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历史社会学

历史社会学

历史社会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以此为契机,社会学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战后,世界各国相对平稳的社会发展,以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的腾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以此为契机,社会学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战后,世界各国相对平稳的社会发展,以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的腾飞,一方面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要求人们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使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有可能进入更深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范围,在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上更精确、更有效。当代社会学从研究规模上看,除了具有社会学研究传统的发达国家外,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也都陆续开展社会学研究,以解决自身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在1982年第10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上,有150个国家和地区派出5200名代表参加会议的学术交流。从学科体系建设上看,无论是理论还是研究方法都日趋完备和严密,各分支学科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迅速发展、分化。

50~60年代的社会学主流:由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在50~60年代曾是西方社会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和方法论。帕森斯着意对帕雷托、A.马歇尔、迪尔凯姆和韦伯的不同理论观点实行综合,将英国的功利主义经济学、法国的实证主义和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构筑了一个以意志为起点的行动理论,用以取代美国盛行的实证主义变种──心理学主义的社会行为理论。按照帕森斯的理论,每个行动者对手段和目标的抉择具有一定的选择自由,这种选择深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并须受到人们共有的规范性标准和价值观念的调节。帕森斯强调对共同价值的意见一致是社会秩序形成的基本因素,他深入地探讨了由不同人的主观取向所导致的个体行动如何结合在一起构成相互依存的社会行动。其中,他关于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成就表现与先赋性质、情感与非情感、专门性与扩散性、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 5种模式变项是对以社会行动为表现的人们需求满足方式的论述,AGIL(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潜在模式维系)分析模式是对社会系统功能要求的强调;两者相互关联又相互交织,从而使结构功能主义以高度理论抽象的形式实现对早期行动理论和功能主义的综合。

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个基本假设认为,社会是由诸多相互依存的单元组成的统一系统,内部存在着结构上的分工,每个单元都各自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维系着社会作为一个整合系统而存在。倘若一个部分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到其他部分乃至整体发生变化。系统一般维持均衡状态,当受到外部或内部因素刺激时,原有的均衡被打破,系统内部开始进行调整,为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而出现结构分化,继而吸收或同化干扰,尔后建立新的均衡。作为一种社会学分析方法,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战略是,认清所研究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分析满足这些功能要求的特殊社会结构。

结构功能主义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综合的巨型理论,是对西方社会历史和现实发展的概括,它需要在非西方国家的研究中得到证实。然而,用结构功能主义指导下的现代化理论、工业主义等概念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变迁,由于未考虑不同民族和地区作为历史的个体在文化背景和传统上的差异性、特殊性,出现了许多与发达国家发展模式完全不同的情况。结构功能主义从均衡出发强调社会是个自稳态系统,但现实社会中无处不见的诸多矛盾表明冲突比均衡更普遍存在。此外,这一理论忽视了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个人和小群体之间的互动,无法用它进行微观社会研究,无法用经验事实加以验证。60年代以后,它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和修正。

上一篇: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下一篇: 中国到2020年将实现社会比较充分就业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