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生前无人陪伴,死后无人认尸,9200万空巢青年警惕“无缘”危害

生前无人陪伴,死后无人认尸,9200万空巢青年警惕“无缘”危害

生前无人陪伴,死后无人认尸,9200万空巢青年警惕“无缘”危害观察者网风闻社区,热辣时事,专家点评,网友评论,尽在掌握

作者 左岸枫史

个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要素,不同的人之间千丝万缕或深或浅地联系交织纵横,形成了社会的轮廓。

也因此,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人存在一定的缘分。

家庭就是这种缘分的最典型表现,也是最明显的一种。

但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连这一最基本的“缘分”都在丧失,这种现象在年轻人中尤为严重。

01 迷失的群体:“空巢青年”在扩散

以前从来都只听说过“空巢老人”,一般是指与子女分居,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的老人们。

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一批中年人追随城市化的步伐,背井离乡去闯荡。

如今又是十几年过去,一个全新的现象正在扩散:

“空巢青年”:由于经济实力有限,他们只能暂时与父母,朋友分居,以单身状态独自租房居住生活。他们只身来到异地他乡,人生地不熟便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2021年,人民智库发布了一项统计调查,以上述标准界定,我国的“空巢青年”数量已经达到了9200万左右!

这一数字并非骤然形成的,早在2018年,“空巢青年”数量就达到了7700万人。短短三年时间就上涨了1500万人,按照这个趋势下去,要不了多久中国的单身青年都将处于“空巢”状态。

整体来看,这个现象带来的影响是负面大于正面的。

首先,“空巢青年”长期独居,缺乏与人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就有了“社恐”等心理,随之而来的还有处对象难题。长此以往,身为中坚力量的青年人单身率居高不下,结婚率和生育率自然会下降。

而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老龄化阶段,双率降低对老龄化的加剧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若干年后,必然会进入无人可用,生力军不足的困境。

当然,青年人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恋爱结婚的权利。只是有些人在长期的独居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本卓越的表达能力,将来想谈婚论嫁了遇到了问题,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此外,独居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一个人在外地生活,邻居都是常年不见一面的陌生人,万一遇到了什么问题和难处,连个可以帮扶的人都没有。

许多青年人在就职的时候会填写一些基本信息表,其中有个“紧急联系人”,指在本人遇到一些紧急问题的时候,公司可以帮忙联系能够解决的人。

但是很多人在这一栏都只能空下来,然后暗自苦笑。或许有人会问,父母不能算紧急联系人吗?

算,也不算。无论任何时候,父母永远都是最坚实的依靠,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只是年龄越大,越明白父母也并非万能的,父母也有自己的许多难处和无奈。

举个例子来说,不少从农村来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父母都是务农为生,虽然不至于饿着冻着,甚至手头还有一定的积蓄,但是力量实在有限。

年轻人知道父母的能力,明白自己的离开会给父母带来许多担忧,所以他们不愿意将父母当成紧急联系人。

因为一旦出过一次事情,哪怕可能只是一次因为过度劳累晕倒了,或者出了小车祸,都会让他们此后牵肠挂肚,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再出来冒险。

所以许多人不仅不会把父母当成紧急联系人,甚至都会装出过得很好,非常滋润的样子。

最近在杭州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外卖小哥在接受检查的时候突发哮喘,蹲在路边大口喘气。民警发现了之后多次想替他拨打120,但是都被他拦下来了。

“求求你了,我歇一会儿就好了,我没钱,不去医院。”

让人心碎。这又是谁家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知道了,心里会作何感受?

所以他宁愿自己在路边蜷缩着喘气,也不愿意去医院,更不愿意惊动任何人,尤其是他的家人。

今年年初,北京有一位独居的女孩因为卫生间的门锁坏了,自己又没有带手机,活活被困了30多个小时。

在这段时间里,她渴了就喝点卫生间的水,忍着饥饿坐在马桶上睡觉。

她是怎么获救的?卫生间没有开向楼外的窗户,她反复地敲击下水管道,敲了两天一夜,才被好奇上楼询问的邻居发现,请人撬了锁。

02 “无缘社会”:失去亲缘,姻缘,友缘;孤独成为常态

这种现象并非国内特有的,在其他一些国家也普遍存在,而日本社会比我们要严重许多。

早在2010年,日本电视台NHK就拍摄了一档纪录片《无缘社会》,聚焦的对象就是那些独来独往,独居独业,与社会“无缘”的人。

缘有很多种,与家人,朋友,恋人,甚至一些陌生人都有缘分存在,但是他们失去了所有的缘,哪怕老死在自己的屋里也没人知道。

《无缘社会》开幕雷击,一位名叫大森钟利的男子死在了自己的公寓无人发现,直到4天之后,腐败的臭气让整栋楼都无法安宁,才有人发现了他。

他并非个例,根据电视台节目组调查统计,在日本有32000多例类似的情况。他们仿佛离群的大雁,失去羽翼落在灌木丛中活活熬死多时,才因为招了苍蝇被发现。

大森钟利是一个勤奋的工人。他当时已经七十多岁,早已过了退休的年纪,但是他依然在努力工作。他赚钱是为了什么?说来有些心酸。

大森钟利的双亲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他离开故土之后,每个月都要花一大笔钱买鲜花和贡品,托人送到老家父母的坟前。这笔钱不多,但也逼着他不得不一直工作下去。

他生前曾在日记里写道,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死后葬回故里,与父母永远在一起。遗憾的是没有人知道他的老家在哪里,节目组发着善心帮忙火化了尸体,却无处安葬。

《无缘社会》调查发现,因为这种现象太多,甚至专门出现了一种职业:特殊清扫员。他们与社区签订合同,目标受众是社区内所有无人问津的人,无论年龄。

一旦这些人中有人在家中死去,发臭,他们就上门清扫。身上携带特殊药剂,以去除那让人窒息的恶臭味,并且消毒。他们把尸体清走,再一件件收拾死者家中的遗物。

03 “无缘社会”扩张的背后,都有哪些推动力

“无缘社会”在扩张,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与社会脱离缘分,守着空巢机械地过日子。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

首先,不论是好是坏,都是青年人自己的选择。根据人民智库调查,有47%以上的年轻人是自发地想要过一个人的日子,才选择住在“空巢”里。

从前中国社会大多是大家庭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城市化发展,计划经济政策实施,时代观念转变等原因给这种家庭模式带来了沉重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小家庭成为社会主体。

原本浓烈密切的血缘关系被逐渐淡化甚至割裂,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青年人失去了归属感,也没有了与亲人交际的习惯与能力,索性独来独往,放弃这种交际。

其次,为了更高的生活水平与经济收入,青年人纷纷涌入城市。不得不承认,农村与城市的平均收入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且城市的公共设施,娱乐场所服务更为完善。

但是孤身闯荡的青年人大多既无底蕴,也无背景,飘若浮萍。在城市里他们能做的就是先站稳脚跟,否则别说是举家搬过来生活,自己想要生活下去都是吃力的。

一方面为了赚钱,青年人选择来城市寻找机会;一方面也是为了体验更现代化的生活,才住在城市。

城市里的确娱乐项目更为丰富,让人眼花缭乱。酒吧,KTV,密室,剧本杀,游乐场等等,只有想不到,没有体验不到的。

只是事与愿违,这些都不是免费的。普通青年人大多背着房贷车贷的压力,哪里有闲钱和时间体验这些娱乐项目呢?

原本这些娱乐是接触社会,与人交流的一大重要途径。但是压力沉重,一没时间二没钱,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原本的兴致。

另外,新型的社会生活模式正在急剧扩张,冲击了以往“成家立业”的固有观念与模式。原本人们提倡“先成家后立业”,即先找对象安定下来,再说工作与事业的问题。

但是结婚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了,现在结婚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物质上的必需品无需赘述,思想观念也翻天覆地地转变了。

以往很多情况下女性都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要等一个合适的人赚足了钱来娶。而在传统观念里,女性不需要太繁忙的工作和过高的收入,只需“相夫教子”做好家庭主妇。

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本科学历的人群中,女性占比超越男性达到51.5%;硕士学历群体中,女性占比达到54%。

在高学历受教育程度上,女性形成了反超。

与之而来的是思想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独立工作生活,即便是结婚也不影响自己的工作。

当学历与其他能力在社会中被转化,女性的整体收入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便不依赖于男性或者家人,也能独立生活,甚至由于目前的男女比例,女性已经化被动为主动。

这一转变造成的结果就是,更多的男性没有足够的能力成家,更多的女性不想早早地成家,于是出现了大量的“空巢青年”。

事实上,结婚成家是两个人共同的事情,在经济上和生活中,双方都应给予更多的体谅与照顾,各自承担一定的责任。

而非划清界限,一个必须且只能赚钱,一个则要放弃自己原有的生活成天呆在家里。

最后,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也制约了“缘”的链接。一个人吃火锅看电影,一个人逛街打游戏,夜深了,一种孤独感自然就产生了。

此时打开手机电脑,登录社交媒体平台,读一些文章,评论几句;看一段视频,发个弹幕。这种孤独感就会少上一些,在互联网上更多的人可以匿名交流,得到认同。

互联网交流越多,现实中的交流欲望与能力就越低,这就是那些“高强度冲浪”的人觉得自己“社恐”的原因。

04 警惕“无缘社会”带给空巢青年的双重危害

“无缘”带给了空巢青年很多危害。尤其是疫情之下,防止病毒扩散需要隔离与封闭,人与人的交集越发的少了,产生的问题也更多了。

电影《穿越寒冬拥抱你》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离异独居,患有脑梗的音乐老师所在的小区被封锁,恰好他急需服药来控制病情。

他在跑腿平台发布了求药信息,从50元一路加价到数百元,才被一位骑手接单。

药刚刚送到以后,音乐老师突然发病,正好被救了下来。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也是一件让人后怕的事情。

电影中的剧情,正是现实的折射。

近日以来,上海疫情十分严重,每天都有超过两万例感染者。在这样的情况下,送药难又成了一大问题。

疫情之下,许多药店关门,骑手们不敢接单乱跑。饭可以少吃点,忍着点,药却不能将就啊。上海市一位政协委员邵楠就注册成为了一名跑腿骑手,亲自给需要的人买药送药。

第一单他跑了足足一小时,方才按照要求把药送到了,这一单他只赚了4.5元。送完药,邵楠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他不知道这座城市还有多少人急需药品来救命。

从3月21日完成注册,成为骑手以来,邵楠一干就是半个月,在这期间他除了自己的工作以外,就是在跑腿送药。

除了身体上的疾病意外,独居青年的心理健康更需要被关注。人是群体动物,都是害怕孤独的。在长期的独居生活中,青年的心理也会逐渐被击溃甚至扭曲,产生严重的后果。

500

2021年11月28日,微博博主,摄影师“鹿道森”留下一封遗书随后自杀。在他的遗书里,我们看到了他的生活:童年被校园欺凌,被父母严厉控制,寄宿在亲戚家。

成年之后这些阴影在他心里挥之不去,而因为与家人僵硬的关系,他选择独居。一个人消化不了这么多的情绪,最终抵抗不住的他选择在自己的生日结束生命。

或许鹿道森的死,童年经历的那些事情是真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原本是一个善良坚强的孩子,如果他长大以后得到了足够的关怀与照顾,他一定可以处理好这些情绪,这场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鹿道森的不幸,应当让我们引以为戒。那些哪怕是“自愿”的“空巢青年”,背后是否也有自己的无奈与痛楚,他们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而非在绝望中选择放弃。

05 走出“无缘社会”:齐心协力,守望相助

我们很难预测未来这种现象还要持续多久,何时得到解决。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否认“无缘社会”与“空巢青年”带来的危害,但也不必过分担心。

社会在转型,时代在发展。一些阵痛是无法避免的,也很难得到缓解,但前途终究是光明的。我们要关心的就是如何能在阵痛期尽量缓解危害,让更多的独居青年感受到温暖。

首先,社会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这个重担,将独居青年登记,专门划分负责人,可以有效构建起社会与独居青年之间的“缘”。

这不是要一人发一个心理医生,太不现实了。而是有一个可以偶尔关心一下他们,在他们突发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予以帮助的人,这就够了。

此外,通过互联网组织相邻的独居青年守望相助,相互打气也十分有必要。如此可以避开互联网割裂社会联系的负面效果,构建一种全新的“虚拟 +真实”的连接。

另外,家庭的引导与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青年人背井离乡孤独漂泊,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也要给予充足的理解。动辄逼婚,催找对象,数落工资收入,只会带给独居青年更多的压力。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一时的困窘并不能证明什么,经常鼓励孩子,关心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而非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就是长远之计。

最后,独居青年更需要积极配合,主动融入社会。培养一些不花时间,不费钱财的小爱好并不困难。平日里哪怕只是种个花,看本书,也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一起分享每天的小精彩。

自由并非毫无牵挂,完全孤立。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单身还是结婚,都需要标明。把未来的安排转化成现下奋斗的动力,才不会每天活得犹如一台机器,看不到尽头。

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组成部分的共同努力,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挺过寒冬,与理想的生活拥抱。

上一篇: 这届年轻人还没有对象,已经开始考虑养老了
下一篇: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期末总结3篇(初二历史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