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薛远是哪里人?

薛远是哪里人?

薛远是哪里人?薛远是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位尚书,字继远,明永乐十二年生于琼山府城。他幼年聪慧,敏而好学,宣德十年举人,正统七年进士,景泰初官户部郎中。

海南儋州历史人物_海南儋州历史名人_海南儋州古代名人

薛远是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位尚书,字继远,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生于琼山府城。他幼年聪慧,敏而好学,宣德十年(1435年)举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景泰初(1450年)官户部郎中。天顺元年(1457年),擢户部右侍郎,升尚书。成化二年(1465年)转任南京兵部尚书,因忤逆权宦汪直而被免官。弘治壬子(1492年),以建储功恩赠进阶荣禄大夫。乙卯年(1495)卒于家,赠太子少保。

薛远学识渊博,《明史》称薛远“礼、乐、兵、刑、天官、律历无不涉其要,尤熟本朝典故”。在户部20多年,奏章、行文悉出其手。他说:“驭吏严刑以惩,不若先事而发,善革弊不如不弊可革。”其虑事中理多类此。为官40多年,食不兼味,家无长物。著有《编正信都芳乐义》七卷等刊行。 官方为其在府城立“祖孙尚书坊”,其事迹载入史志,崇祀府学宫乡贤祠。

由于薛远是海南历史上的名贤之一,关于薛远的籍贯,年来曾被误传,说什么薛远是儋州人,甚至有人在报纸杂志和网络上刊登过薛远是儋州人的文章,最近笔者就在网上就看过这样的一篇,从中可知作者是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或许还是史学专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薛远是儋州人的主要依据是《民国儋州县志》的“选举志”、“人物志”有薛远是儋州籍“薛官都人”的记载,认为《民国琼山县志》“选举志”、《康熙琼山县志》和《乾隆琼山县志》“人物志”中均没有薛远是琼山人的记录。作者如是说,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海南儋州历史名人_海南儋州历史人物_海南儋州古代名人

薛远是海南明代第一位尚书,明代海南四贤之一,他与邢宥、丘濬、林杰四人“皆拜命在一月之内,虽天下望郡亦希,真为海外衣冠胜事。”(《正德琼台志》)薛远也是海南独有的“祖孙尚书”,崇祀乡贤。这样一个人物,有谁相信县志、府志会没有记载呢?针对本文作者提出:也有人说是琼山人,但“未见有依据”这句话和作者商榷。笔者认为本文作者的引用的史料不真实,不可靠,他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作为薛氏后裔必须澄清这个问题,才能对得起祖宗,对得起薛家子孙。既要尊重历史,也要对后人负责,不要以讹传讹。

薛远是儋州人还是琼山人,一是要以史志为证据,二是以家谱为依据。据《明史·列传·薛祥》(卷138·3973—3974页)的记载,薛远祖父薛祥,跟随朱元章屡获战功,于洪武八年授为工部尚书,被时相胡惟庸所恶,坐累杖亡,天下哀之。“子四人,谪琼州,遂为琼山人”。

海南儋州历史名人_海南儋州古代名人_海南儋州历史人物

《明史》明确记载薛远是琼山人。除了《明史》有记载外,安徽《无为州志·人物志一·薛祥》(卷十八·325页第13行)“子四人,谪琼州,遂为琼州人。孙远,字继远,永乐甲午生于琼,少颖脱奇秀,属句如流。举宣德乙卯广东乡试,登正统壬戌进士。”《无为州志》把薛祥和薛远的籍贯划分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确。“未见有依据”的观点不攻自破。《民国琼山县志》《康熙琼山县志》《乾隆琼山县志》均没有记录薛远是琼山人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笔者再次查阅有关史料:《民国琼山县志·选举志》(卷二十二·1326页第21行),《康熙琼山县志·人物志》(卷九·171页第13行),《乾隆琼山县志·人物志》(卷七·213页第6行)都把薛远收录入琼山进士名录。《乾隆续修大清一统志·琼州府·人物志》(153页第22行),《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琼州府·人物志》(229页第24行)非常明确地记有“薛远,字继远,琼山人,正统中进士……”《道光琼州府志·选举志》(卷二十六·1192页第20行)在进士名录中记:“薛远,琼山人,户部尚书,有传。”《道光琼州府志·人物志》(卷三十三·1458页第3行)同样记录:“薛远,字继远,琼山人……”《道光广东通志·琼州府·列传》(775页第18行)记载:“薛远,字继远,海南前所人……”薛远是琼山人,自明代以来所有的县志、府志都是有记载的。历史不容否定,薛远的籍贯应该是有历史来概定,而不是由当代人来写。如果这些史料还不足以说明薛远是琼山人,我们再查阅《广东通志》,看一下是否有薛远是儋州人记录呢?《嘉靖广东通志·琼州府·郡县志》《万历广东通志·琼州府·郡县志》“科贡”进士名录中均记载薛远是琼州人;《嘉靖广东通志·琼州府·郡县志》《万历广东通志·琼州府·郡县志》“人物志”都记载有“薛远,字继远,世本无为州人。祖祥,洪武中为工部尚书,获罪。父能,坐戍海南卫,遂籍焉。”《康熙广东通志·琼州府 选举志》(169页第8行)把薛远收录入琼山进士名录。海南现有最早的地方志《正德琼台志》,是岭南巨儒唐胄主编。最早的记载:“薛远,字继远,前所人,前工部尚书祥之孙……”唐胄是琼山府城东厢攀丹村(今海口市琼山区国兴街道攀丹村)人。攀丹村靠近府城,唐胄从小生活在府城周边,对府城的人和事都十分熟悉,非常了解。查阅资料,走访考证都很方便,再说他和薛远几乎是同一时期的人,他会把薛远的籍贯搞不清楚?

薛远是前所人的说法:薛祥之子薛能,因坐罪充军海南卫,编置在卫治前千户所,遂籍前所,成为琼山人。所有志书上都记录薛远是前所人。那么前千户所驻扎在哪里?是像上述网上那位作者所讲的,前千户所驻儋州的积勇都(今儋州市三都镇积勇村)那样吗?笔者查阅的志书、史料均未见此说有出处。明《正德琼台志·兵署志》(卷十八):海南卫,在府治东(今府城镇文庄路东附近),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琼州,三年(1370)升州为府,移治今兵备府,遂为海南分司,五年(1372)改为卫。附卫五千户所:左千户所在卫治前右首,即东所;右千户所在卫治前左首,即西所;中千户所在卫治前右次;前千户所在卫治前右末;后千户所在卫治北十里海口浦。前四所的位置都在今府城老城区范围内。如果说前千户所原来在儋州,按《正德琼台志》记载也应该是明洪武五年前,因为明洪武五年后前千户所已在府治内,即今府城老城区内。而薛能充军海南卫,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左右,很明显儋州籍,薛官都人,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考证都是不存在的。

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家谱是县志、府志的补充。薛远是儋州人还是琼山人?除了取证于史志以外,还要取证于家谱。珍藏于海口薛村的《薛氏族谱》(旧版,手抄本)是实录薛氏迁琼后的族谱,比较明确记录薛远家族的世系图表。让我们清楚地了解祖籍无为州基本情况。从《薛氏族谱》世系图表看,其顺序是永(1世)­——承先­——启后­——师长­——彬­­——文立­——玳(7世)­——普裕­——道盛­——祥­——能­——远(12世),但必须要澄清祖籍安徽无为州的问题。海南薛氏始祖渡琼时间大约是在南宋后期,据说兄弟二人参加岳家军,后因岳飞被害,兄弟二人从湖南渡琼,到现在已延续至33代。如果从南宋末年算起至今有740多年,按一代人20至30年计算已有30至36代,和世系图表及岳飞受害的时间基本一致,证明薛氏宋代过琼是可信的。海南薛氏有两大支系:一是儋州支系,二是琼山支系。《薛氏族谱》修于明永乐二十年(1422),九世赐进士出身南靖县知县薛预篡修。他在谱序中记述:“我祖本湖南潭州人也,昆季二人隐德不仕,宋季南游琼海,伯祖旅儋耳遂家焉,子孙相传勿替。我始祖仍住琼山薛村也。”因此儋州薛氏与琼山薛氏有伯叔关系。薛能坐戍海南卫,遂为琼山人,与薛村有没有关系?这里必须要理清祖籍安徽无为州的问题。

查阅《薛氏族谱》,有三处作了简单的表述,一是10世祖薛祥名下记录“公本无为州人,自七世玳移去”;二是11世祖薛能名下记有“公本生于无为州,因坐戍海南卫仍籍焉”;三是7世祖薛玳名下记有“分住前所以下各修”。根据《薛氏族谱》记载:“肖嵩嘱书”中叙说薛氏自元至明将其分为民籍和军籍。后因军役难当,子孙流散各州县,更名改姓不归,又遭荒疫 ,斗米三两,人丁耗散殆尽。依此分析,薛玳属于军籍,服役北调安徽,后居籍无为州。安徽《无为州志》、《无为县志》也仅记载薛祥是“世为庐州府无为州人”。并且《无为州志·人物志一》卷十八,记述了薛祥的父亲:“元季大乱,绝意荣进”。说明七世祖薛玳属于军籍,他的后代薛祥也属于军籍。官至工部尚书的10世祖薛祥“坐累杖死”后,其子薛能等人谪琼州高祖所居之地,遂为琼山人。因此在谱中薛能名下有“公本生于无为州因坐戍海南卫仍籍焉”的记录,说明薛能认祖归宗于原籍,成为琼山人,理清了“祖籍无为州”的说法。当然,也会有人认为族谱是自家人写的,但是修族谱也要遵循规则。《薛氏族谱》是九世祖赐进士出身南靖县知县薛预纂修,他遵父之嘱,首创纂修族谱,遵循“宗其宗,而无妄他人之宗;祖其祖,而无舍自出之祖”的原则,态度严谨,依史据实,理顺了宗族的来龙去脉。

再说薛预和薛能生活同一个时期,薛能落籍海南卫前所后,恭己不争,娶吴氏生一子薛远,府城和薛村又离得那么近,千里之外遇到族人好像回到家的感觉,他们会互相来往走访,逢年过节会回到村里拜祖认亲。如果薛能和薛村没有同一宗支系关系,当时薛预修谱不会随便把一个没有支脉关系的族人收入谱中。因为修谱时薛远才8岁,还未致仕,不存在高攀名人的现象。薛能充军海南卫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远之还来不及,怎么会把他们收录入谱中呢?古人修谱注重的是宗支关系,不能乱宗支,作为进士出身的薛预修谱,他会遵循这一原则,尊重风俗规矩。

海南儋州历史名人_海南儋州历史人物_海南儋州古代名人

在薛村建有“薛氏宗祠”,为一般的石木结构,祠堂为四合院式,坐北向南。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夏,成于次年春。解放后,祠堂改设学校,是城南小学的旧址,后被供销社占用,祠堂破落不堪,薛氏族人于1998年5月重修,石磉、石柱保留原状,损坏部分原样恢复,其建筑规模和建筑风格富有清代特色。祠堂里至今还供奉着薛远的牌位:“明赐进士初授翰林院侍读学士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祖府君神位”。悬挂在祠堂里的一副前人写的对联:“登进士,列尚书,甲第联翩,海岛分支延会邑;举乡贤,选府学,箕裘克绍,琼南别派配河东。”在祠堂里还保存有一块损坏了的“鲤跃龙门”石雕。族谱记载,薛远卒于家,葬龙潭地,即薛村潭大洋(水田名,因其水源来自羊山西湖玉龙泉而得名)西北侧的一块小丘,古为葬坟之地。其墓体基本完好,外观像只神龟。2010年,薛氏后裔对薛远墓进行俢茸,平整了墓场,按原貌树立碑记,建起碑廊和拜亭,安放薛远高大的石塑像。2012年,海口市人民政府公布薛远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薛远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迹印证了薛远和薛村的关系。每逢农历二月十六日合族都在薛村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是日来自儋州的薛氏宗亲,穿着节日的盛装,彩旗招展,舞龙舞狮,锣鼓喧天,场面壮阔,仪式隆重,是琼北地区富有特色的祭祖活动。

明成化十三年(1477)薛远罢官后,居住在府城。当年,家居府城东厢的名士陈文徽筑桐墩和璞墩作为隐居授徒、藏修行乐之所。据梁统兴先生《琼台胜迹记·桐墩和璞墩》所载,桐墩在府城东5里,璞墩在府城东20里。薛远与友常临其地,留下名诗一首:“璞墩西望见桐墩,幽径遥通不闭门。琴古再逢虞岁月,璞存不说楚乾坤。阳乌影侧山辉乱,老凤栖馀露叶翻。自有蒲前闲景象,五弦三献未须论。”可为薛远晚年写照。成化七年(1471年),副使涂棐为树琼师表率,颂乡贤勋德,弘扬地方文明教化,特建“表贤亭”于郡城大西门]外(俗称四牌楼) ,以表薛远、邢宥、丘濬、林杰四公。他们四人”皆拜命在一月之内,虽天下望郡亦希,真为海外衣冠胜事。”此外,还在府城立纪念薛远的“祖孙尚书坊”、“进士坊””等。

海南儋州历史名人_海南儋州古代名人_海南儋州历史人物

薛远是琼山人,府城薛村是薛远的故里,这是不可争议的史实,薛远已落叶归根了。

[以上所引用的史料为2003—2006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海南岛-地方志丛书]

(本文作者系琼台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琼台》杂志副主编)

上一篇: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背后的性格铸造,并非对儒家的成见
下一篇: 独孤皇后小说结局是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