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大同,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追求和梦想。历经百年砥砺前行,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全面加强和创新了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又充满活力,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日益殷实。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从一盘散沙、百废待兴的贫穷落后国家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党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到1990年顺利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第一步目标,2000年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目标也提前完成,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均大幅度提升,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提高到27007元和13713元,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在2019年已下降到28.2%,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贫困问题是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性难题。按2010年国家贫困标准,1978年我国有7.7亿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状态、贫困发生率高达97.5%,其中有2.5亿人不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为解决贫困问题,1986年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1994年国务院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着力全面解决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2015年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十三五”期间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人民文化素养显著提升。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强化教育领域政府责任,持续增加教育投入。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直保持在4%以上,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9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3.4%、94.8%、89.5%和51.6%,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国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强力保护劳动者权益。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充分利用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我国就业人员规模从1978年的40152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77471万人。在有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妥善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劳动者权益保障不断增强。2000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左右的较低水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业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新就业形态、新就业机会不断涌现,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
建成全球最大社会保障网,兜底民生功能不断增强。社会保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安全网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建成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在内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障构建形成了覆盖近10亿人、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障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在内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建立了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全面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了中央调剂金制度,全国统筹正在稳步推进。建立了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内、覆盖13.5亿人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构建形成了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险三部分的医疗保障体系。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稳步发展,基本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领域的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兜底民生功能不断增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基本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健康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动员群众开展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以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健康事业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至17.8/10万、5.6‰、7.8‰,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历经70多年的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得到全面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已实现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14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和质量持续提升,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县医院。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幅提升,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切实保障了人民健康,经济快速复苏,人民工作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秩序,为全球防疫贡献了中国经验。
社会秩序和谐有序,社会活力不断增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顺应社会发展基本规律,针对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与时俱进地改革完善社会治理模式。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旧中国一盘散沙的社会状态和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我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府包管一切的社会管理体制,极大地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控制能力,为我国在非常薄弱的经济基础上调动一切资源完成工业化体系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因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结构巨大变化需要,逐步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创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积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新局面,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回顾百年沧桑巨变,党领导全国人民力克千难万险,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社会建设成功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事业成功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为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社会事业繁荣稳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梦想已成为现实,未来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也一定会实现。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