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共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 高中思想政治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记物质的基本含义、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较为深入的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共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 高中思想政治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物质的基本含义、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较为深入的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3.能通过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对世界的物质性这个概念加以阐释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分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2.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

3.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茫茫宇宙到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人类社会是自

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想让我们明白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内容是任何哲学都不得回避的问题。对此,本课从世界的物质性入手,说明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两个方面,因此本框分两目:第一目,自然界的物质性。第二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而得出世界是个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对物质性。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二)教学难点:物质的概念,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

4教学过程 4.1导入新课教师:《圣经》上说,上帝是造物主。上帝第一天造出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植物,第四天造出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各种动物,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齐了,第七天就被定为休息日。教师:其实,关于宇宙或者地球的来源一直是古今中外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关于宇宙或者地球起源的说法也有很多,同学们听说过的有哪些呢?学生:有盘古、女娲、上帝等等。教师:是的,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很有典型性。展示一组图片,内容分别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造世界”等。教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上帝和神呢?自然界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自然界中的事物有什么共性呢?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世界的物质性。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还是一团混沌,象个很大的鸡蛋,盘古就在其中。盘古越长越大,大约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一伸腿就感到疼痛,于是就挥起大斧,把“蛋壳”劈开。这样宇宙中轻的上升变成了天,重的下沉变成了地。又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已经凝固,撑在天地之间的盘古因为过度劳累,倒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五体变成了五岳名山,须发变成了星星,血液变成了江河,皮肤、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变成了金属和玉石,汗水变成了雨露和甘霖,骨髓变成了珍珠和美玉。

讲授新课一、物质的概念教师:我们在第一单元里知道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我们也知道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质呢?我们先来看看物质的概念。教师:我们看到课本29页,大家一起来读读什么是物质。教师:大家看看,物质这个概念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几点呢?教师:没错,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过,我们还需要注意前面两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通俗地说,不管我们怎么想,它都是客观地存在,不会因为我们的意识产生而产生,不会因为我们的意识消失而消失。比如我们窗外的高山、树木,不管你看到不看到、愿意不愿意,它们都耸立在那里,是不会依赖于人的意识的。“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不是虚无飘渺的,它能为我们所感觉、抽象出来。比如我们刚才说的高山、树木,我们能够感觉到它、能看到它。教师:大家要注意噢,我们刚才说的高山、树木是物质,但物质是不是高山、树木呢?(物质很明显不是高山不是树木)教师:那怎么区分呢?我们来举个例子。苹果、雪梨是水果,大家没有意见吧?(没有)那,水果是苹果、雪梨吗?教师:其实,水果是对苹果、雪梨等东西的本质的概括。

所以,我们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也是对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教师:而刚才我们说的高山、树木仅仅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二、自然界的物质性。教师:既然咱们明白了什么是物质,那大家来看看,我们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怎么来的呢?比如说天地万物、地球是怎么来的?大家用地理的知识来解释下。(问:我们日月星辰、高山流水,是上帝用一个星期制造出来的吗?是不是盘古用巨斧抡开了地球才有了天和地?)教师:其实我们很容易明白,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故友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神的存在。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教师: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我们说自然界是物质的,那我们人类社会是不是由神创造的呢?教师: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从一个细胞开始,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上先有物质然后才有人类,人类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那么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什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呢?学生:劳动。教师:为什么?学生:正是因为有了劳动,才有了手脚分工,才产生了语言和意识,才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并形成了人类社会。所以我们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教师:是的,劳动在从猿猴到人类的进化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我们的人类社会既然已经产生,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呢?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有那几方面组成呢?学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因素有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三个方面。教师:是的,那么地理因素不难理解,包括了土地、气候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人口因素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方的人口素质、人口数量、人口比例等都是基本不变的,也是客观存在的。需要详细解说的应该是生产方式,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生产方式包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水平基本是一致的,客观的,正如石器时代不可能出现火车一样,是与生产力水平不一致的。而我国的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结构、劳动者地位关系和分配结构这些都是物质关系,是客观的。所以我们来看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海报,就会觉得不切实际,很可笑,这就是没有认清我国当时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低下的,不是想到就能办到的。教师:我们大跃进的时候说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可以吗?我们当时说的,一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到大西洋,世界又多了一个洲。可能吗?生产力是客观的,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客观的,所以我们说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必将受到惩罚。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方法论】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教学活动

世界的物质性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世界的物质性

1导入新课教师:《圣经》上说,上帝是造物主。上帝第一天造出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植物,第四天造出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各种动物,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齐了,第七天就被定为休息日。教师:其实,关于宇宙或者地球的来源一直是古今中外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关于宇宙或者地球起源的说法也有很多,同学们听说过的有哪些呢?学生:有盘古、女娲、上帝等等。教师:是的,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很有典型性。展示一组图片,内容分别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造世界”等。教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上帝和神呢?自然界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自然界中的事物有什么共性呢?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世界的物质性。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还是一团混沌,象个很大的鸡蛋,盘古就在其中。盘古越长越大,大约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一伸腿就感到疼痛,于是就挥起大斧,把“蛋壳”劈开。这样宇宙中轻的上升变成了天,重的下沉变成了地。又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已经凝固,撑在天地之间的盘古因为过度劳累,倒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五体变成了五岳名山,须发变成了星星,血液变成了江河,皮肤、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变成了金属和玉石,汗水变成了雨露和甘霖,骨髓变成了珍珠和美玉。

讲授新课一、物质的概念教师:我们在第一单元里知道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我们也知道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质呢?我们先来看看物质的概念。教师:我们看到课本29页,大家一起来读读什么是物质。教师:大家看看,物质这个概念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几点呢?教师:没错,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过,我们还需要注意前面两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通俗地说,不管我们怎么想,它都是客观地存在,不会因为我们的意识产生而产生,不会因为我们的意识消失而消失。比如我们窗外的高山、树木,不管你看到不看到、愿意不愿意,它们都耸立在那里,是不会依赖于人的意识的。“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不是虚无飘渺的,它能为我们所感觉、抽象出来。比如我们刚才说的高山、树木,我们能够感觉到它、能看到它。教师:大家要注意噢,我们刚才说的高山、树木是物质,但物质是不是高山、树木呢?(物质很明显不是高山不是树木)教师:那怎么区分呢?我们来举个例子。苹果、雪梨是水果,大家没有意见吧?(没有)那,水果是苹果、雪梨吗?教师:其实,水果是对苹果、雪梨等东西的本质的概括。

所以,我们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也是对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教师:而刚才我们说的高山、树木仅仅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二、自然界的物质性。教师:既然咱们明白了什么是物质,那大家来看看,我们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怎么来的呢?比如说天地万物、地球是怎么来的?大家用地理的知识来解释下。(问:我们日月星辰、高山流水,是上帝用一个星期制造出来的吗?是不是盘古用巨斧抡开了地球才有了天和地?)教师:其实我们很容易明白,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故友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神的存在。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教师: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我们说自然界是物质的,那我们人类社会是不是由神创造的呢?教师: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从一个细胞开始,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上先有物质然后才有人类,人类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那么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什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呢?学生:劳动。教师:为什么?学生:正是因为有了劳动,才有了手脚分工,才产生了语言和意识,才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并形成了人类社会。所以我们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教师:是的,劳动在从猿猴到人类的进化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我们的人类社会既然已经产生,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呢?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有那几方面组成呢?学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因素有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三个方面。教师:是的,那么地理因素不难理解,包括了土地、气候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人口因素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方的人口素质、人口数量、人口比例等都是基本不变的,也是客观存在的。需要详细解说的应该是生产方式,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生产方式包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水平基本是一致的,客观的,正如石器时代不可能出现火车一样,是与生产力水平不一致的。而我国的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结构、劳动者地位关系和分配结构这些都是物质关系,是客观的。所以我们来看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海报,就会觉得不切实际,很可笑,这就是没有认清我国当时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低下的,不是想到就能办到的。教师:我们大跃进的时候说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可以吗?我们当时说的,一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到大西洋,世界又多了一个洲。可能吗?生产力是客观的,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客观的,所以我们说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必将受到惩罚。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方法论】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教学活动

Tags:世界,物质性,教学设计

物质性社会事实例子_社会的物质性_物质性社会事实

上一篇: 2018考研政治思修第五章重点知识总结
下一篇: “仁”的内涵、现代价值与现代调节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