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1885年3月,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谅山大捷是带有一定偶然因素的。按照当时的形势来说,清军想打赢这一仗的机率本来是很小的。只不过由于一些机缘巧合的因素凑在了一起,清军竟然打赢了这场战役,并且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场的形势。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述一下这场战役的整个过程,分析一下清军获胜的原因。
宣光省(宣光中兴)
(一)
镇南关之战开始前,清军已经处于完全的劣势,完全是节节败退的局面。
清军失利的原因,自然就是法军的实力太强了。在普法战争之前,法国陆军一直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劲旅。如今来到了遥远的东方,对阵一支基本上还停留在中世纪的东方军队,按说是稳操胜券的。
事实上,在1885年3月前的战斗中,法军也是一路势如破竹,清军根本就不是对手。法国有正规军校培养出来的专业军官,有现代化的参谋部,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全套的炮兵,这是他们对清军最大的优势之所在。
清军的将领都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那波人。他们无人通晓现代军事理念,也没有专业的参谋人员处理日常业务。在通讯上,法军已经普遍通过电报来保持联系,电报线一般都能架设到前沿指挥部,而清军还要靠着六百里加急的快马来传递消息。最要命的则是清军的炮兵不行。清军虽然也有现代化火炮,但是缺乏专业的炮手。专业的炮手是必须要懂现代数学的,清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就依赖洋人来充当炮手,现在反过来和洋人交锋了,自然就不能再指望洋炮手了。
清军只是掌握了如何使用步枪,其他方面还基本都停留在了冷兵器时代。可以说,清军此时的实力比起太平天国战争时代并没有多少进步。而且,由于没有了像英国戈登这样的专业军官的指挥,反而还有了一定的退步。
而当时清军从上到下的指挥系统也是一片混乱,比太平天国时代都不如。在那个时候,最起码像湘军这样的部队从上到下都是绝对服从曾国藩指挥的,淮军则完全听李鸿章的,各个战场上的各支方面军在内部指挥上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此时在广西前线可就不一样了。广西巡抚潘鼎新是淮系干将;广西提督冯子材则是绿营出身,是江南大营系统硕果仅存的老将。下面的将领中,苏元春是曾系湘军出身,王孝祺是淮军旧将,王德榜则来自左系湘军,另外还有一支与太平天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黑旗军。清军的将领可谓是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凑在一起,相互配合上肯定会成问题。以前在与太平军交手时,像这样的组合阵容一般都是必败无疑的。
再往上看,清军的指挥中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884年,左宗棠进入军机处主事,专门应付中法之战。然而,左宗棠并不能把自己的决策很好地贯彻下去。李鸿章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单从职务上来讲,他似乎与广西一点关系都没有,然而实际上,他的淮军是作战的主力。广西巡抚潘鼎新、台湾巡抚刘铭传都是他的老部下。所以李鸿章也具有很大的发言权。但是,左宗棠和李鸿章偏偏又是一对冤家,彼此成见很深,所以在如何作战方面,他俩总是意见相左。
所以说在高层指挥方面,清廷内部也是很难统一思想的,慈禧太后作为一个不懂军事的妇人往往也难下判断。清军从上到下充满了不利因素,完全处于一种必败的态势。
然而,清军在镇南关与谅山之战中却获胜了。这一战堪称奇迹,那么这个奇迹到底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
(二)
中法战争早期,刘永福指挥的黑旗军曾经在越南北部的纸桥连续打败过法军部队。不过,那时的法军只是由少数法国军官指挥的越南当地部队,战斗力不强。后来,法国的正规军上来,黑旗军就不是对手了。
黑旗军和淮军等部队一样,都顶不住法国人猛烈的炮火,这和后来的甲午战争没什么区别。要是世界上没有出现过现代化的火炮,甲午战争或许还会打成三百年前壬辰战争那个模样。
由广西巡抚潘鼎新负责指挥的清军部队在越南北部一路败退,一直败退到了国境线之内。这绝不是像有些史书中讲的那样,是因为潘鼎新胆怯畏战,其实在这个时候,不管换成谁到前线指挥,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两样。
这时,老将冯子材被派到广西帮办军务,实际上就是由他取代潘鼎新来指挥作战。
如果冯子材早来个把月,那么他的结局肯定也是和潘鼎新一样。在平原地带与法军作战,清军是顶不住法军的炮火的。
可是冯子材来巧了,他来了之后,清军就连战连捷,结果让这位老将一下子名垂青史。
1885年的2月,越南北部的总体战局就如同1979年2月时一样,形成了两个战场。东边是由广西军务帮办冯子材负责指挥镇南关、谅山战场;西边则是由云贵总督岑毓英坐镇,唐景崧、刘永福等人直接指挥的宣光战场。
在越南北部的宣光小城,驻守着大约六百人的法军。唐景崧、刘永福指挥的包括滇军、粤军和黑旗军在内的大约一万多人的清军围攻宣光。但是,缺少炮火支援的清军根本就攻不动法军的阵地。
而在东部战场,法军已经攻克了谅山,并且一度占领了镇南关。只不过法国没有攻入中国本土的计划,所以又把镇南关给放弃了。这时,冯子材赶到了前线,从潘鼎新的手里接过了指挥权。
在东西两个战场上,清军的总兵力大约有七八万人左右,其中东线有将近五万。法军的总兵力则是一万六千人。不过,法军并没有把全部兵力都投入战斗,他们至少有一半的兵力用来分散防守各个据点。在第一线作战的是由法国远征军司令路易·布里埃尔·德·莱尔将军指挥的两个旅。
2月下旬,德·莱尔亲自率领第一旅赶往宣光去解救那里的法军,而东线的战事则交给了弗朗索瓦·德·尼格里将军的第二旅。
莱尔将军临走时交给尼格里的任务是让他坚守谅山,并没有让他再次进攻镇南关。
3月中旬,清军袭击了驻守在文渊的法军。文渊就是今天的越南同登,距离镇南关只有10里远。尼格里认为,这是中国人主动发起的挑衅,必须回击。于是,他率领第二旅开始了对镇南关的第二次进攻。
(三)
冯子材到了镇南关前线后,立即着手修筑工事,布置防御。他在镇南关的险要之处建起了一道长达三里的长墙,同时在长墙前面还挖掘了长长的壕沟,用来阻挡敌军的进攻。
这种长墙和壕沟都是太平天国战争时期的标准配置,其实根本应付不了法军的炮火。冯子材并不知道应该挖掘现代的战壕来防御敌人的炮击,更不知道反斜面之类山地作战的常识。
在兵力上,清军此时处在镇南关前线的部队是冯子材带来的萃军(冯子材号萃亭,所以他的嫡系部队被称为萃军)五千余人,还有王孝祺、苏元春等人的部队,加起来超过了一万人。
此时法军的兵力则为143团440人,111团337人,外籍军团370人,再加上炮兵及支援部队,总人数2137人。
3月23日,法军来到了镇南关之前。由于山路崎岖难行,后勤部队跟不上主力,导致法军的火炮缺乏炮弹,所以法军的进攻很不得力,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当天夜里,尼格里旅长经过考虑,决定派赫宾格中校率领143团从背后包抄清军阵地,而他自己率领111团以及外籍军团正面进攻。于是,第二天一早,赫宾格就率领着人马上路了。
3月24日凌晨,镇南关大雾弥漫。赫宾格率领着143团在大雾中迷失了方向,根本就找不到路,在山里转了很久,最后只好返回本方的阵地。这样一来,赫宾格就如同滑铁卢战役中的格鲁希元帅一样,错过了这场会战。
另一边的尼格里也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他在与赫宾格约定的时间到达后,就立即下令向着清军的阵地开炮。由于雾气弥漫,法军的炮火失准,对于清军的阵地破坏很小。
这时,尼格里又犯下了第二个错误。他在望远镜看到有一支部队在清军阵地后方前进,就误以为是赫宾格已经成功了,其实那是清军的援军。尼格里当即下令法军向着清军的长墙发起进攻。
关键时刻,年已六十七岁的老将冯子材脚蹬草鞋,手执长矛,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跳出长墙去与法军肉搏。
在他的激励下,清军的将士也都奋勇争先,与冲上来的法军展开了激战。王孝祺苏元春等人的部队也都参与了战斗。
一旦展开白刃格斗,法军的优势就丧失了,很快就溃退了下来。尼格里慌忙下令炮兵开炮阻止清军的进攻。这时,炮兵指挥官向他报告,炮弹已经不足了。尼格里见势不妙,只好随同刚刚赶回来的赫宾格一起率军撤退。
镇南关之战,法军阵亡70人,负伤188人。按说伤亡不大,完全可以再战。但是法军显然对炮兵过度依赖了,没有炮兵的支援几乎就不敢打仗。这样一来,就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了。
(四)
镇南关取胜之后,冯子材乘胜追击。3月28日,他指挥清军向着法军占据的谅山发起了进攻。
这一次,攻守易势,清军处于进攻的一方。清军没有炮火的支援,也不懂得现代步兵战术,只是按照传统的打法蜂拥而上,冲向法军的阵地。
尼格里指挥法军的炮兵拦截。在猛烈的炮击下,清军伤亡很大,很快就被打退了下去。在这次战斗中,法军仅仅阵亡七人,受伤三十八人。
可是,在战斗快要结束的时候,尼格里到前沿阵地用望远镜观察敌情。这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颗子弹,正中他的前胸。尼格里虽然没死也只剩下了半条命,于是,他只好把指挥权移交给了除他之外军衔最高的赫宾格中校。
赫宾格在法国是有名的军事理论家,著书立说那是一套一套的,可惜他能说不能练,真的让他指挥全军就露怯了。
赫宾格错误地判断了形势,他不知依据什么就断定清军要包围谅山,法军处于全军覆没的危险之中(其实清军这时正在准备撤回镇南关),于是,赫宾格下令法军在28日当天夜里放弃谅山。
赫宾格将自己的决定通过电报报告给了在河内的法军总司令德·莱尔将军。德·莱尔大惊,急忙将这个消息连夜拍电报,报告给了巴黎。
第二天,3月29日,德·莱尔经过分析,觉得赫宾格犯了大错,于是他拍电报命令赫宾格坚守住屯梅和观音桥防线。
已经开始撤军的冯子材得知法军先撤了,便停住了脚步,并且派出少量部队侦察敌情。
3月30日,清军的侦察部队出现在了法军附近。赫宾格被吓坏了,他急忙向着德·莱尔发出电报,声称自己的两翼已经遭到了清军的包抄,在明天他和他的部队将会遭到一场屠杀。
德·莱尔没有办法,只好同意赫宾格撤退。当天夜里,赫宾格就率军撤退了。为了轻装前进,赫宾格甚至遗弃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3月31日,撤退中的法军遭遇了小股清军部队。赫宾格拒绝了骑兵营主动出击的要求,反而命令法军加紧撤退。法军上尉勒孔特在日记中写道:“3000名法军在40名中国人的追击下逃跑,他们追击了我们十公里。”
就这样,法军狼狈不堪地撤出了谅山,而这次撤退给法国政府则带来了一场灾难。
(五)
此时的法国处于第三共和国阶段,实行内阁制,政府总理是国家实际上的领导人。
由于法国政坛党派林立,所以彼此竞争十分的激烈,平均每年要更换两次内阁。
此时担任内阁总理的弗朗索瓦·茹费理先后两次挑头组阁,在总理的位置上干了四年,这已经在第三共和国时期排名第二了。
3月28日从河内拍来的电报让法国议会中的反对派抓到了有力的武器,以克里蒙梭(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担任法国总理的那位)为首的反对派们立即提出了对内阁的不信任案。
3月30日,法国众议院表决通过不信任案,结果茹费理内阁瞬间倒台。这让茹费理愤愤不平。1893年他去世之前,还恨恨地说:“是那些中国人毁了我的一生。”
茹费理下台后,德·弗雷欣纳上台组阁。他为了展示自己与茹费理的不同,一上台就开始着手进行停火谈判。而清廷这边,李鸿章的意见占据了上风。因为此时日本在朝鲜挑起事端,中日两军发生冲突。清廷担心与法国长期冲突会导致自己处于不利的局面,所以就顺水推舟地决定见好就收。这样一来,中法两国就开始了停战谈判。4月4日,双方宣告停火。6月9日,中法新约正式签订,中法战争正式宣告结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