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家长朋友们问道:“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也不打也不骂,还是天天跟你闹腾!
更严重的是层出不穷的新闻,彻底打乱了家长和老师们的节奏,甚至不知如何教育才是对的,生怕孩子一个想不开、不如意做出出格的事情。
大家好像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带,老师们也觉得他们教的孩子一届不如一届。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从21世纪开始,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辈人。
其实孩子们也有很多苦恼,只是我们没有深入了解。
时代在变,教育观念也应该转变。
那现在的孩子都需要是什么样的父母呢?优秀的父母又具有哪些特质呢?
01
三观正
三观一般而言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被大多数人所认知的三观。
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父母的三观正,才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父母的三观不正,孩子将来未必一定没出息,但是有一点十分肯定:孩子的成长之路,会走得特别坎坷。
董卿曾说,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得是什么样的人。
曾经看过一句话,“一个三观正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都不会太差”。
子女能否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
都说一流的父母做榜样,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三流的父母做保姆。而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榜样,便是教给孩子正确的三观。
三观正的父母,可以在孩子重要的人生选择上面,指引孩子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02
有明确的养育目标
《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说:
很多的父母对孩子各方面表现都不满意,对他们的未来也非常的担忧,我问他们:“你们到底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你们想好了吗?”
结果大部分的父母都摇头,表示没有想好,有些人则辩解:“正因为孩子现在状况很糟糕,所以我看不到任何希望。”
所以她就建议那些来上课的父母,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自己养育的目标和方向。
这些目标无关孩子的分数和名次,而是一些有助于孩子适应社会的软实力:就是优秀的个性特征。
比如有责任和担当、幽默开朗、勤奋进取......
当父母在描绘或者书写这些词的时候,他们的表情会变得自然松弛,他们的注意力会转向孩子身上和这些目标相符的行为和特点。
有个家庭教育杂志调查发现,凡是一开始就建立了与品德相关的养育目标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往往都能够因为那些品质而更好的适应社会。
03
有界限感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曾说过:“好的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对于父母来说,对孩子的爱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一定界限内。
超出界限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和伤害。
打着“我这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其实是因为家长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附属品,因此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他、控制他。
这是一种不尊重、不信任孩子成长潜力的行为。
在这类父母的教育下,孩子会变得过度依赖、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很多锻炼的机会。
智慧的父母,都懂得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分得清什么是孩子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因此会尊重孩子的感受、积极倾听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充分自由的成长空间。
因为有界限感,知道孩子未来的路需要自己走,孩子的人生需要他自己的创造,因此会早早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己做选择做决定的能力,而不是只停留在溺爱阶段。
有界限感的父母,懂得适当放手,允许孩子犯错、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探索,让孩子能在这些过程中积累宝贵的成长经验。
04
懂得自我反省
当孩子身上出现一些“问题”时,多数家长都只是从孩子层面来考虑问题,用这样那样的办法强行纠正,却看不到导致孩子“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有句话说: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其实一点也不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模仿、形成习惯。
懂得自我反省的父母,会不断调整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找到最科学、最适合孩子的,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他也会更加自律,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明事理、有原则、善解人意,给孩子做出良好的行为表率。
05
懂得陪伴
优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来的。
真正优质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陪伴的质量。
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
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要打击孩子,不要一味指责,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信任。
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父母都要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措辞和态度,讲明道理,切忌发火、给孩子贴标签。
有些道理我们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来教育孩子。
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06
会经营家庭
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家庭是温馨港湾,是心灵最深处的寄托。爸爸妈妈之间稳固的婚姻关系,无形中给了孩子一种强烈的安全感。
用心去营造和谐的婚姻氛围,会比什么教育都来的有效。孩子从父母互动中感受到真爱,就会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学会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氛围和谐温馨,父母之间很少发生争执,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能感觉到温暖。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最希望的,就是父母恩爱。
家庭和睦,才是给孩子的美好快乐家庭。父母恩爱、不吵架,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纽扣家庭教育说
在培植树木的时候,必先松土,让土壤有氧气进入,让树根有发展空间。
当空间越充足,树根就扎得越深,树木就会长得更高更壮。
谁都不是天生的“完美父母”,但教育孩子的路上,必定伴随不断地学习。
往前迈出的每一小步,都是孩子走向优秀的一大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