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
北朝第一个王朝,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了的北魏,拓跋珪被尊为太祖宣武皇帝,他结束了北方150年战火纷飞的局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开启了长达148年的统治。
北燕国(北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北魏前期都城定在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和南朝皇帝个个建修佛塔建寺庙不同的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太武帝拓跋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动灭佛运动的皇帝,这场运动历时六年,使中国北方佛教建筑几乎消失殆尽。可是现如今我们依然能看到北魏时期留下来的佛教石窟,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感谢北魏的第五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浚,也就是电视剧《锦绣未央》里年轻有为、潇洒英俊的男主角。
精美绝伦的云冈石窟就是在拓跋浚在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开凿修建的。拓跋浚是太武帝拓跋涛最喜欢的孙子,被称为“世嫡皇孙”。祖孙二人感情甚好,两位皇帝也都是北魏精明神武、治国有方的英明皇帝。
太武帝拓跋涛灭佛是因为佛教思想和佛教建筑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又不服朝廷管理,国家需要扩充兵力,大量人口却出家当了和尚,为了国家能够正常运转,民众能够回归正常生息,才下令灭佛。拓跋涛在位期间开疆扩土、北伐柔然、攻灭胡夏、统一北方。如果评价拓跋涛作为军事家的水平,成绩打满分都不为过,可是作为政治家,还是留下了一点小小的遗憾,晚年的拓跋涛残害功臣,灭佛太狠最后被太监所杀,逝世后朝政也随之大乱。
#云冈石窟#?
拓跋浚继位并不顺利,经过多方协助,历尽艰险,终于在十二岁时登基做了皇帝。在位期间他平息内斗使社会得以安宁,对外推行和平外交,于南宋互通商贾,息兵养民。他下令开凿的云冈石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留给我们的却是无价的财富,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区之一。
云冈石窟的开凿得益于一个人,他叫昙曜,是云冈石窟最早五个石窟的开凿者。
昙曜是凉州人,今天甘肃武威人。他少年出家,曾亲眼目睹太武帝拓跋涛灭佛的惨境,因得到太子拓跋晃的庇护才逃过一劫。
文成帝拓跋浚登基后拜昙曜为帝师。为了恢复佛教,他向文成帝提出凿窟雕佛的建议,建议佛像要按照北魏五位帝王形象雕刻,以为祖先追福,文成帝听后爽快应允。从此开启了皇权高于佛教,皇权利用佛教治理天下,佛教借助统治阶级得以发扬的历史局面。
#古建筑#?
昙曜选择武州山的断崖作为开窟之所,开凿了早期五座石窟,后世称“昙曜五窟”。在昙曜的主持管理下,北朝时期的佛教得以恢复,发展有序。
他开凿的五座石窟中佛像的高度均在13米以上,是我国最早雕刻的巨型佛像。其中第十八窟中的立身佛像,身穿“千佛”法衣,左手位于胸前,手心向内,是太武帝拓跋涛的形象;第十六窟立身佛像,身穿中原汉服,左手位于胸前手心向外,是文成帝拓跋浚的形象。
《锦绣未央》里英明神武的拓跋浚在现实中只活到了26岁就英年早逝,在他短短的人生中,除了给我们留下了云冈石窟,还留给北魏王朝一位影响汉文化发展,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杰出女政治家——冯太后。
冯太后原本是北燕国的王室贵族,拓跋涛灭北燕后,被充为奴婢留在北魏后庭中,拓跋浚登基后被选为贵人,后又被封为皇后。
文成帝驾崩时冯氏只有二十出头,因为她年轻有为,精力充沛,头脑清晰深得朝中大臣的尊重,在朝臣的拥护下,她扶持嫡孙孝文帝拓跋宏治理朝政。
也因为冯太后汉人的身份,帮助孝文帝进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进一步巩固了北魏的统治,这次改革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
冯太后扶持孝文帝期间,对于云冈石窟的建设也从未停止过,云冈石窟中期的开凿正是在此时进行的。
云冈石窟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开凿,至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停止开凿,用时71年。石窟位于今天山西大同以西,现存19窟,分为早、中、晚三期部分,。
早期“昙曜五窟”部分,前面已经讲过。
中期部分,是最能吸引建筑爱好者前来观看的地方,我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先生来此考察时,评价这里的中部诸窟为“最饶建筑趣味”。
中期部分是于孝文帝太和年间开凿,平面布置多为方形,石窟前有长方形外室,外墙壁多被风化,也能看出石柱为八棱行,柱下承须弥座,柱头如大斗。外室和内室之间的门上有斗栱承屋檐瓦顶,门上开窗,外壁雕刻佛像或佛龛,窟室中央雕刻塔柱。窟内墙壁分为若干层,浮雕有佛迹图、佛和菩萨像、佛塔等,窟顶雕方格天花。窟内雕刻的建筑形式颇多,大体分为佛塔和殿宇两种。
佛塔形式多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式木塔居多,有一、三、五、七单数层高,每层檐脊均有合角鸱尾。
浮雕殿宇是将一面石壁雕刻成佛殿的正面,柱、檐、斗栱、屋顶各部都清晰可辩。
斗栱样式继承了汉代元素;立柱形式多为西域风格;藻井样式为汉代已有的“平棋藻井”,图案以莲花、飞天为主,也能见到龙的形象。
云冈石窟晚期部分较小,雕刻的是佛家最早“瘦骨清像”的艺术形象。这些小窟小龛的开凿是因为孝文帝在这个时期已经将都城由平城(大同)迁到了洛阳,这里已经不在是国都,对后期的开凿力度也就减弱了。
孝文帝迁都到洛阳之后继续开凿石窟,他选择了位于洛阳南郊龙门山与香山上,这时龙门石窟就此诞生了。
中国四大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北魏时期开凿的就占了两个,这要感谢北魏皇帝的英明决策。
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居于四大石窟之首。又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十多个朝代,长达1400余年的陆续营造,成为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
北魏王朝除了留给我们两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石窟外,还给我们留下了一座最古老建筑。
北魏末年,孝明帝在登封县嵩山南麂修建的嵩岳寺塔,成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
这座砖塔,建在高基座上;塔身十五层,朴素挺拔,平面承十二面形,四面砌圆券门,其余八面各作一个塔形佛龛;顶部按砖刹和七层向轮。整体轮廓像个炮弹轻快秀丽。
塔内为八角形,但楼板已经毁坏不能攀登,抬头就可以望见内顶。
北魏之后的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一共存在了47年,营造的建筑均不及北魏时期的宏伟、有名气。
只有魏齐期间,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塔,因佛光寺有唐朝遗留建筑而被多少关注一下,其他建筑如东魏时期的山东通神寺塔、北齐时期的河北定兴义慈惠石柱、北齐时期的太原天龙山石窟均为小众遗址。
南朝和北朝在建筑上各有千秋,相同的地方是于佛教相关的建筑较多,给我们留下了众多无价的建筑遗产。
接下来的历史进入到我国古代最繁荣最辉煌的阶段,这个时期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建筑遗产呢?故事讲不完,精彩连连看,欣赏古代建筑,咱们下一篇再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