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推荐系列第1本,今天分享的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社会学的经典作品《乡土中国》很早之前就有朋友推荐过,很愧疚薄薄的一本小册子拖到现在才看完。今天就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总结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结合我小时候经历的乡土生活与本书做一个连接比较。
第一部分:乡土社会是怎么样的?
书籍在开篇就讲了乡土中国的特点:聚村而居,社会结构稳定,社会要素缺乏流动性,是一个礼俗社会,重规矩轻法理。
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之下,人们缺乏文化和法律意识,哪怕教育和法治普及开了,但也重重阻碍或者在传播过程中走了样。在这样的环境下,权力机构或者群体也独具特点,既没有专制的暴力,也没有民主的自由,然而绝对的稳定是不存在的,在变化的社会里乡土社会中权力和秩序也在发生变化。
第一章写了乡土社会的特点。
第二章第三章,讲了文字下乡发展速度比较慢的原因。稳定的社会结构,熟人群体,交流方式更直接,需要传播的经验、帮助生存的技能等可以依靠传帮带的方式,对文字的需求不是必要的,自然的文字下乡的速度在初期是缓慢的。
第四章到第七章,讲了乡土社会结构稳定的成因。乡土社会是一个个关系网交织起来的大网,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一个关系网的中心,网网关联,人们之间的边界是不清晰的,这会导致公私、责任不清晰,这一特点会引出下一部分法律与权力的内容。约束乡土社会中人行为的是道德是克己复礼,礼不同于法,是没有统一标准的。这样的关系网社会逐渐有了氏族特征,关系密切地一帮人组成一个事业群,成员之间的感情,最典型的如夫妻情感,并不如家族规矩重要,事业群的办事效率和纪律是更重要的。为了巩固乡土社会结构稳定,捍卫事业群的纪律,避免无法避免的两性差别引发不稳定因素,人们承认了男女有别。在承认区别以后,也就不用特意去求同了,就避免了在求同路上必然的因为客观差异引发的矛盾冲突和不稳定了。
第八章第九章写了乡土社会不是一个法治的社会,而是礼治社会。正因为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因此他所形成的传统在历代社会中普适性是很高的,既然这种传承下来的经验是足够应对生活的,人们也就没有改为法治的需要,人们在内心是认可遵从这种传统的,这就是乡土社会的礼治。而法治的过程,不能求快,不能直接求一个结果的改变,必须要在改变社会结构、改变人们观念的同时,逐渐的追求法治。
第十章第十一章讲了乡土社会重的权力,既不是横暴权力,也不是同意权力,而是一种长老统治的教化权力。鉴于传统有效,年长就是一种优势,乡土社会重长幼之序,由此形成了长老统治。
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写了乡土社会的变化。首先通过父死子继的规矩避免了一代代人新陈代谢带来的变化。然而地是有限的,人是可流动的,变化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另一个层面的变化来自社会发展,当遇到传统的经验不能解决的新问题时,教化权利就会失去发挥作用的土壤,年长不再是优势,知识变成了优势,这时候实际权力就会从长老手中转移出来,阶段性出现时势权力。这其中也包括乡土社会中的人,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从原来的遵从欲望从心出发无为而治的状态转变成了重视生存条件本身的变化有目的有计划生活的状态中去了。
第二部分:《乡土社会》有多真实?
读完《乡土社会》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首先惊叹于作者见到中国的乡土社会,追本溯源,抓住本质,精准简介的提出乡土社会之所以为乡土社会的内核:稳定。在这个稳定的内核之下,再去看乡土社会的特点,一切都那么自然。
小时候,曾经觉得乡下的妇女们总喜欢聚在一起,说东家长西家短,这样的活动比较低俗。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说话还常常夹带骂人的脏话。乡下的男人们农闲时候无事做,也总在吃饭前或者吃饭后,凑在街头,一起抽烟、吹牛、开玩笑,随地吐痰。对应到《乡土社会》里讲到文字下乡和男女有别两章来看,契合度非常高,面对面交流是乡村最普遍的沟通方式,识字多少并不影响人们的相处,甚至识字太多的人反而很难融入到群体中去。男女结合的家庭从属于家族,男女主之间不见得有深刻的爱情,而是作为家人的一种合作关系,人们需要的感情来源于同性别之间的友情、姐妹情、兄弟情、父子或母女情等爱情之外的其他感情为主。
在乡下,如果谁家吵架了,假如吵得很厉害,四邻八舍的或者路过的就会去围观一下,大家七嘴八舌的劝劝架,假如劝不听,就会有人喊快去叫XX,要么是这家的长辈,要么是村子里某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这人来了,吵架的人就会自动减小了声音,接下来通常是挨几句批评的话,事情就过去了,人群又窃窃私语的散开去。《乡土社会》里讲到的长老统治的内容和这样的乡下生活非常贴合,同时高度反应了乡土社会里面的无为而治。
在乡下,还有一个在人们心里非常介意的事情:丢人。假如家里有做错了事的人,或者遇上上述吵架的情况,其他家庭成员的很深刻的一个感触是:真丢人啊。在这样一个熟人社会里,人们稳定的居住在村里了,人人都处在关系网里,村头的某家吵架了,可能明天全村都知道了,面子全丢尽了呀,所以人们会尽量克制,避免这样尴尬的事情发生。再比如,乡下的大人见到小孩子,首先会问爸爸是谁,如此看就连小孩子在外面也仿佛被爸爸的朋友或者某个几乎都已经出来五福的叔叔伯伯婶婶监督着一样。这个情景像极了《乡土社会》里讲到的差序格局的关系以及克己复礼的道德约束。
前面讲到的乡下人的生活,是90年代我小时候所经历的情景,然而进入21世纪之后,农村发展速度变快了,乡村企业逐渐增多,乡下人除了打理地里的庄稼,也开始有了务工的机会,聚在街头聊天的男人变少了,后来慢慢的女人们也开始进厂工作了,聚集在一起拉家常的女人们也变少了。工业和商业慢慢起来以后,以前很多约定俗成的事情不适用了;以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对新生事物的了解少,现在他们的意见慢慢的不被重视了;义务教育普及开以后,识字率提升了,人们的思想见识发展也很快;原来人们一代一代的生活劳作在土地上,现在一代代的青年读书升学规划着越来越贴近城市居民的生活。乡土社会变成了城乡结合的社会,这些就是《乡土社会》最后三章写到的社会变化。
信息化、城镇化改变社会的速度更快,当下的社会和《乡土社会》中所描写的稳定的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差别,现在读这本书是否还有意义呢?我个人读完之后的感触是,这本书逻辑很强,对原先的乡土社会的描写鞭辟入里,很可以作为一本历史书去看,如果你对八九十年代以及更早之前的乡土社会感兴趣,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总结。那现在的社会是否还遗留着原先乡土社会的特点呢?还是有的,男女有别的思想深入人心,我常常在看到一群女白领凑在一起的时候想到,《乡土社会》中讲同性群体之间更容易产生情谊;也常常在想我们那么多人有买房子的执念,感觉有了房子才有了家有了根,算不算是乡土情节中对土地的执念呢;也常常会看到公共场所人们依旧遵循着尊老爱幼的道德约束。
就这样,我们不断的向前走着,身上还背负着历史的影子,有时候还是要回头看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