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浅谈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陈清

浅谈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陈清

浅谈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陈清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语文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

摘要:语文,包含语言文字、语文文学、语言文化,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如何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位教师教学时都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科教学 学科素养 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其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能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能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当前的语文学科教学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更应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参与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来。

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与教学

语文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教师在学生语文建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并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构起语文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结构化、系统化,培养良好的语感,并且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规律,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如我们在学习古诗中关于“咏史怀古诗”这一类题材的诗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思考和归纳。学习杜甫《蜀相》借缅怀诸葛亮表达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这一主题时,引导学生联想曾学过李商隐《马嵬》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强烈批判唐玄宗荒淫误国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一主题,启发学生思考“咏史怀古诗”这一题材常见的主旨情感,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积累,并在归纳后进行实战训练。如可在学习后再让学生鉴赏白居易《长恨歌》、陈子昂《燕昭王》同一题材诗歌的主旨情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得规律,从而提高鉴赏“咏史怀古诗”这一题材诗歌的能力,切实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再如学习《荆轲刺秦王》中“荆轲顾笑武阳”和“顾计不知所出耳”的“顾”时,让学生学习“顾”有“回头看”和“只是”两种含义后,启发学生思考文言文“顾”字的其他含义,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积累,并将“顾”字的含义系统地建构在脑海中,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在语文学习中,引导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字形象和现实生活的感受与理解,学会辨析、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并用自己的语文有逻辑性地进行表达,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高中阶段的语文,我们面临的还有高考,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如诗歌中“月”、“柳”、“鸿雁”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象征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祝福》中对于自然景物雪描写的作用等,锻炼学生对文章抽象、意象的理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在思考与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思维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如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翠翠的天真淳朴、温柔孝顺;爷爷的忠厚善良、慈祥俭朴;天保的仗义慷慨、傩送的细腻纯真等等,无不展现了湘西山城茶小镇“世外桃源”般的民风人情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人性中的“真善美”。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中感悟小说所描绘出的湘西地区淳朴的风土人情,感悟中华传统美德在人性上体现出来的“真善美”。此外,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端午节赛龙舟、用雄黄蘸酒画“王”字、抓鸭子比赛,青年男女情歌对唱等习俗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顽强生命力都应启发学生对美的感悟与理解。

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正是民族语言文字,上下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得以传承和弘扬。因此,语文的学习过程,也是文化获得、文化传承的过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初步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增强振兴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生命张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如在学习杜甫、辛弃疾、陆游、李白、鲍照、范仲淹等诗人时,理解虽身处不同时代,但作为中华精神的热爱国家、忧国忧民的优秀文化传统始终贯穿于整个历史潮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也是高中阶段语文素养的要求,因此,在学习外国小说、散文作品时,引导学生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五、结语

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更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自觉,从语言的建构、应用,到思维方式的培养,再到对文学的鉴赏、审美、理解与传承,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核心素养,形成语文的时代之魂。

参考文献

[1] 彭军.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7).

[2] 陈维.浅析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J]语文课内外,2018(000),032

上一篇: 文化从边荒的崛起——序《笔山书院》
下一篇: 从社会工作视角介入社区空间更新 ——青年公园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区微更新项目经验总结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