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赵超、陈炜伟)这是辉煌的五年,这是奋进的五年。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赵超、陈炜伟)这是辉煌的五年,这是奋进的五年。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审时度势,克难攻坚,砥砺前行,有力实施宏观调控,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新局面: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在连续下降4个月后再次小幅回升。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表示,这一指数企稳回升,表明稳增长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积极变化。

今年以来,面对下行压力,中国经济虽形有波动,但势仍向好,上半年增速达到7%。

回顾“十二五”前4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放缓、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背景下,中国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同步扩大市场需求和有效供给,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011年至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4年达到63万亿元,折合10.4万亿美元,占世界的份额达到13.3%,比2010年提高4.1个百分点。

——2014年我国人均GDP46629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0年增长33.6%。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2010年的4300美元提高到2014年的7380美元,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不断提高。

——2014年末,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分别达到11.2万公里、446.4万公里、11.2万公里。2014年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2014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至25%,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今年上半年,这一贡献率约为30%。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我国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而是一个有影响的经济大国。”

回眸这五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贯穿始终。

从农业看,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11连增”,今年有望实现“12连增”。

从工业看,一手抓化解过剩产能,一手抓改善品质质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成为新生力量。

从服务业看,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历史上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已占据半壁江山。

从新兴产业看,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4.8%,产业高端化步伐明显加快。

“经过近5年的努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人民满意、社会认同、世界瞩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说。

改革新动能: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对外开放纵深拓展

近日,我国第一个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测算的省级电网独立输配电价体系,正式落地内蒙古西部电网。这一举措不仅能为蒙西电网大工业降低20多亿元电价成本,更为电力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以输配电价改革为抓手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破冰”,为我国改革发展增添了最新注脚。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用改革破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定后,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核心,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源。

——简政放权释放红利。本届政府成立以来至今,已取消和下放586项行政审批事项,提前完成取消和下放三分之一以上审批事项的预定目标;通过连续两年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央层面核准项目累计减少了76%;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前置审批事项85%改为后置审批。

——创新驱动打造动力。创业创新扶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双创”蓬勃发展,市场主体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速度加快;科技创新逐步成为发展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增长,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市场化改革催生经济活力。审议通过《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审议通过《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药品等一批商品、电信等绝大多数服务总计近60项政府定价项目陆续放开,成品油、天然气、铁路运输等领域价格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企改革大幕展开。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发力。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预算管理制度和税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存款利率和汇率浮动区间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迈出新步伐;“沪港通”试点启动,外汇储备、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拓展。

——以开放促改革拓展发展新空间。《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对外发布,“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逐步走向深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宁吉喆说:“一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一些多年想改未改的重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了大量制度红利。”

民生新福祉:坚持公平包容共享,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对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居民刘美娟来说,刚刚过去的“十一”令她难忘,这是她与6000多个棚改户在新居度过的第一个国庆节。

棚户区改造不仅让刘美娟和邻居们住上了新房子,还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齐齐哈尔市在推进棚户区改造同时,配套建设了汽配城、家具建材城、农贸市场等系列工程,将创造就业岗位近3万个。

安居和乐业,这是百姓的朴素愿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就业基础稳定、收入同步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增投入、补短板、兜底线、织密网,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将财政收入用于民生的比例提高到70%以上,持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达到7.7亿人,比2010年末增加1148万人,城乡就业比较充分,就业质量逐步提高;

——2011年到2014年,全国已开工建设保障房3230万套,到今年年底将合计开工建设3970万套;

——“十二五”前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快于GDP增速,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2014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比2010年末增加456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4965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350万人。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逐步深化,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持续深化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央党校教授赵振华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度、宽领域、多层次向前推进。2013年和2014年,我国连续两年完成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说:“尽管有经济下行、就业难度加大等压力,但按趋势判断,今年再完成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有望实现。”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对“十三五”时期发展作全面部署,全国各族人民必将万众一心,向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向前。

上一篇: 沦为有钱人玩具的女人是怎么想的?
下一篇: 周时中国是封建社会,但秦统一废分封设郡县,但却说中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