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社会保障概论 课堂笔记】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保障概论 课堂笔记】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保障概论 课堂笔记】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三)社会进步与历史局限1. 社会进步社会保障事业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获得了充分发展,也帮助这些国家在这阶段取得了经济繁荣。2. 历史局限导致社会保障支出膨胀

(三)社会进步与历史局限

1. 社会进步

社会保障事业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获得了充分发展,也帮助这些国家在这阶段取得了经济繁荣。

2. 历史局限

导致社会保障支出膨胀,财政负担越来越沉重;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挤占了用于投资的资金,限制了经济的发展;高福利同时也养懒汉,损害了劳动者的就业积极性。

三、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的最低标准

1952年06月04日,国际劳工组织(ILO)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第35届会议,并于06月28日通过了第102号公约,即《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加入了这个公约,在全世界范围内就社会风险、社会保障内容、标准和管理模式达成了共识。

四、本阶段社会保障发展的特征

(一)社会保障由劳资斗争说转向社会功能说

(二)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日趋重合

(三)社会保障制度从零星分散走向全面系统

(四)公民权利范围扩到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五)社会安全需要从不充分发展到普遍性、多层次的均衡发展

(六)社会保障从低度发展进入高级阶段

(七)社会保障功能从侧重治疗改变为侧重预防

(八)建立起物价、工资波动等参数和待遇调整机制

[20220322]

第六节 社会保障的改革时期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今

一、社会保障改革的背景

发达国家的人口、社会经济结构等发生变化,经济基础无法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各国社会保障体现出以下问题——

(一)社会保障财政支出膨胀,财政负担越来越沉重

家庭人口结构改变,老年赡养比不断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失业增加,财政支出增长。

(二)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减少了可用于投资的资金,那么久产生高利率低投资的不良情况;雇主和政府增薪,失业增加;

(三)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四)高福利损害了劳动者的就业积极性

造成失业率上升。

(五)社会保障管理效率低下

(六)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滞后于社会保障对象的变化

原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是以稳定职业的产业工人为对象的,“灵活就业人员”不在保障范围之内;同时,人口平均年龄延长,劳动人员平均年龄也延长了。

二、社会保障改革的路径

(一)渐进式改革的措施

也被称为社会保障的参数改革。即在原有制度结构和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只对变量进行调整。代表国家为英国、美国、丹麦、匈牙利等。以下为主要方式——

1. 改革缴费制度,增加缴费收入(开源)

(1)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缴费率

(2)提高或取消社会保障缴费基数的上限

(3)开征社会保障收入所得税

(4)建立国家储备资金

2. 改革计发办法,节约支出(截流)

(1)养老保险方面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降低养老金给付水平等,提高最低缴费水平等等。

(2)医疗保险方面

改进医疗保险的付费方式,如按照病重付费,多途径控制医保支出。

(3)失业保险方面

各个国家缩短领取时间,严格控制领取条件等。

(4)社会救助方面

加强对被救助者的调查,确保那些钱能被需要者所取。

(5)社会福利方面

由原先的国家支出到部分项目收费。

3. 加强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减少浪费

(1)改革管理模式

有的国家试用一元化,整合复杂的保障项目;也有的国家试图分散管理,下放权力,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政府的监管

加强立法措施。

(3)进行社会化管理

让社会各方面参与到社会保障之中,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筹资。

4. 社会保障项目部分私营化

(1)养老保险方面

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2)医疗保险方面

发展私人医疗。

(3)失业保险方面

扩大自营,允许投资。

5.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支柱和五支柱——

(1)社会养老保险与强制性职业养老保险相结合

(2)社会养老保险与自愿职业养老保险相结合

(3)其他地区的多支柱养老保障模式

(二)彻底的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措施

有的国家无法走出这种结构性危机,因此大幅度改革,做出以下措施——

1. 养老金完全私营化

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纷纷进行结构性改革。典型国家就是智利。废除了原来的社会保险计划,颁布实施了《私营养老金法》,建立了个人缴费型的养老金账户,开拓了私营的养老保险基本管理公司和养老金市场。

2. 养老金的公私混合

现收现付和完全积累的制度安排各具优劣,所以衡多国家开始选择混合模式。中国就是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三)社会保险各个项目的改革

1.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1)推行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

减轻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财政负担。

(2)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投资运营

我国在2016年也正式开始入市运营。

(3)实现职业养老金的可携带性

增强流动性。

2. 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1)提高医疗的保障制度的筹资能力

中央政府筹资,改变筹资结构,中央政府提供补贴,提升私人在医疗资源中的地位。

(2)整合分散的基金机构,提高医疗保障资金的互助共济能力

将分散的基金整合为统一的全国资金,我国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3)扩大覆盖范围(扩面)

我国医疗保障覆盖率为百分之百,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4)医保机构从被动补偿走向战略购买

走向战略购买是医保改革的关键。

3. 事业保险各个项目的改革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新的就业模式的产生迫使失业保险制度必须改革。

(1)增收节支(开源节流)

(2)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3)将失业保险与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相结合,实施积极主动的失业保险政策

(4)实行灵活的失业保险政策,鼓励企业减少解雇行为

(四)经济转轨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 建立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体系

2. 改革社会保险制度

其中调整最大的是养老保险制度。

3. 改进社会保障制度的缴费及给付标准

4. 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与监督水平

5. 创建积极的失业保险制度

6. 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五)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 养老保障领域改革

最具代表性的是智利的养老金制度改革。

2. 医疗保障领域改革

一是强调初级卫生保健。

二是努力扩大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提供全面普遍享有的医疗保障服务。

三是推行质优价廉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果

(一)改革使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回升,失业率下降

资金来源与保障_社会保障资金来源_资源保障是什么

(二)智利养老金私营化改革成就举世瞩目

1. 养老金由公共部门管理改由私营机构运营,大大提高了服务和管理水平以及投资回报率

资金来源与保障_社会保障资金来源_资源保障是什么

2. 将过去杂乱无章的各类制度整合为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3. 促进了储蓄率的提高和资本市场的发育

4. 减轻了政府和国家的负担

(三)职业年金和个人年金账户在欧洲崛起

如,推行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_资金来源与保障_资源保障是什么

[20220325]

第七节 中国社会保障的建立与发展

资金来源与保障_社会保障资金来源_资源保障是什么

新中国建国后社会保障的重要文献

新中国建国后,我国模仿“苏东波”国家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着。

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

(一)创建试行阶段(1949-1956)

1. 发布一系列法规文件开展济贫救灾

2. 建立城镇职工劳动保险制度。1951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进行修订

3. 建立国家工作人员社会保障制度

(二)调整阶段(1957-1966)

1. 确立了工人、职员的退休、退职制度

2. 补充完善了民族工商业者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

3. 解决了精简下放职工的退休(退职)养老问题

4. 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5. 增加了对职业病患者的保障

6. 出台了一些有利于社会保障管理和方便职工待遇领取的制度和方法

7. 调整了学徒工的社会保障待遇

8.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三)停滞阶段(1966-1976)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国呢进入了十年特殊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基本停滞了,社会保障逐渐“单位化”。只有农村合作医疗是一个例外,那个时代产生了许多“赤脚医生”。

直到2004年乡村医生执照的推行才让“赤脚医生”淡出历史的舞台。

(四)恢复重建阶段(1977-1983)

1. 恢复和完善了干部、工人离退休、退职制度

2. 整顿和恢复了企业劳动保险管理工作

3. 补充完善了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4. 适当提高了各项社会保障项目的待遇标准

5.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工作得到恢复重建

(五)改革阶段(1984年至今)

1. 建立城镇职工、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制度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

(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企业年金

(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4)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

(5)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2. 建立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3)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3. 建立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

(1)失业保险

(2)工伤保险

(3)生育保险

4.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援助、临时救助、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制度,完善了特困人员供养制度

(1)最低生活保障

(2)医疗救助

(3)教育救助

(4)住房救助

(5)就业救助

(6)临时救助

(7)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

(8)特困人员供养

5. 改革了职工福利和民政福利,建立社区服务

(1)职工福利

① 厘清工资与福利的关系

② 单位福利设施服务的社会化

③ 取消福利分房,实行住房货币化改革

(2)民政福利

① 社会福利机构的改革

② 福利企业的改革

③ 社会福利经费来源的改革

(3)社区服务

向纵深发展,单位人正向社区人转变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一)依据保障对象和保障内容来划分

1. 社会保险

2. 社会救助

3. 社会福利

4. 军人保障

5. 补充保障

(二)依据社会风险的种类来划分

1. 生存发展保障

2. 健康保障

3. 职业安全与保障

4. 老残保障

资源保障是什么_资金来源与保障_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特色与创新

1. 首创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 首创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3. 创立以居民个人(家庭)缴费为主,政府适度补助为辅、住院统筹、门诊统筹和答辩统筹相结合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4.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三、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和人群没有实现全覆盖

(二)部分社会保障项目保障水平较低,难以保基本

(三)部分社会保障项目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巨大,财务可持续性受到影响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部分社会保障项目亟需整合

(六)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偏低,造成地区负担畸轻畸重

(七)社会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尚不完善

(八)经办服务能力不足

(九)补助性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缓慢

(十)社会保障法治还不健全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

(一)全覆盖

(二)保基本

(三)多层次

(四)可持续

(五)更加公平

(六)城乡统筹

(七)统一化

(八)社会化

(九)法治化

(十)信息化

参考本课程参考书目—— 作者:邓大松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9-1 页数:350 定价:46.00元 丛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ISBN:9787040510713

上一篇: 最美情侣社会摇,快手里牌牌琦社会摇的歌曲
下一篇: 为什么中国不能发展资本主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