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后人类主义社会下,自我与生命的重构

后人类主义社会下,自我与生命的重构

后人类主义社会下,自我与生命的重构后人类主义社会下,自我与生命的重构

(是写过的一篇论文 来豆瓣存档 不是哲学专业 所以可能会出现不专业的地方 欢迎指正)

由押井守执导的95版《攻壳机动队》,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极具哲学意蕴的赛博朋克主题的科幻动画电影。电影描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科技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以及赛博格的发展,以及相应发生的人类主体性危机。电影的世界观构建了一个典型的后人类时代,探讨了科技与人伦、道德与犯罪、赛博格存在的意义等哲学问题。本文将以后人类主义、拉康的镜像理论为视角切入,探讨赛博格的身份认同和主体性问题,并且对生命体的意义进行尝试性的思考。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人类社会_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数字人类

这个故事设定在一个科技非常发达的时代,人们可以选择将脆弱无用的肉体换成机械,甚至可以对脑部进行电子化改造,即对部分脑组织进行改造,并在后颈处开一个插口,从而实现让大脑直接与外部网络或其他人的电子脑连接。接受改造后,人们不再是纯粹的有机体,也不是机器人,而是被称作“赛博格(Cyborg) ”。在这样的前提下,人和机器的区分依据为是否拥有“ghost”——一个类似于人类灵魂的东西。这样的时代下,很多问题随之产生:科技垄断、思维网络化遭遇病毒入侵、宿主的记忆会被窃取和篡改.......女主草薙素子是一名高度义体化的赛博格,也是专门负责应对新型犯罪的组织“公安9课”的少校。他们针对犯罪不断展开行动,先是秘密解决程序员携程序外逃他国的犯罪,后又卷入传说中的黑客“傀儡师”的犯罪事件。“傀儡师”破坏系统设置的防火墙,通过改造编辑他人的记忆。控制他人的行为,让他人成为受自己的操控的傀儡。正值抓捕行动陷入僵局之际,傀儡师以义体人的形态出现在公安9课内部,公安9课随即发现发现傀儡师本是一场涉及政府的阴谋,是一个被制造出来的为一方谋取利益的人工智能程序。但是由于它一直游走在网络当中,发生了后天进化而失控,产生了“ghost”。

素子因为感受到自己与傀儡师的相似而开始与她对话——傀儡师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但是却进化出了思想灵魂;而素子是一个有思想和灵魂的人类,后天却被几乎改造成机器。傀儡师想要成为真正的人,体验繁衍和死亡,素子是他完成心愿的最好途径。素子从傀儡师身上找到了解决自身身份认同焦虑的途径。两者的融合意味着傀儡师本体的消亡与素子的新生。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_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人类社会

素子决定放弃肉身

后人类主义下的新本体论

“后人类”指的是与现代科技高度交融的“超越人类自然状态的人”或“具有人类特征的实体。后人类主义强调去人形中心化,即让人与物置于同等的“本体状态”。并且强调身体器官可以藉由科技的结合延伸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新物种。因此,身体由传统生物学意义上的“固定本体”转变为具有灵活多变性的存在。就如同《攻壳机动队》(以下简称《攻壳》)中生命的存在已经被延伸、拓展——可以是完全没有实体、但是有自我意识的程序,可以是对于失去真实身体感知、几乎被替换成义体的人。《攻壳》将故事发生的空间置于后人类主义的基础下,进行世界观的建构与讨论,为我们呈现了后人类冲破界限、将人工智能、赛博格、人类混合编码以生成分布式系统的可能性。

唐纳·哈拉维指出:“在我们关于机器和生物体、技术的和有机的知识中,不再有根本的本体论区分。”后人类主义的本体论不会对客体的存在与消失做出理论上的解释,而是在破除二元论神话的基础上考察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是如何相互建构的。17世纪,笛卡尔怀疑一切,推导出“我思,故我在”。由此人成为主体,而这种主体性显现为意识,指出作为一般主体的“我”成为“一个精神、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人类作为主体,通过思考进行创造性的行为,从而生产出客体。但后人类现象的出现,模糊了人与技术的边界,重构了人的自我认知。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_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人类社会

笛卡尔

由于长期活在虚拟和现实交织的世界中,人们经常会忘记自己身处几何,产生一种“时空的错位感”,并且部分失去了掌控自身和现实的能力。原本的主体被技术异化,技术也变得反主体化。赛博空间下的新人类面临着自我认知的困境和身份认同危机,反应了人们对人本位伦理的反思与对人类自我工具化的困境。新人类不得不进入进入对主体性重塑的阶段,而在这种重塑的过程中,不同的作品呈现除了不同价值取向的反思——概括地说,就是人是否能重塑自身的主体性的问题。《攻壳》呈现的是一个较为积极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虽然完全赛博格化的人类失去了肉身,但在面对难以界定自身的主体性危机时,并非无能为力。人的记忆与情感,以及基于人自我观念的行动是人的独特性所在,也是应对主体性危机的关键。最后素子的肉身被炸毁,但是她也随之舍弃掉了以往保持的,界定自己之所以为人的肉身,在与傀儡师的结合后,生成一个新的,完全融入自组织化网络的“ghost”,她也认可了以这样脱离形式化、纯粹精神化的自我存在。

镜像理论下,赛博格的自我身份认同困境与突破

镜像理论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在把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进行语言学改造后,对主体建构的解释。人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最初的镜像阶段。此时主体尚未真正形成,而是一个想象界的形成过程,这时幼儿认同的对象是他自己的镜像或者是其他亲近的人,借助镜像把碎片化的身体经验建构成一种理想的形象。这个阶段不仅是幼儿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更是主体发展中一个体现了时间辩证法的、先行和回溯相互交织的决定性的时刻,是主体进入想像秩序的过程,是自我异化的不断建构。由于婴儿与镜像之间的关系是依据并建立在想像和异化经验之上,所以从本质上看则是不一致、不协调的,这时主体会发生“误认”,在拉康看来,误认是构成自我结构系统中的另一特征。

赛博格是一种运用控制论原理和生命科学前沿成果制造的自控性的半机器半生物的生命复合体。人类将身体的部分或整体以机器代替,从而突破肉体本身的局限,大幅度提高身体机能,以达到提高战斗力、便利生活等目的。人在面对高度改造下的身体与大脑的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身份认同危机,同时也在永久追求着理想自我的建构。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_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人类社会

《攻壳》中,这种身份认同的困境与危机集中体现在女主角素子身上,由于特殊职业原因,她的部分身体部件和部分记忆是完全归公安9课所有,此时素子将“自我”归结于身体的物质性存在及记忆等独特的感觉经验层面。但是她执行抓捕傀儡任务的同时,遇到了被篡改并植入虚假记忆的垃圾车驾驶员;后来又在商店的橱窗内看到了与自己长相相同的人。这些信号使她基于感官层面和记忆层面建构起来的自我被瓦解。义体人的可复制性注定它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

正如英国学者马丹·沙拉普所总结的那样,“自我的形成开始于异化和对自我影像迷恋的瞬间。”赛博格通过改造身体而获得的拥有更高能力的自我实际上是一种想象的自我,是一种相对于纯生物体人类的“重生”,赛博格通过把主体(以往的自我)和被改造过的身体之间建立起想象性关系的方法来建构自我。在最开始,这种自我的建立还是按照以往的模式——我的肢体、感觉、行为塑造了我,但是由于义体和记忆的可复制性、可篡改性,这种建构的模式对于赛博格来说是并不完整的、矛盾的,相当于拉康所说的“误认”。赛博格把理想的自我在身体的改造中得以实现,但在现实感受中,这样的理想自我是虚幻的、失真的,赛博格觉得自己拥有的理想躯体和大脑好像都是虚幻的、并不真正属于自己。素子对抗这种虚幻性也在电影中以“潜水”这样的方式得到表现。她作为义体人却喜爱潜水,因为在深潜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孤单、寂寞甚至死亡的感觉,每次回到水面,她都觉得是一次“重生”,那是一种“活着”的感觉。而在素子接近水面的一瞬,通过水面的反射她看到了自我的镜像,就像是拉康的理论中靠镜中自我建立起自我形象的婴儿一般。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_人类社会

素子在潜水

后来,素子遇到了傀儡师,这一从程序中觉醒的有自我意志的生命个体引导她对自我有了全新的思考。傀儡师的出现打破了她以往对于自我的建构模式,拓展了她对主体与身体之间想象性关系的理解。她不再通过镜子中的形象完成对于自我的认同,而是选择冲破这面镜子,完成更现实化的身份建构。在《攻壳》的最后,素子和傀儡师的机体都被炸毁,但他们作为产生了个人意志的赛博格,素子和傀儡师的“ghost”融合后创造了一个新的素子,素子的个体灵魂和傀儡师结合后最终融入了自组织化网络所形成的集体中 , 脱离了形式化的躯体,化为纯粹“精神”而存在,这是一种“破镜”,也是主体对我自我形象最彻底的一次异化。素子不再依靠具体的形象寻找自我的身份,不再执着于肉体,而是把这种身份彻底意识化,完成了人类到后人类的蜕变。

【生命体】意义的延展

关于人与人性的定义,我们常见的理解是人类以其具有社会性、精神性而区别于其他动物。人类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更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人类发展科学技术,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要弥补人自身的“先天不足”。人靠自己的创造力实现自我性能的突破,但是这些被创造的、“突破的性能”与人之间是存在距离的。但当人类把这样的性能发展到一定的高度,能够使其与人体自身产生了融合,人这个生命体的定义就受到了改变。比如,互联网对于人的生命经验的改写是非常彻底的,它在事实上打破了身体所结构出的整一性,并以某种形态构成当代人难以辨识却必不可少的身体外延。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_人类社会

人是由记忆造就的,每个人独特的记忆造就了他独特的个人经验、行为模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记忆可以在外部进行存储,这无疑是一种自我边界的外化和延展。而在于对自我感官、代谢等机能的改造和控制下,人的机能属性也被打破进行重构。《攻壳》中傀儡师的现身再次展现了后人类式的对于“边界”的质疑:电脑程序自称为生命,而生命系统则被指认为某种程序。其实,这种对生命边界的扰动和混淆在与后人类主义密切相关的控制论兴起时便已屡见不鲜。如何定义一个生命,又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是后人类时代下我们必须思考的议题。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_人类社会

傀儡师

当公安9课的人质疑傀儡师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时,傀儡师用这样一个观点进行反驳:“人类的 DNA 也不过是一段被设计用来自我储存的程序。” 复杂的信息洪流就像是人类复杂的基因群,而拥有自我意识的程序就像是有着DNA的人类一样,有着独一无二是生命意义,是一个完整的构造系统。但傀儡师也同样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生命体”的困境——它无法像生命体一样繁衍和死去,也无法抵御病毒威胁。他提出与素子相互融合的原因也在于此。生命需要进化带来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尽管是有着超人类意识和肢体的“生命体程序”,也囿于只有记忆,而没有随机变化的程序的单一性。这也对应了最开始素子对于自己的下属“为什么选我这样一个几乎没有被义体改造的人”的回答:如果一个系统都是由同样规格的部件构成,那肯定有致命的缺陷。过于单一化只会导致死亡。尽管赛博格技术让人类“神化”,但是它不仅会影响人们对于生命的感知,在拓宽生命体的意义的同时,也会有无法突破、反而使生命不为生命的瓶颈。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没有具备随自己的意愿组合、设计生命体和控制自身进化的能力,这种无限扩张能力的幻想,也很有可能限制人类的自由、改变人类作为生命所具有的存在属性。

人类社会_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_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攻壳》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赛博格的后人类主义社会的缩影,提供了人类以精神的纯粹性得以永恒存在的可能。后人类反驳甚至颠覆了以往我们对人的理性和绝对主体的认知,展现了万物真正平等的可能,让我们重新思考自己对自然与技术的态度。当人们能够解决人的定义、自我存在等一系列伦理学问题后,或许人类真的可以借技术拜托肉体的束缚,解决身体、身份的差异,在回归人类的本质之后进化成“新型人类”。

上一篇: 索维尔:如何理解“社会正义”
下一篇: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如何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