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读书 |《社会性动物》

读书 |《社会性动物》

读书 |《社会性动物》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人们对他人的想法或者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事后聪明偏差:一旦知道某个事件的结果,人们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预测能力。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人们对他人的想法或者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事后聪明偏差:一旦知道某个事件的结果,人们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预测能力。

阿伦森第一定律:做出疯狂举动的未必疯狂。

理解情境性变量举例:人们在解释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倾向于给作恶者贴上标签,由此而将这个人从“我们这些好人中”排除。那样的话,我们就不需为那些令人讨厌的行为而感到烦忧,因为它们与我们这些好人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思考问题方式的危险在于,它使我们对自己敏感于 引起令人讨厌行为的情境压力 而沾沾自喜,并进而导致我们在解决社会问题时采取一种头脑简单的方式。

二、从众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这一事实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要处于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要求遵从的价值取向的紧张冲突状态之中。

从众: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

从众的原因:

1. 他人的行为可能使我们确信自己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

2. 我们可能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如被拒绝或嘲笑)或者获得奖励(如得到喜爱或认可)。//我们遵从他人的行为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是我们采取合适行动的唯一指南;我们常依靠他人的意见来判断事物的真实性。

从众的对立面并不是反从众:反从众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而只是一味地做出与他人的愿望或期盼相反的行为。

群体思维:在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排他小群体中,由于人们共同的追求占统治地位,因此该群体无视对那些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所做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具有这种不良决策策略的群体一般感到自身是无懈可击的,他们处于盲目乐观之中;且当不同意见被阻拦时,这种乐观得以延续。

著名的阿希从众实验:选等长线段。

个体怀有两个重要目的:确保自己的意见正确;通过不辜负他人的期望来赢得他人的好感。

增强和减弱从众的因素:1. 一致性:一个持异议者的出现会助长人们摆脱多数人影响的力量;但如果拥有了一致性,多数人的规模不必太大就足以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从众。

2. 表态:减弱个体对群体从众压力的途径之一,是引导他对自己最初的判断表态。

3. 责任:除非人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对一项没有异议的顺从的决定负责,否则大多数人为了相安无事会去迎合他人。

引爆点和连接器:当某些有威望的人恰巧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适当的地点,主流社会走势往往会通过从众机制而发生戏剧性的、出乎意料的改变。顷刻间的改变,即主流变化达到一个临界值时,称之为“引爆点”,引起这些变化的人们称之为“连接器”。“连接器”并不一定是专家;他们只是一些看上去内行的普通人,他们总会在适当的地点谈论适当的话题。

人们对社会影响的反应:

依从:一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某种行为。认同:因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某种反应。//并非内在满意,仅仅为了与认同对象建立满意的关系,“完美的查理老叔”现象。内化:成为我们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分,解除与它来源的关系,变得不易改变。内化的动机是希望自己正确。//人们希望自己正确的动机是一种强大的且可以自我支撑的力量。

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的不服从:拒绝伤害他人的压力是一件困难的事,而且我们还常常在有机会帮助他人的时候采取逃避的行动。

三、大众传播、宣传与说服

接受者至少可以采取四种方式来减少心中的不安:

1. 改变自己的想法

2. 劝说宣传者改变想法

3. 寻找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以支持自己最初的看法,对宣传者的说法置之不理

4. 贬低宣传者,让自己相信宣传者是愚蠢的、不道德的,从而使他的看法无效

四、社会认知

人类是认知吝啬者:人们总会会尽力保存自己的认知能量。考虑到我们处理信息的有限能力,我们会采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策略。

社会背景四方面:

比较不同的选择

参照点与对比效应:选择不同的比较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想法被情境激活

启动与易接受性的形成:我们如何解释社会事件,往往取决于我们当前所考虑的事情,以及我们理解事物时所采用的信念和范畴。

启动:最近出现的或者被频繁激活的想法更可能出现在脑海里,因为被用于解释社会事件。例如,大众媒体使一些问题和观念变得容易被接受,并由此而进入公众的政治和社会议程。为决策设置框架

一个决策的呈现方式决定着是得还是失。人们不喜欢损失,且会想方设法避免损失。呈现信息的方式

信息的先后次序

- 首因效应:注意力渐减;解释性定势(产生最初印象的信息随后被用于解释后来的信息)

- 近因效应

- 稀释效应:中性的或无关的信息弱化判断或印象的趋势

便捷式判断:一种心理捷径,一种解决问题的简单的规则或策略

- 代表性便捷式判断:关注某个认知对象与另一认知对象的相似性,并推断第一个对象与第二个对象一样。

- 易得性便捷式判断:依据我们很轻易想到的具体事例而做出的判断。

- 态度便捷式判断:包含了情感与评价成分的特殊类型的信念,对特定对象好的/坏的累积性评价。

自我图式:(自传式记忆)将与我们自身有关的连贯一致的记忆、情感和信念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记忆变得越来越一致,也更加不准确。我们采用这种方式改写了我们的个人经历。我们并非要对自己的过去撒谎,而是以一种与我们的自我图式相一致的方式进行了错误的回忆。

证实偏差:人们总是倾向于寻求对最初的印象或看法加以验证。

事后聪明偏差:后见之明效应。一旦我们知道了某个事件的结果,我们便会更倾向于认为,事前我们已对此进行过预测。

证实偏差和事后聪明偏差都支持这样一个命题:人类认知倾向于保守。我们会尽力去保护已经形成的认知,去维护我们先前存在的知识、信念、态度和定型。

避免认知保守性消极后果的四条法则:

1. 提防那些试图影响你对情境加以分类或界定的人。要问自己为什么有人会建议采用某种特定的分类方式。

2. 尽力采用多种途径对某个人或事件加以分类和描述。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就不会依靠唯一的分类方式。

3. 尽力将个人及事件看作独特的。个性化有助于防止某种定型或便捷式判断的过度使用。

态度和信念如何指导行动

一致性推断:将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个人特征相符合的一种归因倾向。人们会根据某种与特定行为类似的属性或特质,来对这个人的行为进行解释。

态度的可通达性:某个事物同我们对他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

社会解释中可能出现的三种偏差:

1. 基本归因错误人类所具有的这样一种一般倾向:当描述和解释社会行为的原因时,与情景和环境性因素的影响相比,人们会过高估计人格和气质因素的重要性。一致性推断就属于这种倾向中的一种。

每个个体都扮演着许多社会角色,而我们可能只是观察了其中之一。这样,我们在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解释时,可能轻易地忽略了社会角色的重要性。

当人们行为的原因可以很好地归结为环境因素时,我们许多人在许多时候却过分倾向于进行性格归因。

2.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行动者倾向于将他们自己的行为归因为情境性因素,而观察者则倾向于将同样的行为归因为行动稳定的人格素质。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是有一个人的注意力焦点所决定的。行动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环境及过去的经历,他对导致自己行为的因素及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具有特殊的体验;相反,观察者的注意力几乎总是集中在行动者身上,因此观察者可能并不知道行动者作出某种行为的历史和环境原因。

将潜在冲突消除在萌芽的一种方法:转变行动者和观察者观察问题的视角。这样做的策略之一是,根据其他人的观点进行角色扮演来促使人们产生移情。

3. 自我偏差

首先,一个公知前提:我们的主要心理目标之一就是维持并强化我们对自身的看法。作为动机的主要源泉,我们如何设想自我极大地影响着我们所有的社会认知。

人们对世界歪曲的看法,往往是由为自己及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的动机引起的。在进行自我辩护的过程中,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意义进行解释或歪曲,以便于是他们符合自己所认为道德上完美而又合乎理性的人的行动。

作者认为,社会性动物最具吸引力的一面就是,人们由着将自己视为完美而又有具有理性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又是多么频繁地致使我们采取那些既不完美又没有理性的行动。

五、自我辩护

一个公知:人们都会对自己的行为、信念、感受加以辩护。当人们去做某件事的时候,只要有任何可能,都会尽力让自己或他人相信所做的事情是合乎逻辑的、合理的。

认知失调(人类动机理论的基础):是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无论何时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就会出现这种状态。

认知失调理论并没有将人类描述为理性的存在,而是将他们描述为理性化的存在。人类并不试图确保自己正确,而只是试图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谣言可以令人安慰,减少失调】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自我概念受到威胁而产生的不安,促使他们去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

减少失调的办法:

人类自我辩护需要的各种形式:

1. 决策造成的失调——为个人选择进行辩护的倾向

2. 不充分理由心理

假如一个人所表达的看法难以从外部加以辩护,这个人就会试图从内部进行辩护,努力使自己的态度与所表达的看法更加一致。

3. 为努力进行辩护

如果一个人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目的,有过困难或痛苦的经历,那么这个目标或目的便会更具吸引力。

4. 为残忍进行辩护

将你行为的受害者的罪过最大化,使你相信那个受害者是罪有应得。即使发生在受害者身上的伤害不是由你直接导致的,但仅仅因为你讨厌他且希望他受到那种伤害,这种机制便可以发挥作用。

5. 对不可避免时间的心理

当所面对的某种情景是消极的且不可避免时,人们会尽最大努力从认知上将情景所带来的不愉快减少到最低程度。

6. 自尊的重要作用

最后总结一下:为了发展,人们就必须从自己的失误中学习。但假如我们有意识地去减少失调,我们便不可能承认自己的失误。

六、人类的攻击性

一个可悲的事实:一旦你曾经对某个人加以诋毁,那么你将来便更容易去伤害他。

痛苦与不适是攻击的主要前兆。假如一个有机体体验到痛苦而又不能摆脱这种处境,它几乎总会去攻击。

七、偏见

偏见:人们依据有错误的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敌对的或负向的态度。

定型:将同样的特征强加到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身上,而不考虑群体成员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

定型并不一定是一种蓄意的伤害行为,它仅仅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便捷方式。定型是归因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模棱两可的情境中,人们很可能做出与他们的偏见相一致的归因。偏见导致特定类型的负向情感或者定型,而后者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偏见。

归咎于受害者现象:人们倾向于将一些用其他方法难以解释的不平等归咎于个人。

“信念创造现实”:当我们对他人持有错误的看法或定型时,我们对他们的反应往往会导致他们做出符合这些错误看法的行为。这是一种“自证预言”。

八、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

人际吸引可以一般性地概括为:我们喜欢那些只需付出最小的代价便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大奖赏的人。

让人们帮助自己,是增加个人吸引力的更可靠的途径——如果我向某个人提供了帮助,我便会为这种行为辩护,使自己确信这是一位有吸引力的、可爱的人,他应该得到这种帮助。

出丑效应:一些失误迹象会增加某个近乎完美的人的吸引力。(尤其在自己与刺激源个体之间存在潜在竞争威胁时)

人们喜欢被喜欢,而且人们越是缺乏安全感,便会对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越发喜欢。

得失效应:加入我们能从他人的预期中获得(例如,这些人最初不喜欢我们,而现在喜欢我们),那么我们便会最喜欢这些人;加入我们从他人那里丧失(例如,这些人最初喜欢我们,而现在不喜欢我们),那么我们会最不喜欢这些人。

得到某个人的喜欢会增加我们喜欢这个人的可能性。仅仅认为某个人喜欢自己,便可能诱发有助于增进两人之间正向情感的一系列螺旋上升事件。

爱情的三种成分:激情,亲密,承诺

上一篇: “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
下一篇: 2020年湖南平均工资出炉 你超过平均工资了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