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作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建立之后李强讲授社会分层和流动的讲义,已经自然地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和可读性。社会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从那时起,我国社会学界就致力于在本土文化环境中发展社会学,使之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中国社会发展服务。要用社会学来思考中国社会,对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了解是基础,而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重要主题。这本书对社会学分层理论做了系统简要的介绍,能够让人对社会学分层理论有粗略的理解,就像先观摩了建筑的图纸,再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完善细节。
本书有十讲,总体来看是按照总-分、传统理论流派-当代理论流派、理论-应用的逻辑安排的。全书结构如图所示。
全书结构
第一讲,围绕着什么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分层形成过程,以及如何看待各种社会分层标准来展开。也就是基本的“是什么、怎样的、如何评价”的基本思路,我们在研究某一个主题时都不能避开的思考维度。社会分层这个概念是从地质学领域借用过来的,它包含的隐喻其实和地质分层还很不一样,这里只是表面地借地质沉积之后从地面上到地底呈现层叠的状态来表示一个社会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分层,因此这是一个描述性概念。我们知道地质成层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同类型的、同质的地质成分会堆积在一起,随着时间推移,新一层的又会堆积到旧层上面。但我们的社会成层应该是同时期就能分层,也就是说除了经历同样的同质到分化的过程,还要同时由上到下地结构成一个社会,这样社会就有了顺序或者说秩序,一切资源可以按照这个秩序有序地分配,就像我们常说的“先来后到”,社会可以稳定地运行。
简单来说,社会分层描述的是不同层次的群体占有不同的为当时社会看重的社会资源而产生的差异现象,这里面也内在地说明造成分层的社会资源一方面是稀少的,另一方面是人们看重需要的。结合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可以看出社会宏观的需要与人作为个体的需要是相耦合的。本来人拥有多重需要,但需要的满足程度是不一样的。人和社会都是要首先满足最基本的需要,对于人来说是生理生存需要,对于社会来说就是物质资料,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在基本需要都是基本被满足的情况下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空气目前不会成为造成分层的资源,因为空气供给比较充足,但水资源可能造成分层,因为水资源分布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区极度缺乏,有的地区很丰富。当然,这里还涉及到资源交换和补充问题,水资源是可以由其他来作为中介进行交换而获得。书中提到的是,包括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在内的社会资源,最核心的是包括财产、收入在内的经济资源。
那什么是社会流动呢?地质分层是时间先后的顺序层层沉积,层的顺序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地质流动发生很少,而社会分层的流动是因为占有重要社会资源的人本来有代际更替的变化以及社会资源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进行流动,因而占有资源的情况会变化,就造成了社会流动。简单说就是个人或群体社会地位高低的变化。社会分层研究人们分别处于哪些层次,社会流动主要研究人们是如何从某个层次进入另一个层次的,前者属于静态地看社会结构,尤其是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的结构,后者属于动态地考察。
还要说明的是,社会结构不等于社会分层,因为有多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结构,比如书中说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组织结构、城乡结构。我认为其实就是不同维度的分类方法,社会分层侧重于从高低上下的角度,其中包含了社会中各子系统的内容,并总是按照位次来排列的。其他结构侧重不同的内容,但并不一定涉及位次排列。
社会分层是如何形成的?第一,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决定哪些社会资源更重要;第二,社会分配规则决定这些资源如何分配给不同位置的群体;第三个方面是社会流动,通过一些规则制度方法让个人或群体流动(进入)到某一层次。流动率太高的社会容易动荡不安,流动率太低的社会活力不足,阻碍社会发展,流动率适中的社会激发个体的奋斗精神,但这种流动率有他的规律所在,不能人为强力违反,比如文革时期,突然的通过政治政策途径破坏原有的社会分层,使某些阶层出现了大跨度的流动,造成了社会不稳定,给当时社会带来重创。
书中社会分层形成过程这一节分为了社会分层的形成机制和构成的两个方面的小标题,本来我以为是两个不同的主题,再次研读之后发现是同一个,社会分层包括已经存在的层级差异和如何进去不同层次的两个方面,实际上就是上面提到的后两个方面,在确定好重要资源之后,一是哪些人被安排在不同位置上,这种不同位置就是地位差异结构;二是因为不是说分配制度一出来人们就可以自动直接地获得那些资源,而是要通过某些方法、途径去进入那个层次,这里就是指社会流动中的地位准入机制。伦斯基说,分层理论涉及的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谁得到了什么,二是为什么得到。从这两个方面来思考公平,就有两种公平观:消除地位差异的公平观和地位准入的公平观。也就是说,解决“谁得到什么”引发的公平问题就是要让每个人都得到同样的资源,缩小甚至消除层级差异,是一种结果的绝对公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初期就是走入了结果公平和平均化的误区。而解决“凭什么得到”引发的公平问题,就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使人们有同样的机会进入每一个层次,这是一种机会的公平,但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结局。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承认了贫富差异的客观存在,鼓励人们参与竞争,这就是一种地位准入机制的体现。具体到进入一个社会精英集团的地位准入机制,历史上存在如下机制:血统或等级的地位准入、人际关系网、推荐制度、考试制度、文凭学位制度、选举制度、市场竞争,一般来说后面第三到第七种是更加公平的,因为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发挥后天的主观能动性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结局。
本章还对一些词语做了辨析。一是差异、不平等,不平等是一种价值评价,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现象,是分化的结果,没有包含好或者坏的评价,所以不能说社会差异会造成不平等。二是平等、均等,均等或平均是指客观上数量一致,仍然不包含评价,这里就不能用平等来表达。三是合理、公平、公正。合理是符合理性,包含了评价标准,合理不一定平均,比如“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是合理的分配原则,但最后人们得到的就是有多有少,这样造成的贫富差异是合理的。公平和平等都是一种价值评价,但因为字面上有“平”容易被误解为平均、均等,为了避免误解建议使用“公正”“合理”这样的词语。
分层标准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取向不同的两大类,如下表。
分层标准
不同的分层理论看重的资源不同,本书总结了十种重要的社会资源,由此可以得出十种分层的依据标准。生产资料占有以及剥削,收入,市场地位,职业,政治权力,文化资源,社会关系资源,社会声望资源,民权资源,人力资本。
了解基本概念之后,本书剩下内容的展开逻辑如下。社会学的三大创始人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提出的分层理论观点就是传统社会分层理论。二战结束之后,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以前的分层理论不能解释新变化,于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传统理论的演变,出现了新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新涂尔干主义理论。在区域方面,涂尔干的功能主义主要研究传统欧洲社会,而帕森斯等从功能主义的视角研究了美国社会的分层。到了20世纪后期,出现了不同于传统流派的理论,这些理论被统称为新流派理论,比如新自由主义分层理论、阶级死亡或弱化的理论、布迪厄的后现代文化分层理论。结构测量方面,赖特是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代表,戈德索普是新韦伯主义的代表,该书介绍了赖特和戈德索普的结构测量,以及中国大陆社会的测量结果。最后,对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与变迁做了简介。这一部分结合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来看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