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SIT)是阐述个体与群体间归属关系的重要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个体通过对自我和已有群体成员的特性认知,会自动归属到具有相似特性的群体中,并做出类似于该群体成员的行为。社会认同理论的提出为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已广泛运用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新闻与传播等领域[1][2]。
理论提出
社会认同理论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Tajfel于1978年提出,理论的建立与Tajfel在19世纪70年代进行的“最简群体范式”实验(Minimail-Group Paradigm)有关。[3]
在这一实验中,实验者请被试对一张卡片进行点估计,并以此为理由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高估组和低估组。接着要求被试进行资源分配的工作。结果显示,当被试单纯地知觉到分类时,就会分给自己的群体更多的资源和正向的评价。这种认知上的分类,会让我们主观上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共属,从而产生一种认同感。
由这样的认同所引起的给内群体成员较多资源以及正向的评价的现象称为内群体偏向;而对外群体成员则分配较少资源并给予负向的评价的现象称为外群体偏见。[4]
图片源自网络
以此实验为基础,Tajfel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社会认同的概念,即“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感受到所属群体及成员身份为自己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并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的基本观点: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出于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的需要,个体会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同时,个体会通过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来提高自尊,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如果自身群体的劣势不能被否认,那么人们会努力离开现属群体而加入更有利的群体。[5][6][7]
基本过程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心理过程: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8]
社会分类:Tajfel等从刻板印象的认知研究中吸收了“社会分类”的概念,指出个体通过对社会环境进行分割、分类和排序,帮助自身创造和定义社会地位。
社会比较:Tajfel从社会比较理论中衍生出“社会比较”的概念,即个体将其所属群体与相关的其他群体在声望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进行比较的过程。
积极区分:社会认同理论的重要假设是,不管是人际行为还是群际行为,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激发的,积极区分原则是指:群体中个体的自我激励动机会使个体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更加出色,从而使个体寻求积极的自我评价的需要得到满足。
图片源自网络
维持积极社会认同的策略
一般来说,个体希望寻求积极的自我评价,获得较高的自尊,而这与其所属群体的声望、社会地位等紧密相连。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是提高自我评价和自尊的重要方式,当无法维持时,人们主要会采取以下三种策略:[9]
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当个体不看好自己所在的群体时,他会努力脱离当前群体,加入一个社会地位等更高,能获得积极社会认同的群体。
社会创造(Social Creativity):个体可以通过重新界定或改变与其他群体的比较维度来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
社会竞争(Social Competition):群体成员可通过与外群体进行竞争来改变现状,从而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
应用案例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微博群体用户画像[10]
林燕霞,谢湘生
摘要:[目的/意义]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网民使用微博过程中做出的行为、表现的态度与他们感知自己所属群体成员身份紧密相关。构建微博各类群体的用户画像,直观地展现典型群体成员的人物特征,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各类群体的知觉、行为和态度,对研究网络舆情治理、广告营销、个性化服务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方法/过程]从社会认同理论出发,使用主题模型文本挖掘出用户感兴趣的微博主题,利用得到的用户偏好主题的概率分布空间向量计算相应的用户相似度,实现用户所属群体的分类,然后对各类群体提取特征属性。[结果/结论],微博上主要分为5类群体,且某些群体的成员易受到外群体的影响做出改变实现新的积极认同。得到不同微博群体的典型用户画像,依据关键的群体特征属性,分析用户行为、态度并提出相应的网络舆情治理建议、个性化服务、营销策略。
关键词:微博;社会认同理论;网络舆情;用户画像
图3:研究框架[10]
参考文献:
[1Brown R. Social identity theory: Past achievements,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0, 30(6): 745-778.
[2]虞佳玲,王瑞,袁勤俭.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现代情报,2020,40(10):159-167.
[3]Tajfel H. Experiments in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scientific american[J]. Introducing Psychological Research, 1970, 223: 69-73.
[4]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03):475-480.
[5]Tajfel H.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2, 33(1): 1-39.
[6]Tajfel H 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M]. Academic Press, 1978.
[7]Tajfel H, Turner J C, Austin W G, et 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J].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 reader, 1979, 56(65): 9780203505984-16.
[8]Turner J C. Social comparison and social identity: Some prospects for intergroup behaviour[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75, 5(1): 1-34.
[9]Jackson L A, Sullivan L A, Harnish R, et al. Achieving positive social identity: Social mobility, social creativity, and permeability of group boundari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2): 241.
[10]林燕霞,谢湘生.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微博群体用户画像[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03):142-148.DOI:10.16353/j.cnki.1000-7490.2018.03.027.
编辑 / 王佳慧
审核 / 于孟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