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发展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发展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发展及其现代意义摘 要:马克思丝毫没有回避对“存在”问题作“存在论”追求和承诺,他始终把“存在之谜”的解答作为自己哲学的一个根本话题。他在对传统形而上学“理性存在论”的全面批判中

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发展及其现代意义

摘 要:马克思丝毫没有回避对“存在”问题作“存在论”追求和承诺,他始终把“存在之谜”的解答作为自己哲学的一个根本话题。他在对传统形而上学“理性存在论”的全面批判中,从“国家之谜”的消除、“历史之谜”的破解到“人之谜”的揭示,形成了以一贯之的解答“存在之谜”的内在理路,创建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社会存在论”。本文简要阐述了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发展及其现代意义。

关键词:社会存在论;发展;现代意义;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自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经过了几代人的阐释和解读。每一代人都是根据他们当时体验到的现实生活和所能吸取到的历史研究成果做出相应的阐释和解读,阐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轨迹和新趋势,唯物史观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对历史唯物主义加以新的解读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种新的解读不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已经被证明是颠簸不破的真理,我们所说的新的解读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的再认识或再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体系,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它,同时,也应该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它。

一、构筑“理性存在论”的传统模式

卢卡奇说:“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理性在本体论上的万能性依然是哲学问题的核心,”它的“存在论”本质是“理性存在论”,是把理性抬高到“绝对存在”的优先地位的“存在论”。

“理性存在论”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1.理性实体化,实体理性化。“理性存在论”之所以要把理性实体化、实体理性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形而上学追问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自身实体主义、理性主义倾向导致的结果。

2.存在概念化,概念存在化。“理性存在论”之所以要把存在概念化、概念存在化,一方面是由于特定的解答模式使然,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下的意识形态使然。

3.体系逻辑化,逻辑体系化。这是由支撑它的理论范式所决定的,这就是“知性制式”、“先验预设”、“学理至上”三种思维原则,即传统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

二、卢卡奇的最初尝试

早期卢卡奇试图从社会存在概念入手,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思想体系,从本体论层面上“回归”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以“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研究来重新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第一,审定劳动范畴在实践理论中的基础地位,通过完整揭示劳动的因果性和目的性统一的特征,再现历史唯物主义中富有深刻哲学内涵和意义的实践概念。

第二,纠正传统体系哲学中忽视主体研究的片面性倾向,着力恢复主体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位置,以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框架中的主体性张扬。

第三,明确唯物主义的立场,运用总体主义的方法,从寻找社会存在的一般本体论出发,阐述了社会存在的三大类型及其关系。

第四,自称依据马克思的观点和立场,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力图作出本体论的表达。

第五,从人类社会与实践的结构中探讨了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特点,显示了对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认同和推崇。

第六,从本体意义上划分存在的若干层次,以显示存在的客观性质和价值意蕴。

第七,异化概念是卢卡奇研究社会存在本体论的一个关键词。

三、哈贝马斯的理论抱负

马克思对交往与交往关系所作的一系列论述表明:他的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哈贝马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为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就着手修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建构他的交往行动理论。以交往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是哈贝马斯的伟大抱负之一。他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中表明了生产力方面的演变的卓有成效的学习过程,能推动时展。哈贝马斯发表了《交往行动理论》,使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从意识哲学转向语言哲学。哈贝马斯在抛弃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还原主义之后,就致力于用语言学去研究批判理论的基础。他把凭借语言来进行的交往形式,当作一种理想的交往模式,进而建立了他的交往合理化的理论体系。

四、马克思创建“社会存在论”的现代启示

第一,哲学上的理论创新首先必须是“存在论”上的创新。马克思没有回避对“存在”问题的“存在论”追究和承诺。他始终把“存在之谜”的解答作为自己哲学的一个重要话题。他在对旧形而上学“理性存在论”的全面批判中,从“国家之谜”的消除、“历史之谜”的破解到“人之谜”的揭示.形成了一以贯之的解答“存在之谜”的内在理论,创建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社会存在论”。

第二,“存在论”上的创新有赖于哲学思维方式上的革命。马克思创建“社会存在论”是与实现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变革分不开的,这一根本变革的意义在于:其一,用“实践首要”的观点取代了“学理至上”原则;其二,用“生成性逻辑”取代了实体性原则;其三,用唯物主义原则取代了先验论原则。

第三,哲学思维方式上的革命是总体性的,不是单向性的。马克思在他对“整个哲学的批判”中,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唯物史观的方法和“实践的唯物主义”原则三大批判武器。这三大批判武器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思维方式之内涵,单靠一个方面、单从一个视角是不可能重新建立起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的,即使建立起来了,也是很单薄的,很不牢靠的。

第四,马克思哲学仍然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形而上学源出于人的生存本性,人的生存本性的发展状况如何,尤其是人对自身本性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如何意味着形而上学的发展状况如何,而哲学作为人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形式(按黑格尔的说法),也就不能不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

[2]欧力同.交往理论演变:从近代到当代[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4).

[3]刘卓红.转向历史唯物主义――论卢卡奇劳动、实践概念的发展思路[J].哲学研究,1997,(2).

作者简介:张琼苑(1983-),女,汉,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张深奥(1985-),男,汉,中国人民装备学院昌平士官学校。

上一篇: 浅谈《乡土中国》
下一篇: 《乡土中国》阅读方法+知识梳理导图(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