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优秀成为习惯,每件事都竭尽全力的时候,我们便成就了最卓越的自己。能够带动一些人,影响一些人,榜样也就成为了力量。”说这话的,正是我校计算机科学软件学院教授武优西老师。
人物简介
武优西,1974年6月出生,河北故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副主任,基础课部党支部书记,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访问学者(2009.8-2010.8, UVM; 2015.10-2016.10, WSU)、国家自然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天津市科委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项目评审专家。
经过多年努力,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为我校计算机学院实现了国家基金项目零的突破。
荣誉履历
先进事迹简介
信念坚定、德行高尚,
他是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示范者
武老师于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始终热爱学习,把读书学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支部学习,并于2017年7月赴井岗山参加红色教育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作为党支部书记,能够规范、扎实作好基层党建工作,组织支部党员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及时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并开展讨论,开展了系列有意义的党日活动。
他注重加强师德修养,身体力行教师的职业道德,积极参与学院、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事业,着力将教师道德标准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他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生活节俭、衣着朴素,纪律观念、责任意识强,曾荣获2016年河北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度计算机学院“科研之星”、2014年2015年获得“教学之星”等荣誉称号。
甘守讲台、潜心教学,
他是河工学子计算机方向的引路者
武老师1995年起在学校任教,22年来一直承担着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普及工作,先后为数万名学生授课。特别是近五年来,其年均工作量高达900多学时。
繁重的授课任务练就了武老师精湛的教学水平,他甘守三尺讲台,多次获得校级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国家优青获得者、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崔庆华教授便是其学生中的杰出代表。
武老师自2005年担任基础教学部副主任以来,创新思路、大胆尝试,使得该部门承担的三门课程全部为省级精品课,并顺利通过二次验收。近年来,为适应教学改革,他先后完成了20余学时的VB、VC视频录像,合作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程配套用书。
追踪前沿、放眼国际,
他是学院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先行者
早在1998年,武老师作为主研人承担河北省大学生计算机能力测评系统的研发工作,构建了开放式考试系统自动评分的Windows及Office答案自动生成模块和自动阅卷模块。该系统运行十几年间,先后有省内外三百余万人使用该系统进行学习和考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他为河北省和全国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完成人);2002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2008年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武老师在美国佛蒙特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与国内外院校多位知名教授建立了合作关系。首次提出网树(Nettree)数据结构是在2010年,近年正逐步得到国内外主流学术刊物的认同。应用网树结构求解了多个关键科学问题,取得研究成果10余项。
2015年《软件学报》和SCI二区期刊《Applied Intelligence》无修改录用论文各1篇,其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F;7.384)录用并即将刊发。
他先后在ACM汇刊、IEEE汇刊等国内外主流学术刊物或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面上项目1项,作为第二承担人,与大连理工大学的国家优青获得者、博士生导师江贺教授等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与我校青年教师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因材施教、传道解惑,
他是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探索者
武老师于2004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16年获批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他着力思考和探索研究生的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坚持定期与研究生集中讨论、分别谈话,及时发现每名研究生的特点和专长,重点了解每名研究生的课题进展和研究动态。
他平均与每名硕士研究生的交流邮件超过500封,最多的高达1200多封邮件,有时灵感突发,武老师会在第一时刻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给学生,唐志强同学笑称,“武老师的邮件总是在凌晨1点-6点期间发来”。
在他的指导下,多名研究生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一级学报、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计算机界顶级刊物发表论文,被SCI或SSCI索引的一区二区论文10余篇,其中一区2篇(含国际顶级期刊IEEE汇刊1篇);3名学生主持省级课题;2名学生分获2014年、2015年度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名学生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武老师日常注重积累,他将与学生的讨论录制为视频或音频,目前已有累计300G、百余小时的宝贵资料,为后续的学生培养提供了有利素材。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他是学院科研梯队建设的推动者
为了分享自己的科研体会,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进步,今年6月主动申请为学院青年教师举办学院科研分享会。“在国内信息领域,凡能承担重大的科研项目,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必不可少”,武老师和青年老师们这样说, “要设立合理的科研目标,形成稳定的科研方向,注重培养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对自己负责,对科研工作负责”。
他关心并帮助学院中青年教师的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学院科研梯队建设。在他的指导下,先后有4名青年教师的论文质量得以提升并最终发表。在今年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中,他敏锐地发现有2名青年教师的申请书基础较好,但还有提升空间。他不计名利,毫无保留地与申报者进行深入交流,对申请书审阅修改多达20余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两位老师最终1位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另外1位在函评阶段所有评审专家一致给出了同意资助的评价。
武老师的影响和带动有效推动了学院科研队伍建设,近年来有10余名中青年教师去国内外大学做交流访问,多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这些教师先后在国内外主流刊物及CCF推荐A类会议发表多篇论文,并积极参与各类基金申报,正成为学院发展的后继力量和生力军。
学院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要求和勉励广大教师,而武优西老师则用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很好地诠释了“四有”教师的内涵。
他不善言辞,却用言传身教成为了身边人的“楷模”;他不爱张扬,却成为学院科研、教学领域人人皆知的“明星”;他不慕奢华,却拥有学生爱戴、同行赞许、社会认可的“财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正用讲台、粉笔、晶屏和键盘践行着人民教师的诺言,他正用认真、踏实、创新和探索开启着前沿科学的大门;他正用执著、信念、协作和无私发挥着榜样的力量,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
为武老师点赞!
欢迎点赞转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