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
2.“文景之治”
(1)背景
①汉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
②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2)措施: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3)作用: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3.汉初的政治制度
(1)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
(2)地方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①原因:“惩亡秦孤立之败”。
②概况: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他们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③结果: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后被平定。
知识点二 西汉的强盛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上
①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②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
③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④设刺史,监察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
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2)经济上
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③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④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3)思想上
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②公元前136年,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2.开拓疆域
(1)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3)行政管理: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4)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治理。
知识点三 东汉的兴衰
1.王莽政权
(1)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
(2)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3)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激化社会矛盾。
(4)灭亡: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2.光武中兴
(1)背景: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
(2)措施
措施
政治上
①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②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③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④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⑤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上
①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②释放奴婢
思想上
重视儒学
(3)结果:社会经济发展,政局稳定。
3.东汉的衰败
(1)社会危机
①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
②党锢之祸: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外戚、宦官专权的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的反抗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2)黄巾起义
①背景: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知识点四两汉的文化
1.史学
代表作
朝代
作者
内容
地位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
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
《汉书》
东汉
班固
—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文学
(1)汉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特点是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2)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3.医学与科技
领域
成就
时间
意义
医学
《黄帝内经》
战国至西汉之间
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
东汉
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科技
《九章算术》
—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蔡伦改进
造纸术
东汉
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重难探析】
一、西汉政治体制的发展——“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1)“汉承秦制”:
①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②承袭秦朝的监察制,如设御史大夫。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时实施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③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④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2)“有所损益”:
①秦朝赋税、兵役、徭役沉重,汉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②秦朝法律严酷,汉文帝减轻刑罚,约法省禁。
③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④汉初施行了分封,出现了诸侯王国与郡县并存的体制,被称为“郡国并行制”。到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朝实现了州、郡、县三级管理制度体系。
(3)汉承秦制的实质: 汉承秦制的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是西汉统治者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控制,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现。
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
(1)含义:“丝绸之路”是指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沟通中西交通的陆贸易通道,因为中国大量的丝和丝织品由此西运,并对世界文明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被誉为“丝绸之路”。
(2)形成条件:西汉社会经济特别是丝织业的发展;张骞通西域扫除贸易障碍;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3)主要路线: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分为南线、北线,至疏勒会合。自疏勒越葱岭,往西南先后可以到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北可至大宛、康居。
(4)作用: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各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它是中国人民和西亚及欧洲、非洲人民间的友谊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等物品和养蚕缫丝、铸铁、井渠、造纸等技术先后西传;许多外国货物由此进入中国;佛教也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三、两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两汉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稳定的大一统的秩序,形成了文化的趋同与统一;两汉又是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的人们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统一前提下的多样性,使中华文明更加绚丽多彩,并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两汉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达,中国大规模地吸取了外来文化,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亚、印度文化随着丝路流入中华。中华文化广泛外传,不仅形成东亚文化圈,还向西传到西域以至欧洲。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西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九章算术》的问世,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中医、中药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医药学独特的辩证理论体系,这都表明那时的文化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至今,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可见秦汉文化不仅在当时誉满宇内,而且泽被后代。(4)气势恢宏。两汉时期,涌现出一批令世界瞩目的文化成果,如史学辉煌巨著《史记》,气势恢宏的汉赋等。这些成就都表现出汉人充满自信,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宏气势。这些成就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
1.汉承秦制
(1)“汉承秦制”的表现:①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中外朝制,限制相权。②承袭秦朝的监察制度,后来发展为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督。③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采用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后通过“推恩令”,削弱和限制王国的活动。④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创新发展为西汉的编户制度,加强对百姓的管理。⑤以察举制为主要选用官吏的途径。
(2)评价:“汉承秦制”有利于两汉的政治统治,有利于地主阶级专政。它既稳定了汉朝初年的统治,又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起了一定的作用。
2.汉朝官僚政治的特点
(1)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人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多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3)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斥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4)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1.汉代经济政策
汉代的经济政策,主要可以归纳为限田、重农、抑商三个方面。
(1)休养生息政策:为了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适当限制大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使重农政策落到实处,对辛勤耕作的农民减免赋税,实行以农为先、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大一统”局面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2)重农抑商政策:继续推行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重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从政治上将商人打入贱民行列,经济上重征商人“租税以困辱之”,阻碍了商业的繁荣。
(3)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官营是汉武帝实行的财政政策。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但也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
2.汉代庄园
(1)土地来源:汉代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买卖、强占等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土地私有制。
(2)经济形态: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封闭的王国。
(3)剥削方式: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
1.董仲舒新儒学
(1)君道无为:吸取道家对“有”“无”的认识,将君道分为身心两方面,指出心要贵神,身要尚贤。
(2)德主刑辅:继承了先秦儒家“德治”“仁政”的主张,又根据阴阳四时的道理阐述法治的必要性,并调和二者关系,提出“德主刑辅”“大德小刑”的观点。
(3)天人感应:运用天文学和阴阳五行学说,制定了一套与天象相合的行政体制,极大地提高了封建专制的合理性与神秘性。
(4)三纲五常:结合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的思想和韩非子“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的伦理观念,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5)天谴灾异: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春秋》中的记载;二是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象数易学。
2.汉代儒学对治国思想、法律的影响
(1)对古代治国理念的影响
汉初,社会经济凋敝,实行道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形成“外儒内法,济之以道”的治国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2)对古代法律的影响
自汉代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逐渐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素养感悟]
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伴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瓦解而崩溃。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时期出现的各诸侯国延揽人才的风气、社会阶层的流动、科技文化的进步、百家争鸣的局面等反映了上述变化
家国情怀
周代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与分封制相关联的大一统的国家意识、民族认同、文化心理认同意识,与宗法制相关联的“家国一体”理念、“认祖归宗”观念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文化渊源,是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