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庭
西南特大干旱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水资源问题的高度关注。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三要素,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其它生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没有水都不能生存和延续。所以,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世界也一定是:没有水,就没有生态。不言而喻,没有生态,当然也就谈不上任何生态文明。
尽管水资源对生态系统是致关重要的,但是,不同的生态系统对水的要求也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来说,以人类为主的社会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要求是比较苛刻的。水少了(干旱)不行,水多了(洪涝)同样也不行。因此,纵观历史,我们人类几千年来的社会文明发展过程,几乎就是一部用水、治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控制、利用程度,就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社会的水资源需求不断的增长。目前,世界上的天然水资源分布,几乎都是无法自然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因而,人们只能通过建立水坝和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才能解决我们人类生存用水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尖锐矛盾。而且,在目前科技水平下只有通过利用这些一系列的水利工程设施,我们才能实现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调配,在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社会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们当前人类社会的普遍现实。
根据联合国的调查,一个国家拥有的大坝数量及人均水库库容量,与该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紧密联系。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被定义为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值。该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人类发展水平越高。如果我们以每个国家大坝指标(即:每百万人口水库数和人均库容这两个参数表示)与人类发展指数对比分析,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各国水资源开发状况与人类指数紧密相关。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按发展水平可将国家分为三类:即高度发展(HDI≥0.8)、中度发展国家(HDI≥0.5)、低度发展(0)。调查数据表明,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与该国的人均水坝数量和人均水库库容完全成正比。
图1 是我国和世界一些典型国家人均水库库容比较的情况。由图可见,我国的人均库容,远远的落后于发达国家。不过,这个图表所反映出来的差距有点夸张。因为各国的人均水库库容实际上还要与这个国家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紧密相关。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球平均值的四分之一,所以人均的水库库容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国2007年的水库总库容是6345亿m3,能受大坝和水库有效调节的水资源量不到3000亿m3,人均还不到500m3。即使按照人均水资源的占有比例扩大四倍,也还是不到2000 m3,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库容约3000多m3的水平。这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开发程度,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
总的来说,以上的图表和数据基本上还是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出,全球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和生态环境越好的现实。尽管目前社会上有大量的反水坝宣传,总是强调拦河筑坝修建水库一定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他们也能列举出大量的所谓“事实”来加以证明。不过,如果仔细分析,这些论据和实例绝对都是局部的和微观的。从全局和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水坝建设水平绝对是这个国家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体现。
为什么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普遍的现实都是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生态环境越好呢?因为以水坝、水库建设为标志的水资源开发,是解决人类水资源问题的关键。众所周知,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可以归纳为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目前,一些片面的宣传都认为解决水少问题的重要办法就只是节约用水,解决水多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防洪。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到水资源问题常常是水多和水少同时存在,其本质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那么,用水库蓄水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矛盾,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国际社会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普遍共识。
2006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资源报告》明确指出:“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均不足:地球淡水资源尽管分布不均,也还说得上充足。”很显然,报告明确地提出了目前世界严峻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是由于设施不足、管理不善造成的。其中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就是指发展中国家还缺乏必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设施建设是管理的前提,我国黄河上最重要的小浪底水库建成以前,黄河曾多次出现严重的断流。小浪底建成后,让黄河有了足够的调蓄库容,水利部加强了全流域的统一管理。通过统一调度合理分配,完全杜绝了黄河断流的现象。现在,除了黄河之外,对于一些尚未完成开发规划的河流,由于缺乏足够的调控水库,我们还缺乏统一管理的硬件条件,无法实施有效的统一调度。难免会出现一些由于个别水电站管理不善造成的水资源问题。但是,即便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水电站水库的存在,也还是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水资源调节功能的。例如,2006年四川发生严重旱灾,国家防总紧急调动嘉陵江、岷江上几座水电站增加泄水,保证了川渝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然而,2008年我国广西的漓江出现严重缺水,却因为上游没有调控水库,只能束手无策。
水库、大坝的生态环境功能,更多的会体现在它的防灾减灾作用上。去冬今春,我国西南地区的到特大干旱,因为该地区缺乏大型骨干水库的蓄水,使我们遭受到巨大的灾难和损失。目前,我国天然水资源极为丰富的云南省的水库蓄水能力,仅为水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六。一旦遭遇长期不下雨的气候,就难以满足正常的水资源需求。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水平下,人类社会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农耕社会。没有人工调解的水资源作保证,根本就就无法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需要。以前,社会上曾经有不少人喜欢强调修建水库的生态环境影响,然而,事实上缺乏必要的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将会更严重。
纵观历史,我国社会对于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深恶痛绝。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社会水资源需求的快速上升,让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干旱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可能更加触目惊心。最近我国云南等省遭遇特大干旱之后,让我们整个社会经历了一次干旱造所成的生态灾难。
由于没有足够的水库蓄水调节,去年秋天以来干旱少雨的气候造成众多河流和小水库的干涸。不仅农业生产遭受损失,人畜饮水困难,而且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根据云南省林业厅的初步统计,持续干旱已导致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受损严重。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43.8万亩,中度以上就达到170.03万亩。云南省林业厅的工作人员和生物学专家认为:由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强,本次旱灾的损害影响在短期内根本就无法恢复,有的甚至具有不可逆转的破坏性。除了个体死亡和繁殖受损之外,动物感染疾病传播疫病的可能性也极大。
根据《云南信息报》的记者报道,省林业厅10年4月28日给出了一个评估。此次干旱使云南省约750万亩自然保护区受到影响,重旱面积约10万亩,导致部分面积较小、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水源枯竭、湿地面积缩小,野生动植物生存和栖息环境受严重影响,野生动物生存所需的水源和食物匮乏。例如,昭通市巧家县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攀枝花苏铁大面积死亡;南华县有156株野生苏铁(国家Ⅰ级)死亡;白马雪山国家级保护区237株红豆杉、约3000株珙桐等重点保护植物零星死亡。此外,还发现大量两栖类动物死亡,候鸟提前北迁,野生或云南独有动物野牛、滇金丝猴、斑羚、黑熊和猕猴等饮水困难,体质有所下降、甚至出现患病和死亡等问题。
图2, 是一条枯水后干死在龟裂的河道中的鱼。严重的干旱对鱼类的伤害与任何水库建设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有这些惨烈的事实,都生动的向我们证明了,现代社会里调蓄水库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保护作用。虽然建设水库所形成的人工湿地,确实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包括鱼类)产生某种不利的影响,但是,相对洪涝灾害和特大干旱来说,水库的生态环境保障作用,绝对是更大、更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走遍全世界始终都能看到“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越好”的根本原因。
我国大型水库的建设落后,也有体制上的原因。由于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中,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不属于水行政部门管理。这就难免会让我们从政府分工管理和社会舆论上,忽视大型龙头水库的水资源调控作用。实际上从水资源调节对社会的重要性上看,即使大型水库不能发电,人们也必须要建造大量的水库来调控水资源。不过,由于水库大了以后,水位一定会比较高,向下放水的时候一定会有巨大的能量要释放出来。如果不能把这些能量用来发电,反倒会对水库的设施和下游的岸坡造成巨大的冲击和破坏。所以,目前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大型水库,不采用放水的同时发电的方式来消能的。因此,所有的大型的蓄水水库就必然都是大型水电站。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
然而,根据我国的政府部门的分工,大型水电站不再属于水利部门管理,而且还必须采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开发建设,以便减轻政府对于水利设施的公共财政投入。不过,这样一来似乎我国的大型水资源调蓄(水电站)工程的建设,就出现了与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相脱节的情况。一方面水利部门不能直接操控和掌握重要的大型蓄水工程建设。同时具有重要蓄水调控作用的大型水电站建设,也不能得到水行政部门的应有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这种市场化的开发手段,也难免会让社会公众忽视大型龙头水电站调控水资源的作用和它的社会公益性。同时,也给国内外一些极端环保组织,留下了挑拨离间和造谣污蔑大型水库(电站)建设的可乘之机。
与此同时,具有重要的水资源调节作用的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往往又都是投资大,淹没范围广,生态损失严重和移民人数众多的难题。所以,在实际当中大水电建设的难度,往往确实都比较大。所以,我国目前的普遍问题的是,小水电和径流式水电站开发的比较多,这虽能够获得一定的清洁电力,但是却无法有效的帮助解决水资源调控的矛盾。
在改革开放前,因为我国经济能力有限,所以很少建设大型龙头水库。改革开放后,虽然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很快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就遭遇到了国内外反坝组织所制造舆论阻力。在国内外极端环保反坝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造谣宣传的影响下,我国的公众舆论甚至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和领导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误导宣传的影响。大型水电建设首当其冲的成为了误导宣传的受害者。怒江水电开发已经被谣言搁置了8年;金沙江上最重要的调节水电站虎跳峡,本应在“十一五”期间开工,现在还差几个几个月“十一五”都要结束了,而虎跳峡不仅一拖再拖,甚至正在考虑替代和取消。然而,这些被搁置的水电站建设,恰恰就是我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蓄水工程。
最近几年以来,尽管我国的水电建设的绝对速度并不算太慢,然而,迄今为止我国的水能利用率也仅为发达国家的1/3左右。正是由于我国的水电在经济发展的腾飞时期严重受阻,所以,我国的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近几年在全球的发达国家都积极地致力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时候,我们却以每年2、3亿吨绝对增量的煤炭开采,不断刷新着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新纪录。大量的煤炭开采和燃烧不仅引发了我国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让我们在GDP还远低于美国的情况下,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
同样也是由于缺乏龙头水库对水资源的人为控制能力,我国的社会、生态环境遭到自然灾害的冲击极大,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严重。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建立具有调蓄功能的龙头水库﹐增加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
总之,中国当前很多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必要的龙头水库(水电站)建设。龙头水库存储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效益,是非常显著的。例如:美国目前建有大小水坝8万多座,水库总库容约为1.35万亿立方米。相比之下,理论上说我国水坝的数量比美国还要多,而我国的龙头水库的建设却要落后很多。目前我国水库总库容仅为六千多亿立方米,水库总蓄水量比美国小一倍多,如果以人均水库蓄水量来比较,差距在10倍以上。
我们与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缺乏具有调蓄能力的大型龙头水库。然而,正是这些大型龙头水库存在,保证了美国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水资源和清洁能源供应,造就了美国今天的绿水青山。而中国所存在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由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还缺乏必要的大型水库建设。
可以断言,无论是历史还是国内外的普遍现实都已经证明,一个国家的水坝建设水平和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就是其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实现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必须要加强必要的水利水电建设,加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才能保障我们社会的生态文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