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国家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建构(一);2;3;4;5;6;7;8;9;导言;政治学理论课程为什么从国家理论开始?;一、国家的本质;组织使得一些人可以凭借其在国家中的地位在实施统治活动中享有特权。;3、差异国家世俗化——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国家承认其治下的个体具有非政治性的利益和能力,人们可以自主地追求和表达这些利益;4、强制控制(垄断暴力);5、主权;6、领土国家享有对特定疆域领土独占的控制,日场地进行仲裁和实施法律,保护其不受其他政治权力入侵。;7、集权蒂利所谓的直接统治武力的运用只有经过国家的允许或规定,才是合法的。;8、国家不同部分之间的正式协作。;艾尔弗雷德·斯特潘:国家建立一套持续性的行政、立法、官僚和强制系统,不仅尝试构造某个政体内部公民社会与公共权力的关系,而且力图构造公民社会内部的关系。;二、现代国家的特点;3、公民权利民族和民主合法性在特定人口与国家之间的结合,形成公民身份。公民身份是一套个人所具有的与国家关系中普遍的、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总和。;4、法治国家国家越来越多地使用司法手段解决政治问题。;5、官僚制官僚制是减少社会差异的工具。韦伯官僚制的基本特征:职位、制度、薪水、组织过程、等级等。
;总结现代国家三个特征:1、政治权力的非个人化官员的非个人化和公民的非个人化2、政治权力的形式化——法律3、政治权力被整合进一个更大的社会整体中,在具有民族观念的国家的支配中得到反映;在对民主合法性的普遍偏好中得到反映;在一套作为连接国家和个人的共同权利和关系的公民权利中体现出来。;三、现代国家的历史形成;3、超越封建主义政治权力的行使日趋连续化、常规化和具有目的性。统治的集中:道路、识字率、物资繁荣、战争技术发展、城镇化、以货币为中介的经济活动;5、绝对主义国家统治者通过自己的统治机器,在整个领土上以普遍的、相对统一的方式行使这些权力。;6、超越绝对主义国家相对自主的、自我维持的社会领域的出现。绝对王权早期是资本家的要求,但是却因为越来越多的行政干预而触犯市民社会的利益。;8、自由主义民主(大众参与)A组织化的大众政党来组织和管理国家B大众政党进入自由主义宪法核心的选举过程和立法机构国家汲取社会资源和财政开支途径变化。;四、现代国家建构的多重理论视角;(二)军事???角1、柯林斯:国家首要的意义是军队和警察马克思主义同样强调国家的暴力意涵韦伯2、国家是为战争准备的。20世纪初的奥托·欣茨 :国家的制度设置最主要来源于为自身提供战争源泉(武力装备)的方式。
查尔斯·蒂利:国家是统治者努力获得战争资源的次生产品3、战争意识和需求——中央集权军事技术的双面作用;(三)经济视角1、人类生产剩余的系统性掠夺并非易事;少数人要想得到多数的劳动剩余必须依托另外的资源:象征、意识形态和暴力2、组织生产的能力为何推动现代国家形成?a资本主义和市场对国家的需求b国家与法律和产权契约c社会关系契约化d身份——契约转化产生新的集体身份阶级——推动公民平等诉求3、马克思:经济关系与政治上层建筑关系摩尔:农村商品化对于民主和专制的影响;五、现代国家发展的分殊;2、财政-军事需求推动论查尔斯·蒂利、迈克尔·曼、布赖恩·唐宁战争压力引发国家制度建设,而征税难度及其税源的形式有重要影响;国家-地缘政治竞争-税收——国家基础结构的规模和特点——税收政策与不同政权形式密切相关。绝对主义的法国——集权官僚制-胁迫从桀骜不驯的农村人口抽取税源宪政主义的英国,经济发达,抽取商业税和占有土地的精英财富,不用建立集权官僚制;绝对主义国家-地缘政治压力-依赖土地税-榨取农业人口-笨拙的官僚结构非绝对主义国家-税源来自商业或者援助、掠夺等-官僚制相对缺乏问题:其一;错误假设-商业税征收容易,土地税征收困难;;3、一个更为整合性的思考 托马斯·埃特曼因素之一:政权形态-身份团体为基础的议会(贵族与地方政府脱离)vs以领土为基础的议会(贵族与自治的地方政府融合)国家基础结构-启动时间不同-国家建设的技术资源变化(管理技术和财政手段)、人事部门的职业化供给变化;38;加入代议制度的作用;总结:1、代议机关抵制王权的能力决定国家政权的性质:绝对主义或者宪政主义2、国家机构是因应地缘政治竞争出现的,但是其性质决定于最初建立这些机构时的结构条件:技术资源(管理技术和财政手段)、人事部门的职业化供给3、代议机关对行政管理和财政基础的独立影响最终决定国家性质。
;4、国家建设进程中要防止“非理性化的理性化”现代国家-行政管理和财政制度创新-资源和财富集中-有利于现代化也便利了寻租-缺乏有效制约手段-寻租群体会建构一种有利于自身利益而不关注国家长远发展的格局-利益巩固,抵制变革,不断创造各种制度和机制使之合理化。法国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两个经验:一是德国绝对主义道路其一:独裁主义的行政部门对政府雇员的活动保持持续的严密监控,并及时惩处和解雇那些不诚信和无效率的官员;--但有很多缺陷其二,持续抵制世袭主义倾向—难以持续其三,独裁主义政治体制与强有力的社会经济群体达成妥协—阻碍经济发展,增强了身份等级,不利于官僚制的前提-身份平等;二是英国和瑞典的官僚宪政主义道路其一:有能力建构非私人的行政管理,消除世袭制其二:宪政主义对占为己有的世袭倾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持续监控:地域代表基础上选举代议士-发达的公共领域-国内金融市场效率压力其三:政治上不断趋向平等的内驱力关键机制:强有力参与的地方政府组织;The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