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意见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意见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意见积极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随着人民群众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关键。许多社会矛盾表现为利益问题。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意见

一、坚持依法行政。促进社会民主

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前提。社会不安定、不稳定因素很多是因为没有依法行政而引起的因没有依法行政而激化。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依法行政是社会公平、安定有序的基础。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健全各项制度,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安定有序。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深入群众,察民情,知民意,疏民怨,解民难,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努力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三要进一步扩大民主。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确保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广泛的民主权利。四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法律制度,推进司法公正,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保障人人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注重社会公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困难家属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要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依法保障不同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健全诉求机制。化解内部矛盾

积极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随着人民群众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关键。许多社会矛盾表现为利益问题。表达利益诉求的行动更加积极。因此,要不断健全群众利益诉求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不断消除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性因素,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矛盾隐患发生。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民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超前占位,关口前移,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做到矛盾纠纷和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掌握,早处理。要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有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的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制度、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两线四级”工作联动制度、领导包案制度、工作保障制度和考核奖惩等制度,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内部通报机制、舆论报道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置。建立和完善定期通报、定期督办、定期“回访”制度,巩固矛盾化解成果,防止矛盾纠纷反弹、扩大。

三、强化综合治理。形成维稳合力

大力开展治城、治路、治校、治理文化市场、治理安全生产秩序等为重点的综合整治活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方针。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巩固平安商南创建成果。一是加强城区治安秩序治理。重点整治城区交通秩序、商贸市场秩序和环卫秩序,加强对特种行业和公共复杂场所的整顿管理,解决车辆乱停乱放、摊位占道经营、垃圾污水乱倒等脏、乱、差问题,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流氓滋扰、黄赌毒等群众深恶痛绝的行为。二是治路抓联防,保安全。以整顿交通秩序和沿路乡村的治安秩序,打击车匪路霸,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整顿县城车站、停车场秩序,落实安全行驶措施,保障公路运输畅通,严防不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建立校园警务室,强化校园治安管理,打击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各种行为;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四是狠抓文化市场管理。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和网吧集中整治等活动,加强文化市场检查和监管,规范娱乐活动,引导和培育健康和谐的乡村文化,打击和取缔邪教迷信文化和“黄、赌、毒”等侵害青少年心灵的行为,有效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五是抓安全生产秩序治理。要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改进监管方法,定期对非煤矿山、民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公共聚集场所、食品药品等重点物品、重点单位进行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六是加强对流动、暂住人口的登记管理和对个体旅店、私房出租户的检查,及时清理遣送无合法证件、无正当职业和无固定住所的三无”人员;妥善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严密防范重新犯罪;健全同毗邻省市县的联防机制,筑牢“上下联动,左右联防”基层安全防范网络。

四、推进“严打”斗争。维护法律权威

对群众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构建和谐社会,严重刑事犯罪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要重视建立安全有序的社会秩序,规范公民的行为准则,更要重视对严重违法犯罪的打击。要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积极探索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命案侦破”等专项行动,要把“严打”锋芒直制黒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要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斗争,重点防范和打击偷税漏税、金融诈骗、商业贿赂和侵吞国有资产等经济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经济秩序、生产、销售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全民性反邪教、反恐怖斗争,严防邪教组织利用宗教、迷信等手段蛊惑人心,扇动民族仇恨,破坏安定团结。要探索“严打”工作新机制,落实经常性打击措施,改进“严打”方式,增强“严打”实效,推进“严打”斗争,维护法律权威,保障人民安全。

五、建强维稳队伍。保障安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社会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一项艰巨的任务。强化基础工程,形成覆盖社会各领域的网络,需要每个单位、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加强领导,站在大局和战略的高度,统筹协调发展和稳定工作。坚持稳定工作“一把手”责任制,不断强化各级党政“一把手”自身的维稳观念、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的责任;强化“五部委”职能,充分发挥综治、组织、纪检、监察、人事等部门维稳工作的重要作用;强化各级各部门的综治职能,加强协作,加大对社会流动人员、无业人员、失学青少年的监督管理,努力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维稳工作格局。加强维稳队伍建设,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以队伍保稳定、促和谐,保障社会平安发展。要政治建警,开展理想信念、纪律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干警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感;要从严治警,严肃纪律,纠正少数干警特权思想严重、作风粗暴等问题,坚决保持政法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要科技强警,把科技全面广泛地运用于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中来,全面提升执法办案的效力。加强政法工作的基础性建设,不断加大维护稳定的基础建设,从编制、人员、经费、装备上予以关心支持,不断加强乡镇派出所、法庭、人民调解组织、信访组织、农村警务室、联系群众工作室等基层组织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维稳队伍,承担起新时期的维稳工作重任。要规范乡镇综治委(办)农村“两会一户”和城区“一区三队”建设,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壮大基层群防群治组织力量,努力筑牢社会维稳第一道防线。要建立完善社会治安例会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定期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健全社会维稳长效机制,营造持久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下一篇: 四步曲!客观回答社会消极现象题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