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0日下午看完了今年的第一部纪录片《女人》。说实话看它之前先看了在B站上的评论,因为在我以往的认知里如果一个社会的热点,话题或者作品的叙事中心倾向于关注社会两性中的某一方,势必会牵扯出极端的字眼,例如“女性霸权”和“父权社会”。令人惊喜的是评论大多从中立客观抑或是以同理心的角度给了这部片子还不错的评价。
这部片子汇集了50个国家2000多名女性的内心私语。采访锁定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进行,每位女性的采访时都是黑色布景,整个基调都是严峻沉重的,所涉及的内容涉及月经,妇科病,性与生育,也反映了家暴,性别歧视,歧视以及教育,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所现存的尖锐的现实问题。在采访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关于受访者的个人资料,也没有采访问题设置,所呈现的完全是从女性视角出发的讲述,有哭泣,快乐,悲伤,恐惧与无奈。在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暴力之中,整个大的环境促进女性保持沉默,而暴力就在沉默中生长,陷入死循环。有人控诉着这个社会和现存的机制,她们说女性一直有在努力发声,但是没人关注。这个问题放在目前来说也是这样残酷的现实,女性所应获得的尊重与关爱,在一些种族,地域,环境中还是零。该部纪录片的导演将访谈问题更精准犀利地指向了女性基因和本体意识,刻画了女性与男性,女性与女性以及她们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部纪录片,我在知网上找了相关议题的论文,其中学者史馨从“生态女性主义”这个视角出发剖析这部纪录片所带来的社会意义。“生态女性主义”是指承认男权统治对女性和自然的压迫相似性的基础上认识到女性和自然同处于被贬低被占有被欺凌的地位。“就像妇女的身体受到伤害一样,动物,树木和水也受到伤害。正如女人被沉默,自然也一样。”
不仅是在社会职场上女性所遭受到的性别歧视,潜规则和待遇不平等现象,其中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来自家庭内部的暴力,被丈夫泼硫酸导致毁容的非洲妇女,受父亲骚扰而讨厌自己身体直到30岁之前都不敢留长发的欧洲少女,以及因贩卖而身不由己卖淫的美洲女子,在被恐怖主义分子以几美元所贩卖的“处女之夜”,女人等同于牲口一样被践踏,侮辱。她们的遭遇是性别灾难,但是无异于大自然中的海啸和地震的重创,有的伤害用一辈子也无法抚平。如果说这部纪录片作为女性打破沉默的一个窗口,那么修复与重建都需要她们强大的勇气,机遇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持。
“我为什么会遭遇这些?就因为我是一个女人。”一个社会如果纵容将性别作为攻击,迫害的靶子,那么我想这个社会也将开始崩塌,从内部开始腐烂和发出恶臭。
学者史馨提出“这部多声部的女声大合唱并没有走向女性霸权的极端,而是真实还原了女性与男性,社会及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这部纪录片中记录了太多由于性别而被边缘化,惯于沉默,处于从属地位,但是她们依旧努力适应,自我疗伤,释放着爱的能量,她们的自尊,自立,自强由衷地让人敬佩。
正如当前人类亟需解决一些环境问题,急切修复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在这个星球上与所有生命形态相关联的整体意识,因此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消解男性霸权,承认性别与物种的平等。尤其是对于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一直默默奉献的女性,她们可能是你的妻子,母亲,女儿,女朋友,充分尊重与理解她们的诉求,真正恢复女性应有的独立生命主体的平等地位,维护两性关系的平衡与和谐更是应在全社会达成共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