距离郑玄生活的东汉时期,时间已经过去了四百年。
二是齐闵王之女。
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说,赵惠文王十年(公元前289),迎娶了齐国公主为后。这里的齐国公主,便是齐闵王的女儿。
三是韩国公主。
这是后世文艺作品所演绎出来的,像唐传奇《绣枕记》中就说,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父子都是娶韩国的公主为妻。这里显然是,将赵武灵王迎娶韩女为夫人的事儿穿凿附会强加到赵惠文王头上了,可信度不高。
(赵惠文王)
联想到后来赵威后的小叔子平原君赵胜娶了魏昭王的女儿,即魏安僖王之妹、信陵君魏无忌之姐为妻,赵威后为魏国公主的可能性较大。既然弟弟平原君赵胜可以娶魏国公主为妻,那么,作为哥哥的赵惠文王又如何不能娶魏国公主为后呢?
说赵威后为齐闵王之女可信度也不大,因为后来齐国要以她的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方肯出兵救援赵国时,她坚决拒绝的态度,根本不像是齐国的女儿。她若真的是齐国公主,自己的儿子到舅舅家去做人质,作为自己娘家人的舅舅齐襄王还能害外甥不成?她这个当娘的会这么的抵触、这么不放心?
赵孝成王赵丹
二、谁人母亲?
赵威后嫁给赵惠文王以后,夫妻二人的关系应该是很好的,这从他们生育了众多子女中可以看出来。
他们俩共生育了多少孩子呢?
首先,最能确定的是赵孝成王赵丹。根据史料梳理,赵丹的出生时间,大致在公元前287-前285年之间。如果《东周列国志》中说的赵惠文王与赵威后结婚的时间是赵惠文王十年(前289)属实的话,那么,他们在婚后两三年间便生下了赵丹。这时候,赵惠文王才二十出头,而赵威后最多也就二十岁。
其次,便是长安君。之所以能确定长安君是赵威后亲生的儿子,首先得益于《战国策》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的深远影响力。这篇作品将一个深爱儿子、护短、生怕儿子离开自己承受艰险的慈母形象赵威后刻画的十分成功,虽然让人感受到了她的自私自利之心,却也让人能理解作为一个母亲的无奈和母性之爱的伟大。哪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爱不自私呢?
再次,是燕王后,燕武成王的王后。同样是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在劝谏赵威后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便是赵威后送女儿到燕国成婚的场景,她握着女儿的脚哭泣,因为女儿这一走,便再也回不来了。周礼中有一条,出嫁他国的公主不能再回到母国,除非所嫁之国灭亡了,或者自己被丈夫给废掉或休掉了,然后被所嫁之国给“退货”了,才能回到母国。赵威后肯定不愿意看到燕国如此对待自己的女儿,所以,不愿意女儿再回赵国;可是,自己的亲骨肉嫁到外国,母女俩从此以后天各一方,无法再见,又岂能不思念、不痛苦?
此外,还有庐陵君和赵悝。庐陵君和长安君一样,都是赵孝成王的弟弟,也都没有留下具体名字。赵悝,则是赵孝成王前面的太子。按照古代宗法制度,只有嫡长子才能被立为太子,赵悝是赵惠文王立的首位太子;但是,到了赵惠文王二十二年(前277),赵国改立赵丹为太子。为什么呢?可能是赵悝已经死了,或者是他因故被废黜了。赵悝,作为嫡长子,只能是王后所生。而赵惠文王的王后,就是赵威后。由此可见,赵孝成王赵丹则是赵威后所生的次子。
综上所述,从可以见到的史料中进行梳理发现,赵惠文王和赵威后两口子至少生下了四子一女;至于没被发现的,可能还有。这也足见赵威后与赵惠文王的夫妻关系之融洽。
三、民本思想
赵威后,最为后人所称道的其实是她的民本思想。出自《战国策·齐策》的《赵威后问齐使》,是这部著作的名篇,闪烁着民本思想的可贵光辉。
当齐国使臣递上国书时,赵威后还未打开来看,就一连三问:“贵国年成可好?贵国百姓可好?贵国大王可好?”先问收成,再问民生,最后问国君,轻重缓急依次展开,孰轻孰重一语中的,体现了赵威后可贵的民本思想。这位以民生为重、君主为轻的太后,其政治思想和执政理念是具有前瞻性和进步性的。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民生无着,何以生计?百姓无法生活,国家岂不大乱?到时候,还会有高高在上的君王吗?君王若想维护统治、稳定大局,必须重视民生、关心民瘼、爱护民众,处处为万民生计着想,以民为重,制定的治国政策和决策须以民生利弊为考量。
赵威后的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与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民贵君轻”思想,是我国先秦时期最可贵的民本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
赵惠文王三十三年(前266),四十三岁的赵惠文王崩殂,太子赵丹继位,是为赵孝成王。这一年,与赵惠文王结婚二十多年的赵威后,大约有四十岁,正当壮年。赵孝成王虽然已经二十岁了,但是毕竟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所以,就由其母亲秉政。
许是为国事操劳过度吧,执政两年以后,赵威后便于赵孝成王二年(前264)去世了。她去世两年以后,拉开赵国旷日持久战争的长平之战便打响了。如果她能再多活几年,也许那场战争便不会发生,至少不会那么惨败。毕竟,作为母亲和太后,她的威信和能力,是年轻气盛的儿子所无法相比的。可惜的是,历史是没有什么“如果”的。
赵悼倡后,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最后一位王太后,她出身卑贱,是一个戏子兼娼妓,却用自己的超人智慧和手腕成功逆袭,一只小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登上了古代一个女人所能达到的巅峰地位。
一、逆袭之路
赵悼倡后,赵国人,姓名不详。作为一个供人玩乐的倡伎,以卖笑为生,沦落风尘之中,难有出头之日,这是她的不幸。但是,她与其他的同行不一样的是,一是具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二是具有超人的智慧。
美貌是其得以逆袭成功的前提条件,若是长相一般,就很难有上位的机会,毕竟在风月场中,男人们对女人的第一印象还是一张脸。仅仅有美貌的外在条件还不够,还需有内在条件,那便是超人的智慧,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把握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人上人。
果然,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因为她的美貌出众,善于逢迎,又有歌舞之才,很快在邯郸城的风月场里声名远播。许多人慕名而来,只愿见她一面,听她唱一曲、舞一段,一睹芳容风采。
她的幸运之处在于,不久便遇上了人生的贵人。赵国的一个王室宗亲看上了她。这位赵某人,为她的美貌、歌舞、神采气质所迷,神魂颠倒的,如痴如醉。既然离不开她,那就替她赎身,带回府上吧,毕竟赵某人也不差钱。
就这样,她依靠自己的一张漂亮的脸和一个聪明的头脑,赢得了赵某人的心,确切的说,是紧紧抓住了赵某人的心,使其意乱情迷、欲罢不能。
她从此脱离苦海,从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进入了上层社会,成为王室宗亲的身边人。她应该很满足于现状,至少此后不用为自己的生计所愁,更不会为下半生担忧了。等以后,若能为赵某人生下一男半女的,地位岂不是还有提升的空间?
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后,她的靠山赵某人便死去了,留下了她一个人,成为了寡妇。
夫君之死,按说是她的悲哀,但却又是她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机。原来,赵王的儿子公子赵偃早就对她仰慕已久,或者说是垂涎已久,一直想纳入宫中、据为己有,却苦于没机会,一直没能得手。现在,她的丈夫死了,成为了寡妇,赵偃纳她入宫也就好办多了。
尽管如此,作为公子的赵偃要纳她入宫,还是遭到了以李牧为首的许多大臣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她原本是一个娼妓,出身卑贱,怎么能入宫成为公子的姬妾呢?她配吗?
可是,大臣们反对归反对,赵偃却不在意这些,还是将其硬是纳入了后宫,成为了时人所谓的“倡姬”,意思是歌舞之姬,暗含了她的出身不好。
二、太后之路
她与公子赵偃在一起后,也是志同道合、情同知己、相见恨晚,一样的喜欢歌舞升平、吃喝玩乐,自然深得赵偃的宠爱。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孩子,而且是一个儿子,便是公子赵迁。
有了儿子后,她的地位就无形中提高了,腰板也硬了不少。但是,工于心计的她还不满足,她还想拥有的更多。当时,赵偃已经有了嫡妻、嫡子,她还想为儿子夺嫡。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赵孝成王崩殂,赵偃继位,成为赵悼襄王。赵偃以嫡妻为王后,嫡子赵嘉为太子。倡姬的夺嫡之路开始正式上步。
王后不为赵悼襄王所喜,那王后所生的儿子自然也不会受到其父王的待见。倡姬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来逐渐实施自己不可告人的阴谋。
她不知使了多少手段,终于成功构陷太子赵嘉,据说是太子犯了罪。太子既然犯了罪,也就有了废黜他的名号。
王后见自己的孩子被人陷害,又急又愤,同时又恨自己的丈夫对其母子的薄情寡义。在儿子犯罪事实被“查清”前后,绝望的王后郁郁而终,告别了多年生不如死的苦逼岁月,丢下儿子撒手人寰。尽管王后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不安、太多的不甘,可她也明白,赵国的明天、儿子的明天,她真的左右不了。
王后一死,势单力薄的太子赵嘉就更好对付了。
倡姬鼓动赵悼襄王废掉了赵嘉的太子位,改立赵迁为太子,同时,自己也成为了王后,成为走上权力巅峰的女人。一国之后,竟然是一个娼妓出身,这在历史上着实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实,难道说赵国没有女人了吗?非得立一个娼妓做王后?
赵悼倡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奇迹,打破了一项纪录,成为麻雀变凤凰逆袭成功的典范。
三、作死之路
赵悼倡后成为了赵国的王后,高高在上,享受着人间的极乐繁华,本想就这样安逸的享受着人生,荣华富贵地过一辈子。可是,她的梦想被现实给甩脸了,被自己的所作所为给破灭了。
赵悼襄王在位九年后,死了。赵悼倡后的儿子太子赵迁继位,是为赵幽缪王,又称赵王迁,是为赵国的最后一位大王。
赵迁即位时,年龄不会太大,估计也就十来岁,是一个少年,正当壮年的赵悼倡后便也想染指赵国的最高权力。她以太后的身份,卖官鬻爵、疯狂敛财,还与郭开、春平君等人狼狈为奸,打击忠良之臣,任人唯亲,为所欲为,将本就摇摇欲坠的赵国江山一步步推上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赵悼倡后这样胡作非为,对儿子的江山来说,是怕倾覆的迟了;对其自身来说,就是作死了。
她与从秦国做人质归来的赵悼襄王的兄弟春平君对上眼了,俩人做了地下夫妻,经常幽会。
春平君是赵孝成王的儿子,在秦国做质子多年,回国后,见赵悼襄王已经继位,自己本来是父王赵孝成王最器重的儿子,是王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结果回来晚了,王位丢掉了,十分气愤和绝望。秦国人趁机拉拢春平君,许以高官厚禄相收买。春平君也不是糊涂人,知道自己在赵国很难有大的发展前景,而秦国统一天下的态势当时已经十分明朗,只是时间问题,投向秦国的怀抱宜早不宜迟。所以,他甘愿做秦国的间谍,做赵国的卖国贼。
春平君不仅自己出卖国家利益,还拉上了郭开和赵悼倡后,联起手来,在秦国的授意下,诛杀了一代名将李牧,将能征善战的大将司马尚、庞煖等人解职不用,自毁长城,真是不作不死。
赵幽缪王七年(前229),李牧被杀、司马尚被废以后,赵军在与秦军的作战中严重失利,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此后,赵国再难组织起强有力的军队对秦军进行抗击,亡国之期也就日甚一日的迫近了。
赵幽缪王八年,即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军杀入邯郸城,俘虏了赵王迁。赵悼倡后没有儿子那么幸运,被仇恨她的赵国官民抓住,给杀死了;同时,她的家族也被赵国人给灭了。可见赵人对其仇恨之深、之厉!
赵悼倡后被杀时,大约四十岁左右,应该风韵犹存。人言:红颜祸水,其然乎?其是也。
纵观赵悼倡后的一生,她由社会底层的一个卖笑女子,经过努力成为王室宗亲的爱妾,又走入深宫嫁给公子,当上王后、王太后,一步步走上人生的巅峰地位,完成了麻雀变凤凰的逆袭,不能不说她确实是很有能力的,她的人生是成功的。但是,她的安逸生活却是建立在举国军民的痛苦之上的,是她用国家的根本利益做交换的。她个人是成功了、过上好日子了,国家却被败落了、民众却被剥削惨了,儿子的江山被玩丢了,她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历史的罪人,遭到了后世的唾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