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当代“乡土中国”

当代“乡土中国”

当代“乡土中国”五一回了趟老家农村。虽然时间不长,但从接触的一些人与事,让我这个“城乡结合体”思考起了乡土的文化。为了更好理解,找来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五一回了趟老家农村。虽然时间不长,但从接触的一些人与事,让我这个“城乡结合体”思考起了乡土的文化。

为了更好理解,找来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阅读,看看当代的乡土中国与他那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乡土社会的本质_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本质_乡土社会本质是什么

不记得以前是否阅读过《乡土中国》,也许阅读过,但没什么印象,但记得论乡土,必要读费孝通这本神作。

这是一本偏学术的剖析乡土中国的书籍,一般很难看得进去。没想到我这次不仅看得进去,而且深深为费老深刻而精辟的剖析而感叹。

虽然1947年成书,77年了,但书中很多观点放到现在都适用,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而过期,反而像一坛老酒,愈老愈醇。

01 家族: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

这次五一本来不想回去老家,想在城里好好休息下的。

孩子奶奶假期前几天已经回去了,这些天几乎天天来电话,明里暗里:什么时候回来呀?

孩子爷爷在老家,守着一个小卖部,孩子奶奶上来给我们带娃。孩子伯伯、姑姐他们都在老家。

我这边,我母亲、弟弟一家也在老家。

可以说,我和丈夫两边的家族,只有我们一家在外面。

每次回去,即使哪里也不去,也要把两边这些最亲的亲属走一趟。哪怕仅仅吃一顿饭,也是团聚。

“(家族)在父系方面却可以扩大到很远,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

“在中国乡土社会张,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

很多农村的70后、80后,甚至部分90后,几乎都不少于3个兄弟姐妹。如果都成家,再繁衍,那么这个家族是很大的。

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本质_乡土社会本质是什么_乡土社会的本质

这些个庞大的家族就形成乡土社会中基本的社群,属于很亲近的社群,有什么事情肯定第一时间照应、帮忙。

家族成员之间互相提携,互相帮助,容易带动大家族走向繁荣昌盛。

比如在佛山,有很多做玉器、不锈钢、家具的等,最早是家族某个出来闯荡成功了,一个带一个,一群带一群,逐渐带动整个家族、整个村、甚至整个镇出来,走向致富之路。

但也由于太亲近,容易产生利益冲突,比如因田地、父母偏爱等纠纷影响,也会导致兄弟反目成仇,亲近的人成为陌生人。

02 文字下乡:乡下人并非“愚”,而是缺乏知识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都是愚的”,因为乡下人不会应付汽车,不识字,与城里人格格不入。

而费老并不这样认为,乡下人并非“愚”,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

城里人很聪明,去到农村,“指着包谷叫麦子”如此五谷不分的情况太多了;

乡下孩子捉起蚂蚱灵敏而快捷,一扑一得;而城里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

这些无关智力,只与知识有关。“乡土社会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

我在村里两天观察到,留守村里的基本是老人家和极少数的孩子——但凡父母有能力,都会把孩子送到镇上或者县城读书了。

留守村里的老人,没有什么事情做,男的会聚在村头打牌;女的下菜地,或者聚在某个小卖部闲聊。

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本质_乡土社会的本质_乡土社会本质是什么

然后差不多到时间了,回家煲晚。吃完晚饭,他们看会电视,就早早上床睡觉了。

在村里,没有人读书,也没有人看报,文化活动少得可怜。

“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乡下人聪明起来。”

乡下人聪明的希望在后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所以如果可以,会尽全力托举家里的孩子。

而一些智力不差的孩子,确实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飞出了大山,飞向了更大的城市。

教育平等,知识平等,寒门也能创造奇迹。

03 男女有别:婚恋是老大难问题

假期在老家小卖部坐,邻居大婶上来跟我唠嗑,问我:你资源多,身边有没有合适的女孩子给我儿子介绍下?

邻居大婶的儿子在深圳工作。我说我不在深圳哦,谈恋爱交往还是同城市比较好。

邻居大婶继续说,没关系的,要是感情好,以后去女孩子城市工作也可以的。

于是我问了下她儿子情况,得知:他之前是在一家很出名的地产公司工作,这两三年地产不景气,于是年后去了亲戚一家工厂帮忙。

邻居大婶最理想的是,能找到同样在外工作的家乡女孩子就最好了。

不过,这样真的很难。

我身边的资源,能够奋斗到大城市的女孩子,要么进编制,要么在大企业,甚至不少可以通过自己努力买车买房。

说点残酷的:在城市,有不错的工作,而且有车有房的女孩子,怎么会看上没房没车、工作还很一般的农村小伙呢?

我委婉道:过年过节回家,可以安排相亲嘛!

我们那边有个“媒婆”的专业,专门干保媒拉纤的活。不管成不成,都要收费。

“我们也想过这个,不过现在女孩真的很少。找媒婆吧,现在的媒婆又很不靠谱,有些会带生个孩子的过来,还有些是带年轻女孩子来,但都是骗红包的多......”

现在农村男子找对象太难了,成了当今乡土中国一大社会问题。

乡土社会的本质_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本质_乡土社会本质是什么

有报告认为,到2025年我国“光棍”数量将达到3500万一4000万,而另一边,“剩女”数量达到惊人的2000万。

这些城市“剩女”很多是高学历、高颜值、工作还不错的高知女性,她们绝对不可能匹配这3000多万的“农村光棍”的。

农村男孩子解决婚姻的最优解是找跟自己条件匹配的农村女孩子,最好是同学,知根知底,而又不会有那么多的物质要求。

“恋爱是一项探索,是对未知的探索。”

“恋爱的持续在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费老关于恋爱的分析,很贴近现代女性的心理预期。哪个女孩子不想谈个浪漫的恋爱,有个很会情绪价值的男朋友?

但很多农村男孩子都过于实诚、内敛,不懂两性相处之道,不懂恋爱,“老实、耿直”是最大的婚恋阻碍。

以前父母辈,媒婆安排相亲,很多一面就成了。现在还有这种相亲见一面就领证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

要么有足够的物质条件,要么情商很高,否则,农村男生很难脱单。

04无讼:人情绑架之下的产物

费老说: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的罪行。

做刀笔吏的,在这种社会里是没有地位的。

难以想象,费老几十年前的论述的情形,到现在,农村社会还是存在。

乡土社会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靠礼治秩序,是约定俗成的规则。而这些都是没有法律约束的。

“理想的理智是每个人都自动的守规矩,但理想的理智秩序并不常有。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的越出规矩。”

我的亲弟,几年前借了一笔钱给一位并非亲戚、会点风水命理的所谓的大师。

这位大师经常来我们家串门,和我的老父亲称兄道弟。

后来,我的父亲走了,给钱让这位大师安排后事。

办这个事后,他就向我弟弟借钱,我劝阻了几次我弟弟。

但我弟弟置若罔闻,分别借了两回,原因是“以后找他好办事”。

没想到,一借几年,多次催都不还,甚至我弟弟做生意失败、弟媳生产无钱给手术费的艰难情况下,也不还。

今年,这位大师又建新房了。而钱,还是讨不回来。

我建议找法律诉讼,我弟弟以“熟人不好搞得这么僵”拒绝了我的提议,更何况农村人借钱根本不打借据。

他们总觉得打协议之类会破坏彼此的信任,而一旦发生纠纷都是“无讼”,幻想通过礼治来解决。

在乡下,“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耻之事”。

无讼,人情绑架之下的产物,不委屈他人,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委屈自己了。

《圣经》: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作为一个“城乡结合体”的我,读费老的《乡土中国》,感触颇深:

无论哪个时代,乡土中国是一样存在的,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文化。文化是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不会时过境迁,更不会消失殆尽。

读懂乡土中国,理解乡土中国。

上一篇: 乡绅是地主吗?为何有人为乡绅澄清,说他们才是中国乡土灵魂?
下一篇: 教育从何而来?教育起源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