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如何组织、指导新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治理,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S市C区的具体情况及相关经验发现,存在主体作用未充分体现、外部环境待优化、政府赋权不充分、平台渠道有待完善和制度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应从加强党建、厘清政府权责边界、提高新阶层人士参与社会治理素质能力、提高新阶层人士组织化和制度化水平四个方面着手,构筑起新的社会治理结构。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新形势下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急速变化发展而出现的新力量。同时,新社会阶层人士也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对象,是促进我国阶层关系和谐稳定的关键群体,是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力量。而如何组织、指导新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治理,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新阶层人士参政的意义,结合S市C区具体实践和调查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参与提供路径。一、新社会阶层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重大变革,一个有着巨大活力、较高学历、较高技术的新阶层社会影响力在逐步提升,主要包括四个群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
新社会阶层人士是新出现的重要社会治理群体,属于脱离传统社会阶层和社会体制的新的社会力量。从属性看,相较于传统体制内的群体,该阶层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新型知识分子”。新社会阶层有高度的流动性和较低的组织性,相较于父辈,他们对组织依附性小,凭借自身知识及技术专长往往频繁“跳槽”,流动性强。同时,新阶层人士在体制外以“原子化”状态存在,分散程度高、分布行业广,一直游离于“组织”之外。新阶层人士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人不同,他们没有专门的组织,或自身组织化程度较低,而从事非公有制的群体则有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组织作为依托。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阶层变革的重要表现,新阶层的崛起对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的发展变革具有积极意义。新的社会阶层参与社会治理可以改变我国传统社会治理的封闭结构,让社会治理主体更加多元化,将开放和包容的治理理念融入社会治理中。同时,根据新社会阶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新阶层参与社会治理,既能够发挥其优势,又能探索和创新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二、当前S市C区新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的情况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XX社会蓝皮书》及相关调查资料,截至XX年,S市新阶层人士已经超过四百万,其中C区新阶层人数超过十万。
按照政治面貌和学历来划分,C区X万私企和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X%是中共党员,X%是民主党派,X%是无党派人士X%是大专及其以下学历,X%是本科学历,X%是硕士,X%是博士。X万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中,X%是中共党员,X%是民主党派,X%是无党派人士;X%是大专及其以下学历,X%是本科学历,X%是硕士,X%是博士。X万自由执业人员中,X%是中共党员,X%是民主党派,X%是无党派人士;X%是大专及其以下學历,X%是本科学历,X%是硕士,X%是博士。X万新媒体从业人员中,X%是中共党员,X%是民主党派,X%是无党派人士;X%是大专及其以下学历,X%是本科学历,X%是硕士,X%是博士。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知:C区的新社会阶层人士具有基数大、非党员人数多、普遍学历高等特点。如何组织、引导这些群体参与C区治理,为城区管理发展助力是C区政府面对的重要课题。为了将新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投入政治参与的实践中去,C区进行了以下探索:其一,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新阶层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C区相关部门首先在组织领导上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发挥联席会议的制度效能,增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建引领。
其次,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将思想教育融入日常交流、交往、交心之中,增强思想引导的实效性。其二,主动搭建平台,构建长期交流机制,提升新阶层人士组织化水平,将新阶层人士纳入社会治理主体中。针对新阶层人士分散化、高流动性及缺少组织等特点,C区相关部门主动出击,积极联系辖区内新阶层人士,为他们搭建组织长期交流平台,这样不但将新阶层人士整合到社会组织结构中,也可以保证在对新阶层人士的工作中能够联系到人、团结到人、凝聚到人。典型的例子是“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的成立。XX年,在S市C区区委统战部的关怀和指导下,C区P镇成立了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简称P镇新联会),这也是国内首家基层新联会组织。两年来P镇新联会广泛组织、联系辖区内新阶层人士,积极投身社会经济建设,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服务社会治理,勇担社会责任,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P镇新联会已经成为镇党委、镇政府联系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P镇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其三,加强宣传引导,激发新阶层人士公共精神,鼓励其发挥自身优势,以个体为单位参与社会治理。由于新阶层人士在体制外以“原子化”状态存在,较为独立分散,缺少组织,因此不可能将他们完全组织化。
针对这个现实情况,C区相关部门积极统计信息,掌握了解相关情况,利用新媒体等手段与他们保持联系,并积极宣传引导,激发他们的公共精神,鼓励他们以个体为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社会治理。例如,C区“布瀛”是一家以创新开发土布服饰、玩偶、包包、手工制作为主的工作室,其创始人周某是C区X镇新社会阶层人士。自疫情暴发之后,周某通过新媒体看到了疫情严重地区和经济条件落后区域存在医疗防护物资匮乏的情况,激发了她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在相关部门的许可和帮助下,周某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所长,运用工作室的相关原料和工具亲自制作口罩,向抗疫防疫工作第一线送去了自己的关怀和温暖。三、当前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各地政府的努力下,新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根据在S市C区的相关经验及各种资料可以发现,当前新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的实践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其一,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的主体功能还未充分体现,外部环境尚待优化。当前,新阶层人士没有机会参加社会管理(治理),仅仅是扮演着管理对象的角色。因此,许多新阶层人士缺少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力,他们更关注自身专业领域或国际政治,对于社会治理持冷漠态度。
此外,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发挥的作用不平衡,存在内部差异。在C区的社会治理中,律师群体(与职业有关)和个体工商户(与个人利益相关)积极参与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往往自我边缘化,缺少参与兴趣。其二,从外部环境来看,存在政府赋权不充分的情况。新社会阶层人士所承担的政治参与工作主要来自政府的授权(或者说指派);然而,受长期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政府在社会治理中依旧扮演着全能保姆的角色,对新阶层人士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存有疑惑,有不信任感。政府和新阶层人士所做的工作有重合,不但浪费了社会公共资源,而且出现主体不清、打击新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同时,政府仍承担着本可以由新社会阶层人士承担的部分职能,这导致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空间有限,有时无事可干,甚至会质疑自己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其三,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的平台渠道有待完善,制度化水平有待提高。当前,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的方式主要是各级党政部门牵头组织的活动。由于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平台渠道建立不完善,这种方式存在短暂性、随意性等特点,缺少必要的官方或非官方的体制机制组织,只能各自为政,导致行动散乱、无人管理、缺少必要的评价保障机制等问题。
四、新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路径和对策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必然会对现有的社会治理格局带来冲击。面对冲击,不能用传统的方式手段简单应对,应化危为机,积极了解、组织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进行政治参与,发挥他们的作用,构建新型的社会治理结构。结合S市C区的具体实践经验,总结出推动和促进新社会阶层人士进行政治参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党建为先导,寻求共识,构筑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的政治基础。引导和推动新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治理,首要前提就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筑牢政治基础,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其次,强化政治引导,寻求共识。在尊重其个人选择和个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和他们沟通交流、寻找共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治理。第二,采用清单制,明确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权责边界,赋权于社会。传统的社会管理是由政府作为主体全面包办,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治理不能仅仅靠政府单打独斗,其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必须认识到政府无法成为面面俱到的全能政府,政府必须向社会赋权,明确自己的权责和行为边界,将一部分工作交给社会,并充分授权。如上海市黄浦区近年来推行的“四张清单”制度,将自己的权责分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和效能清单四张清單,主动上网“晒权责”,让社会一目了然。
让新阶层人士首先明确其工作范围,然后再发挥自己的优势。第三,培育和提升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素质和能力。首先,通过加强力度、优化内容及创新形式来提高其参与城区治理的素质能力。其次,要重视新社会阶层代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促进他们在更广阔、更高级的平台发挥作用,通过政协界别设置调整,促进党派组织吸纳新社会阶层人士,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培养锻炼,使其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第四,进一步提高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组织化水平和制度化水平,提升其参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