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经说过:“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咒语。黄金是白人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是的,哥伦布航海就是这样的目的。西班牙女王出钱,哥伦布出力,去神圣的东方发财致富。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人国王派遣,带着写给印度和中国皇帝的国书,带领87名水手和3只大船,从巴罗斯港出发了。带着国书,显然是奔着和印度、中国做生意去的。经过70多个昼夜艰难的航行,于1492年10月12日凌晨,发现了陆地。哥伦布当即以西班牙国王的名义将其占领,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但哥伦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他误以为自己所到的地方应该是印度,所以把当地的土著成为“印第安人”。当时的欧洲人并不知道,在欧洲和亚洲之间,还有一个美洲。
哥伦布新大陆(哥伦布新大陆是哪里)
当然,至死哥伦布依旧坚信着自己是到达了印度,而并不是美洲。后来更多的欧洲人开始复辟哥伦布的航线,然后大家终于确定了那一片土地是新大陆,并且将其命名为美洲。
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并不高尚,真实的目的是获取黄金和白银,发现美洲新大陆也是意外。但哥伦布的大洋远航事业,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他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10月12日,到今天也成为了美国的“哥伦布日”,美国人不仅放假,还会在一些城市的主干道上隆重举办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游行活动,西班牙巴塞罗那港的广场上也屹立着他巨大的雕像。
哥伦布意外发现新大陆,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目的也不高尚,仍然被后人纪念,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多少人,穷尽一生,或高尚,或龌龊,想在青史留下一笔而不得,看到哥伦布这样,该有怎样的羡慕?
《马可·波罗游记》让欧洲人产生了去东方淘金的强烈愿望,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导致去东方的陆路不通,由此产生了通过水路去东方的想法,最终由哥伦布来实践,于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就是由一个一个偶然事情的驱动,导致了美洲的发现。
对于当时的欧洲来说,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了,有意愿,有人,有钱,即使没有哥伦布,还会有其他人站出来,比如说弟伦布,最终也会发现美洲,最多可能是发现的时间晚了几年而已。所以恩格斯曾经就说:历史的必然,通过无数的历史偶然去实现。
你看,哲学家就是这样,总结出来的浅显道理,饱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恩格斯也没有想到,他的这句话,会影响几百年后的中国小镇做题家,他们在考公时,可能要对这句话写上几百字的心得体会。
恩格斯可能也就是随便说说,比如说马克思就很不服,于是有了这段经典对话:
马克思:《马可·波罗游记》是怎么来的,它的必然性又是什么?
恩格斯:因为马可·波罗去过中国,游历了15年,是他写出来的。
马克思:那马可·波罗为什么会去中国?
恩格斯:因为他的父亲是商人,他父亲带他去的。
马克思:那他父亲为什么要去中国的,他是怎么知道中国的?
恩格斯:这个,,,&%¥#@。。。
不得不感叹,中国的小镇做题家真不容易啊!
不管怎么说,哥伦布确实是值得纪念的。尤其是美国,没有哥伦布,就不会存在由欧洲移民建立的美国。当然,西班牙也会去纪念,毕竟哥伦布是他们资助的。需要时刻提醒这些美国佬,如果没有西班牙,你们还不知道在欧洲哪个地方吃土。
然而,美洲的发现,对欧洲的殖民者来说是一个狂欢,但是对美洲的原住民来说却是一个暗无天日的悲剧。很快,欧洲的强国们纷纷开始对这片土地进行争夺,首先出场的是当时最强的两个国家,西班牙与葡萄牙,随后出场的则是后起之秀英法荷等国,在经过激烈的一番角逐之战后,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的13个殖民地,它们是:弗吉尼亚、马萨诸塞、新罕布什尔、马里兰、罗得岛、康涅狄格、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和佐治亚。这13个殖民地,就是后来创业13兄弟,美国建国后最早加入合众国的13个州。
18世纪初美洲的殖民地格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